唐軍初
新余市人民醫(yī)院,江西 新余 338000
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表現(xiàn)有乏力、疲勞、呼吸困難、外周水腫、中心性水腫等,常合并緩慢或快速心律失常。臨床單獨西藥治療心力衰竭合并緩慢心率,療效不理想,而中藥治療,更注重患者身體機制及整體因素,以辯證論治,標本兼治,使藥效發(fā)揮到最大,并且中藥材一般價位低廉、不良反應小,可以長期使用[1]。本文主要探討芪藶強心膠囊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緩慢心率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緩慢心率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齡38~88歲,平均(50.3±4.6)歲;觀察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齡34~87歲,平均(52.1±3.8)歲;納入標準:①符合心衰診斷標準,患者均屬于慢性心衰;②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已簽署知情書。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功能衰竭所致心衰者;②合并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和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④精神異常者。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①對照組入院后給予西藥治療,含一般基礎治療:臥床休息、吸氧、去除誘因、控制血壓、預防及控制感染等,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劑量。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芪藶強心膠囊治療(藥物成分:黃芪、附子、人參、葶藶子、丹參、桂枝、澤瀉、紅花、玉竹、陳皮、香加皮。生產(chǎn)企業(yè):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產(chǎn)品編號:C1400007751。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40141)??诜?,每日服用3次,每次4粒。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兩組治療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6min步行試驗(Six-minute walk test,6MWT)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用SPSS20.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行t檢驗、χ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1 對照組治療前后心率、LVEF、LVEDD、6MWT比較對比治療前后,治療后患者心率、LVEF、LVEDD、6MWT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治療前后心率、LVEF、LVEDD、6MWT比較對比治療前后,治療后患者心率、LVEF、LVEDD、6MWT均比治療前有所好轉(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后心率、LVEF、LVEDD、6MWT比較經(jīng)治療,觀察組心率、LVEF、LVEDD、6MWT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疾病,是結構性心臟病以及心臟功能異常所致的心室充盈能力被破壞,射血功能異常,從而使心臟的排血量降低,無法滿足全身性的組織新陳代謝與氧合需要[2]?;颊咭坏┯辛诵牧λソ?。心臟就會逐漸表現(xiàn)出各種生理病理變化,心臟功能在不斷惡化進展,患者臨床中主要表現(xiàn)為疲勞、呼吸困難、活動受限、液體潴留等。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原因為心肌出現(xiàn)病理性重構,而造成心肌重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機體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因子的激活及其相互作用使得身體出現(xiàn)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這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異常興奮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活躍[3]。因此,臨床中治療心力衰竭的主要目的就是切斷兩個代償機制,但在合并緩慢心率的心力衰竭治療中,抑制交感神經(jīng)興奮可使緩慢心率進一步降低,有用藥相對禁忌。
表1 對照組治療前后心率、LVEF、LVEDD、6MWT比較()
表1 對照組治療前后心率、LVEF、LVEDD、6MWT比較()
表2 觀察組治療前后心率、LVEF、LVEDD、6MWT比較()
表2 觀察組治療前后心率、LVEF、LVEDD、6MWT比較()
表3 兩組心率、LVEF、LVEDD、6MWT比較()
表3 兩組心率、LVEF、LVEDD、6MWT比較()
本文主要研究芪藶強心膠囊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緩慢心率患者的臨床療效。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主要是降低患者再住院時間,降低其死亡率,延長患者壽命,也相對提高其生活質量。在西醫(yī)中,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礎醫(yī)學研究以及臨床治療都有很大進展,增加中藥治療,不良反應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利于長期預后,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在中醫(yī)學中認為[4],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心氣虛發(fā)、運血無力,此病的病變之本為心氣虛發(fā),氣虛時則產(chǎn)生血瘀,間接阻滯脈絡,導致水液出現(xiàn)代謝障礙,從而造成血行無力,使氣化通道的功能出現(xiàn)異常,阻滯氣機。其中,瘀血水飲對脈絡形成阻滯,使其運行不暢,久而久之,則造成心脈痹阻。從此角度來看,它與西醫(yī)中提出的心衰發(fā)病的基本機制為早期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過度激活,造成心肌重構、代謝重構一致。在本文研究中,治療的原則是利水消腫、活血通絡、溫陽益氣。芪藶強心膠囊屬于中成藥,其中包含丹參、人參、黑順片、黃芪、澤瀉、桂枝、葶藶子、玉竹、紅花、陳皮、香加皮,此藥可溫陽益氣、活血利水,輔以活血、化瘀、通絡,使氣旺血行,由此一來,瘀血阻塞的脈絡則自動暢通。黃芪歸肺脾經(jīng),味甘,性微溫,可以利水消腫、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根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可見[5],黃芪既對外周血管有擴張作用,也可以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調節(jié)血壓,對心臟后的負荷可適當減輕,也可以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使心肌細胞的興奮度增強,并具有強心作用。附子味辛甘,性熱,可回陽救逆、助陽救火、散寒止痛。根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6],熟附子可以有效抵抗心肌缺血及缺氧,也有較強的強心作用。丹參、人參以及葶藶子屬于臣藥,其中丹參歸心肝經(jīng),其味苦,性微寒,具有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又可涼血消癰,丹參的功效較多,可改善微循環(huán)以及心肌缺血、增加冠脈流量,又能調整心律、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葶藶子歸膀胱經(jīng)和肺經(jīng),味辛苦,性大寒,可利水消腫,瀉肺平喘。人參味甘苦,性微溫,能夠補益脾肺、生津、安神、補五臟等。將諸多中藥材合用,君臣佐使,可強心、利尿、擴血管。
綜上所述,使用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緩慢心率,左心射血、左心室舒張及活動能力皆得到有效改善,心功能及緩慢心率也得到有效改善,此方法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