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文心雕龍·序志》釋義辨疑三題

        2019-03-05 18:58:03殷守艷
        語文學刊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內(nèi)容

        ○ 殷守艷

        (華東師范大學 中文系,上海 200241)

        《序志》為《文心雕龍》之末篇,主要陳述作者寫作《文心雕龍》的動機、目的、原則和方法,以及交代全書的結(jié)構(gòu)、框架、體例等方面的問題。如篇名所示,此乃劉勰自序其志之作,是對其全書寫作思想及其內(nèi)容的宏觀、總體上的高度概括,實為全書指導(dǎo)性的總論,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學界對《序志》篇的探討,于上述內(nèi)容和問題均有所涉及,研究成果亦頗為可觀,雖各家觀點不盡一致,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推動了學術(shù)研究的深入拓展;同時亦難免遺留一些爭議和疑難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今試就其中某些詞句的釋義問題略申管見。

        一、位理定名

        “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數(shù),其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贝藶閯③淖葬尅段男牡颀垺啡珪譃槲迨?,謂乃根據(jù)、仿照《周易·系辭》“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來確定、安排其書篇目數(shù)量和內(nèi)容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的。此文大意甚明,無容曲解,學者對此亦多無異詞,唯于“位理定名”之“位理”的理解則頗多歧見,茲略歸納如下:

        1.將“位理定名”理解為偏正結(jié)構(gòu),釋“理”為理論或條理。如王運熙、周鋒《文心雕龍譯注》:“安排條理,意即按條理安排篇目。”[1]248-249周勛初《文心雕龍解析》:“按照各篇文章中的道理而確定名稱。”[2]811張國慶、涂光社《文心雕龍集校集釋直譯》:“依全書理論結(jié)構(gòu)確定各個篇名?!盵3]930賀綏世[4]6、吳林伯[5]660、李明高[6]488等學者亦同此觀點。

        2.將“位理定名”理解為偏正結(jié)構(gòu),釋“理”為內(nèi)容。如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然后根據(jù)每篇不同的內(nèi)容,去確定他們的命名。”[7]393向長清《文心雕龍淺釋》:“根據(jù)內(nèi)容來決定篇名?!盵8]429

        3.將“位理定名”理解為并列結(jié)構(gòu),釋“理”為理論、體系、先后次序等。如郭晉稀《文心雕龍注譯》:“本書安排體系和確定篇次。”[9]585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按照理論排列,確定各篇名稱?!盵10]448穆克宏《文心雕龍選》:“安排理論,確定篇名?!盵11]189其他如王志彬[12]577、張長青[13]610、龍必錕[14]620、周明[15]468等學者觀點亦同。

        4.將“位理定名”理解為并列結(jié)構(gòu),釋“理”為內(nèi)容。如趙仲邑《文心雕龍譯注》:“安排內(nèi)容,確定篇目,恰好符合了五十之數(shù)?!盵16]414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譯注》:“安排內(nèi)容,確定篇名,一共寫了五十篇?!盵17]610李蓁非《文心雕龍釋譯》:“位理:位置情理(即內(nèi)容)?!盵18]598其他如戚良德[19]574、羅立乾[20]460等學者亦持此觀點。

        今按,第一、第二兩種觀點將“位理定名”理解為偏正結(jié)構(gòu),完全不符合古漢語語法,顯屬誤釋;而周振甫先生雖將“位理定名”理解為并列結(jié)構(gòu),但釋“位理”為“按照理論排列”,其誤亦同。因為如果要表達“根據(jù)(按照)理論、道理去確定篇目”之意,正確的說法應(yīng)該是“以(據(jù)、因)理定名”?!拔焕矶敝袄怼焙汀懊本鶠槊~無疑,而“位”和“定”亦非作形容詞分別修飾“理”和“名”,而只能是用為動詞?!拔焕怼薄岸本鶠閯淤e結(jié)構(gòu)的詞組,二者又聯(lián)合組成并列結(jié)構(gòu)的動賓短語。“定”,確定;“名”,名稱;“定名”指“確定名稱”,其意十分明顯。同樣,“位”亦用為動詞,指設(shè)置、安排??肌段男牡颀垺啡珪拔弧狈?4見,雖多數(shù)用為基本常用義“位置”,然亦不乏用為動詞義者,如《情采》:“夫能設(shè)模以位理,擬地以置心……”《熔裁》:“履端于始,則設(shè)情以位體……”《章句》:“夫設(shè)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薄吨簟罚骸笆且詫㈤單那?,先標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辭……”其中“位理”與“置心”“設(shè)情”與“位體”“宅情”與“位言”“位體”與“置辭”分別對言,“位”即與“置”“設(shè)”“宅”同義;而《章句》因“權(quán)重復(fù)”,為避免“同字相犯”而先用“設(shè)情”“置言”,后易之以“宅情”“位言”,其“設(shè)”“置”“宅”“位”四詞同義,尤為顯而易見。

        “位”既用為動詞,義指設(shè)置、安排,與“理”結(jié)合,組成動賓結(jié)構(gòu)詞組“位理”,然則“理”究竟何義呢?考《文心雕龍》凡用“理”160例,有學者曾將之概括、區(qū)分為四類義項:治,整理;紋理,條理;事物自身的規(guī)律、道理;義理,情理。[21]681所釋雖或未盡當,然大體不差。又杜黎均先生將“理”作為“文學理論術(shù)語”分“普通義”與“專用義”兩類釋之,謂前者“泛指道理、條理”,后者則“指文章和作品的中心思想、立意”;并就其所舉例證,加以補充論述,認為“專用義”之“理”,“均指文章和作品的思想,它屬于內(nèi)容的范疇。從《文心雕龍》的論證方法可以看出:‘理’常常和‘辭’對稱,……有時則和‘文’對稱,……在駢體行文上,‘理’往往和‘心’并列,……為了準確理解術(shù)語的含義,我們應(yīng)該熟悉劉勰這種講究‘對稱’、‘并列’的邏輯習慣和駢體論證的特點。”[22]58-59杜先生的上述觀點和論述十分準確、深刻,今試對之稍作引申。

        實際上,通觀《文心雕龍》全書,可以發(fā)現(xiàn),不僅“理”可表示心之所思所想所欲或語言文辭所表達的內(nèi)容這種意義,而且“情”“志”“意”“趣”“義”“旨”等諸詞都可有類似的意義和用法,而且不乏彼此連用或?qū)εe之例。試各略舉數(shù)例。

        “情”“志”者如《辨騷》:“故《騷》經(jīng)、九章,朗麗以哀志;《九歌》《九辯》,綺靡以傷情?!薄袄怼闭呷纭蹲h對》:“若文浮于理,末勝于本,則秦女楚珠,復(fù)在于茲矣?!薄耙狻闭呷纭峨s文》:“唯《七厲》敘賢,歸以儒道,雖文非拔群,而意實卓爾矣。”“趣”者如《明詩》:“袁、孫以下,雖各有雕采,而辭趣一揆,莫與爭雄?!薄傲x”者如《誄碑》:“清詞轉(zhuǎn)而不窮,巧義出而卓立;察其為才,自然至矣?!薄爸肌闭呷纭蹲诮?jīng)》:“至根柢盤深,枝葉峻茂,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p>

        連用篇目如下:《明詩》:“巨細或殊,情理同致。”《頌贊》:“摯虞品藻,頗為精核,至云雜以風雅,而不變旨趣,徒張?zhí)撜?,有似黃白之偽說矣?!薄墩戮洹罚骸笆且运丫浼捎陬嵉?,裁章貴于順序,斯固情趣之指歸,文筆之同致也?!薄陡綍罚骸胺虿磐瘜W文,宜正體制,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宮商為聲氣?!?/p>

        對舉者如:《征圣》:“或簡言以達旨,或博文以該情?!薄峨s文》:“或文麗而義暌,或理粹而辭駁。”《神思》:“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體性》:“夫情動而言形,理發(fā)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nèi)而符外者也。”《情采》:“故情者,文之經(jīng);辭者,理之緯;經(jīng)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

        總之,上述“情”“志”“理”“意”“趣”“義”“旨”諸詞均可表示“語言文辭所表達的內(nèi)容”之意,在這個意義上可稱為同義詞或近義詞,其詞義外延、內(nèi)容所指范圍往往比我們今天通常理解的要更為寬廣,因此在很多情況下需注意避免錯解其義。而《文心雕龍》之所以多將諸詞作為同義、近義詞對舉或交替使用,其最重要的原因乃在于駢文行文用字“權(quán)重出”、避免“同字相犯”的需要。此文“位理”之“理”實即指“文章內(nèi)容”,“位理”指安排文章內(nèi)容。又《情采》:“夫能設(shè)模以位理,擬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結(jié)音,理正而后摛藻……”“心”“理”對舉,均指心之所思所想,因“言為心聲”,當其表現(xiàn)于語言文辭時,則即轉(zhuǎn)化為文章所表達之內(nèi)容,故又多與文辭對舉,如《情采》:“是以聯(lián)辭結(jié)采,將欲明理;采濫辭詭,則心理愈翳?!?/p>

        據(jù)此可知,前述第三種觀點將“理”釋為理論、體系、先后次序不符合文意;而第四種觀點,雖各家于“理”之“內(nèi)容”義多未詳論其所以然,然其結(jié)論則為得之。

        二、雖復(fù)輕采毛發(fā),……亦不勝數(shù)矣

        “夫銓序一文為易,彌綸群言為難。雖復(fù)輕采毛發(fā),深極骨髓,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遠,辭所不載,亦不勝數(shù)矣。”此為劉勰自述其《文心雕龍》寫作之不易及其書可能存在之疏略。然而學者對于這幾句話的具體理解,則多有出入。擇要引述如下:

        “雖復(fù)”,或有學者釋為“雖然反復(fù)”。[5]660

        “輕采”,或釋為“淺淺地接觸”[2]813,或“談得很少”[16]414,或“泛論”[9]587,或“只講到一點枝節(jié)”[7]393,或“不費工夫”[8]430,等等。

        “毛發(fā)”,則多認為指“枝干和細目”,“如修辭等方面的問題”[2]813,或“枝節(jié)問題,即創(chuàng)作上的詞藻方面的問題”[23]958,或“細枝末節(jié)”[3]930,或“表面細節(jié)”[17]611,等等。

        “骨髓”,或釋為“主干和根本,例如‘原道’、‘征圣’、‘宗經(jīng)’等問題”[2]813,或“核心問題,即創(chuàng)作上的根本問題”[23]958,或“重大理論”[9]587,或“重要的問題”[17]611,或“問題的核心”[7]393,等等。

        “輕采毛發(fā),深極骨髓”,或釋為“對輕微如毛發(fā)的文辭進行探討,深入骨髓”[5]660,或“好像只講到一點枝節(jié),但細加追究,卻深入問題的核心”[7]393,或“分析文章像輕輕地采取毛發(fā)那樣細心,卻極其深刻地透入它的骨髓”[24]21,或“說到輕微就能采其毛發(fā),論及深奧就能極其骨髓”[18]600,或“好比摘取毛發(fā),不費工夫,但有時卻如深至骨髓,難以覓取”[8]430,等等。

        “曲意密源,似近而遠”,或釋為“有的作品故意委婉曲折,隱藏寫作的主旨,表面上,看起來很淺近,而事實上內(nèi)在的意義卻非常深遠”[7]393-394,或“有的文章含義隱曲,源流秘密,探索的時候離它的真意似乎很近,實際相距很遠”[24]21,或“似乎接近了作者本意,其實相差還遠”[13]610,或“文意委曲含蓄,不知源出何處。似乎是近代人的手筆,而實為古人的成說,各家文集卻均無記載”[8]430,等等。

        按,以上諸釋并誤。辨析如下。

        “雖復(fù)”,即“雖然”意,《文心雕龍》凡五見,均不可拆開釋為“雖然反復(fù)”,此義甚明,無須多辨。

        “輕采毛發(fā),深極骨髓”,二者實為并列結(jié)構(gòu),乃分別從“輕”和“深”兩方面說明“彌綸群言”之狀況,意謂寫作《文心雕龍》,論述各種問題時既細致入微,如辨析毛發(fā)般細入豪芒,同時又極為深入,如深入至骨髓。換言之,即《文心雕龍》的寫作,對各方面問題的論述既非粗枝大葉,亦非浮泛膚淺,而是論述得很細致、很深入?!拜p”非指“泛論”“淺淺地接觸”或“論述很少”“不費工夫”等意,而是因為“毛發(fā)”很輕細、細微,所以用形容詞“輕”作狀語來修飾動詞“采”,“毛發(fā)”很輕,所以“采毛發(fā)”是“輕采”,“輕”實即輕細、細微義。相應(yīng)地,因為“骨髓”位于人體內(nèi)部深隱之處,所以用形容詞“深”作狀語修飾之,“骨髓”很深,所以“極骨髓”是“深極”,即常言之“深入骨髓”?!懊l(fā)”“骨髓”亦非分別專指“細枝末節(jié)”“枝節(jié)問題”和“根本問題”“重大理論問題”,而是分別從“細”和“深”兩個方面陳述、強調(diào)作者“彌綸群言”時所作出的主觀努力。

        “曲意密源,似近而遠”,“曲意”指深奧曲折之意,“密源”指隱秘難見之源。劉勰寫作《文心雕龍》,極為重視討源,《序志》篇“詳其本源”“觀瀾而索源”及“原始亦表末”均即此意。然而,討源并非易事,而經(jīng)典、文章之“曲意”亦往往不易“立曉”,如《宗經(jīng)》篇即云“《春秋》則觀辭立曉,而訪義方隱”,可知索隱亦同樣不易。所以,在很多時候極有可能是“意義委曲而根源隱密,似淺近而實深遠”。而這些“似近而實遠”的很多“曲意密源”既可能無法發(fā)現(xiàn),又或者非文辭所能論述,如《神思》篇所謂“至于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筆固知止”,所以其結(jié)果當然難免是“辭所不載,不可勝數(shù)矣”。

        總之,此文意為:因為“銓序一文為易”,而“彌綸群言為難”,盡管《文心雕龍》的寫作在“彌綸群言”時已盡量努力做到既細致入微,又深入骨髓,但仍然可能有很多“曲意密源,似近而遠”,或者因為無法發(fā)現(xiàn)而加以論述,或者因為“言不盡意”而為文辭所不能論述,此類情況應(yīng)該是數(shù)不勝數(shù)的。上述諸家或于文詞釋義有誤,或錯解前后文句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均未能準確理解此文文意。筆者所見四十余種《文心雕龍》注、譯本,唯周振甫先生所譯差為近是:“雖然注意到毛發(fā)那樣細微,探索到骨髓那樣深入;有的用意曲折,根源細密,看似淺近,卻很深遠,這些在本書中所沒有講到,也是多到無法計算的?!盵10]449

        又,后文“及其品列成文”之“成文”,或釋為“已經(jīng)寫到書中的意見”[17]611,或“排比成文”[18]600,或“把全書寫好”[8]430,或“品評論列的內(nèi)容”[1]249,等等,亦均為誤釋。實則“品列成文”為動賓結(jié)構(gòu)短語,“成文”指已經(jīng)完成的整篇文章或已有的、現(xiàn)成的文章,如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其高者頗引經(jīng)訓風喻之言,下則連偶俗語,有類俳優(yōu),或竊成文,虛冒名氏。”此實與《文心雕龍》之“成篇”同義?!吨簟罚骸柏M成篇之足深,患識照之自淺耳!”《誄碑》:“揚雄之誄元后,文實煩穢,沙麓撮其要,而摯疑成篇,安有累德述尊,而闊略四句乎?”周振甫先生釋為“評量作品”[10]449,正可謂簡明切當。

        三、茫茫往代,既沈予聞

        《序志》篇末云:“但言不盡意,圣人所難;識在缾管,何能矩矱?茫茫往代,既沈予聞;渺渺來世,倘塵彼觀?!贝藶閯③脑谕瓿伞段男牡颀垺穼懽鲿r所發(fā)的感慨,亦含有自謙之意。對于其中“茫茫往代,既沈予聞”的理解,主要有兩類不同意見。

        絕大多數(shù)學者釋“聞”為“見聞”“見解”,認為其意指將自己深入、沉沒于前代著作之中。如:“在過去無邊無際的文苑中,我已經(jīng)把一生聞見沉潛于中了”[2]813-814,或“前人浩瀚的著述,已經(jīng)使我的見解淹沒”[3]930,或“不過在茫茫的歷史中,我埋頭學了很久”[9]587,或“沉浸在前人的著述之中”[1]249,或“從過去浩如煙海的文學著作當中,既已加深了我對文學問題的認識”[16]414,或“遙遠的古代,已經(jīng)使我沉陷在各種知識里”[10]449,或“從歷代的著作中,我已深受教益”[17]611,等等。雖然各家具體理解、翻譯或多或少有所不同,不過基本上是大同小異。唯吳林伯先生《文心雕龍義疏》的理解與上述諸家相距較遠:“我對前代作品的見聞,既然有所壅蔽,缺乏應(yīng)有的認識,那么,我的著作《文心》,也許會壅蔽那些遙遠的來世讀者的觀察?!盵5]663

        另有少數(shù)學者認為“聞”非指“見聞”,而為“聲聞、聲名”。筆者所見,此說以蔣祖怡先生為最早。其《<序志篇>疏證》云:“‘聞’字應(yīng)釋為‘令聞’、‘令望’之‘聞’;‘沈’為‘沈沒’、‘埋沒’之意。這兩句解釋為‘時光流逝,自己的聲名也隨著埋沒’?!盵25]233其后李蓁非先生[18]600、楊明先生[26]601亦持此觀點。然諸家對此均缺乏詳細論證,故其觀點亦未被學界重視和采納。

        今按,此文“沉(或作沈,實同字)”有異文作“洗”,或疑當作“況”,范文瀾先生(《文心雕龍注》)[27]744、劉永濟先生[28]171均已判其非是,“洗”乃“沉”字之訛無疑。然以“聞”為“見聞”“見解”則于語法、文意均不可通,實當指“聲聞、聲名”。

        以“見聞”為釋者均謂劉勰此文本于《戰(zhàn)國策·趙策》:“趙武靈王曰:‘常民溺于習俗,學者沈于所聞?!贝苏f似是而實非。因為“學者沉于所聞”與“茫茫往代,既沉予聞”,二者句法結(jié)構(gòu)迥相別異,不可混同而比附之。前者為主語(學者)、謂語(沉)、介詞(于)、補語(所聞)具足且意思完整之短句?!八劇敝奥劇眴斡脮r實為動詞見聞、聽聞之意,“所聞”為介詞“所”與動詞“聞”組成的短語?!八?動詞”結(jié)構(gòu)的意義和作用在于形成一個名詞性的短語,表示與該動作行為相關(guān)聯(lián)的各個方面。如“所見”在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中可表示所見的人、所見的事情或所見的地方等意思。“學者沉于所聞”之“所聞”同樣如此,其意指所見聞的事情或知識等。而要表示“我的見聞”這種名詞意義時,“所”字同樣不可少,即“予所聞”;如果沒有“所”字,“予聞”則只能或為主語(予)加謂語(聞,動詞)的結(jié)構(gòu)短語,其意義為“我聽聞……”,或為偏正結(jié)構(gòu)的名詞性短語,表示“我的(予)聲名(聞)”?!奥劇庇脼槊~,可表示聲名、名望、名譽。如《孟子·離婁》:“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漢書·韋賢傳》:“嗟嗟我王,漢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鳖亷煿抛ⅲ骸奥?,聲名也?!薄懊CM?,既沉予聞”之“予聞”正用為后一意義。而且,“沉于所聞”與“沉予聞”,前者“沉”是不及物動詞,故其后用介詞“于”連接“所聞”,“所聞”作名詞是對所“沉”的對象、處所作補充說明,意指沉溺于所聞見之知識或事情等;而后者“沉”后面沒有介詞“于”,則其只能是動賓結(jié)構(gòu),“沉”為及物動詞,其意義只能是“沉沒了我的聲名”,而絕非“沉溺于我之所聞”,或“沉沒了我的見聞”。此句并后文意為:在過去久遠茫茫的前世之中,(我)已將我的聲名沉沒(亦即默默無聞之意);而在渺渺無窮后代之中,(我的這部著作)或許能塵污后人的觀覽吧。后一句當然是劉勰自謙的說法,同時也是希望他的著作能久遠流傳于后代,能有人閱讀、觀看。

        至于劉勰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和感慨,則既有其可能性,又有其必然性。劉勰年輕時即已依附沙門僧祐在寺院生活多年,及至生命臨終前一年更是削發(fā)出家,其信奉佛教毋庸置疑。而相信、承認三世輪回的存在則是建立佛教信仰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因此,劉勰相信人的生命存在前后世,是可以肯定的。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感慨自己在茫茫往代之中因無所建樹而默默無聞。同時,劉勰又深受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思想的影響,強烈渴望通過“樹德建言”的方式以追求、實現(xiàn)垂名不朽,這可以說是他寫作《文心雕龍》最為重要的動機和目的。本篇首段對此即有明確的“夫子自道”:“夫宇宙綿邈,黎獻紛雜,拔萃出類,智術(shù)而已;歲月飄忽,性靈不居,騰聲飛實,制作而已。夫人肖貌天地,稟性五才,擬耳目于日月,方聲氣乎風雷,其超出萬物,亦已靈矣。形同草木之脆,名踰金石之堅,是以君子處世,樹德建言,豈好辯哉?不得已也!”《諸子》篇亦有類似感慨:“嗟夫!身與時舛,志共道申,標心于萬古之上,而送懷于千載之下,金石靡矣,聲其銷乎!”正因為如此,他發(fā)出“茫茫往代,既沈予聞;渺渺來世,倘塵彼觀”這樣的感慨也就不足為奇了?!懊烀靵硎?,倘塵彼觀”正是希望其著作在后代能久遠流傳,從而使其聲名永垂不朽。這幾句話實與上述篇首內(nèi)容前后照應(yīng),全文首尾呼應(yīng),此尤可見劉勰行文邏輯之嚴密及其文章結(jié)構(gòu)之嚴謹。

        總之,將“聞”釋為“見聞”,并據(jù)此以釋“既沉予聞”之義,既于詞義訓詁及文法結(jié)構(gòu)無據(jù),亦不符合全文文意內(nèi)容及其前后文句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

        猜你喜歡
        內(nèi)容
        內(nèi)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內(nèi)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內(nèi)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內(nèi)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9期)2021-10-14 08:33:02
        內(nèi)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9期)2021-07-16 07:02:52
        內(nèi)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18
        內(nèi)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0年17期)2020-10-27 02:49:04
        引言的內(nèi)容
        引言的內(nèi)容
        主要內(nèi)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拍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AV永久天堂网|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看看| 国内嫩模自拍诱惑免费视频| 天下第二社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云霸高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资源视频| 91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极品白嫩的小少妇| 精品推荐国产精品店|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美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欧美又粗又长又爽做受| 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午夜av内射一区二区三区红桃视| 婚外情长久的相处之道|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91久久精品一二三区蜜桃|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精品18久久久| 国产精选免在线观看| 精品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粤语| 久久免费看的少妇一级特黄片| av 日韩 人妻 黑人 综合 无码| 五月天丁香久久| 丝袜美腿久久亚洲一区| 在线观看一级黄片天堂|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97| 国产二区交换配乱婬| 99精品视频免费热播|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专区| 欧美性受xxxx黑人猛交|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