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軍
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天津 301800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一般是由于腦供血突然中斷致使腦組織出現(xiàn)壞死,管腔狹窄甚至閉塞,血液供給不足且屬于局灶性,也可因異常物體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致使腦動脈或頸部動脈血液中斷或血流量下降,導致腦組織壞死[1]。β-七葉皂甙鈉是一種含多酯鍵三萜皂甙,臨床上已應用于治療腦血管、顱腦外傷、肢體腫脹等疾病,本研究主要探究β-七葉皂甙鈉治療ACI的療效及機制研究,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ACI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ACI診斷標準,并經(jīng)影像學確診為ACI;②≥50歲,病發(fā)時間≤6h;③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等臟器疾病患者;②入院前經(jīng)過抗凝、溶栓、降纖及抗血小板治療;③神經(jīng)或精神異?;颊?;④腦出血或腦腫瘤患者。研究取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49例/組。對照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50~74歲,平均(62.58±5.45)歲;病程0.5~5h,平均(2.51±0.65)h。觀察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50~73歲,平均(62.42±5.56)歲;病程0.5~6h,平均(2.62±0.58)h。兩組患者上述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予以抗血小板、降壓、調(diào)脂、控制血糖等基礎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β-七葉皂甙鈉(哈爾濱珍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3428),取20mg加入至250mL生理鹽水,混勻后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持續(xù)治療14d。
1.3 觀察指標
(1)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根據(jù)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
(2)療效評價標準:①基本痊愈:NIHSS評分減少91%~100%;②顯著有效:NIHSS評分減少46%~90%;③有效:NIHSS評分減少18%~45%;④無效:NIHSS評分減少≤17%或增加≤17%;⑤惡化:NIHSS評分增加≥18%,治療有效率=(基本痊愈例+顯著有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3)血清指標:治療前后使用血管內(nèi)皮功能檢測儀檢測血管內(nèi)皮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DM值);治療前后清晨空腹取靜脈血3m L,分離血清,ELISA法檢測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超敏C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細胞介素-16(interleukin16,IL-16)。
1.4 統(tǒng)計學指標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治療后,觀察組FDM值高于對照組,Hcy、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NIHS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NIHSS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相比,*P <0.05
表2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例(%)]
表3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 <0.05
表4 兩組白細胞介素指標比較[(±s)ng/L]
表4 兩組白細胞介素指標比較[(±s)ng/L]
注:與治療前相比,*P <0.05
2.4 兩組白細胞介素指標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IL-6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ACI屬于神經(jīng)內(nèi)科常見性多發(fā)性疾病,多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動脈血栓或異常物體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致使動脈血液供給不足進而導致腦組織壞死[2]。β-七葉皂甙鈉是一種含多酯鍵三萜皂甙,主要是從七葉樹科植物的成熟干燥果實娑羅子中提取[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高于對照組。
ACI患者極容易出現(xiàn)血管內(nèi)皮功能障礙,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損傷及血管順應性的降低會加強血管壁所受壓力;Hcy是一種血清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在人體代謝會形成Hcy,當Hcy水平升高時,血壓升高,致使血管內(nèi)皮舒張功能損傷[4];hs-CRP是一種全身性炎癥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志物,會加速體內(nèi)炎癥反應,反映血管炎癥的發(fā)生[5];IL-6是趨化因子家族的一種細胞因子,是炎癥級聯(lián)反應的關鍵因子[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FDM值高于對照組,Hcy、hs-CRP、IL-6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β-七葉皂甙鈉具有以下作用機制:①促進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分泌,增強抗炎作用,消除腦部腫脹;②抑制磷酸組胺或緩激肽等炎性物質(zhì)發(fā)生作用,進而抑制炎癥反應;③保持毛細血管通透,防止血管閉塞、血栓、堵塞等;④清除自由基,防止其造成損害。
綜上所述,急性腦梗死患者使用β-七葉皂甙鈉的治療有效率較高,能有效恢復其神經(jīng)功能、血管內(nèi)皮功能,降低Hcy、hs-CRP、IL-6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