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金秋十月,是詩人心中最美的景,是人們期盼收獲的喜悅之際。我們借此也給大家呈現(xiàn)十月刊的累累“碩果”。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本期“熱點·觀點”特別策劃了“英語學習在中國”活動,邀請六位作者撰文回憶他們的英語學習之路。這六位作者,生于不同年代,其中既有新中國英語教育發(fā)展進程的建設者、推動人,亦有正奮戰(zhàn)在英語教學一線的中流砥柱,還有剛剛邁進大學校門的外語專業(yè)青年學子。他們的故事有著極強的時代特征,但在感人質(zhì)樸的故事背后,我們能汲取的是他們堅守初心、努力刻苦的求學精神。要想學好語言,不就是需要這樣的毅力精神嗎?同時,編輯部還在“英語學習教師版”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了活動征稿函,邀請更多的讀者參與分享。短短半個月,我們就收到了近50封讀者的來信投稿。大家暢所欲言自己對英語學習的獨家回憶,部分稿件我們選登在了公眾號上,引起了集體共鳴。讀著這些故事,我們可以洞見70 年來國人英語學習的歷程,不僅見證了英語學習方式的變化、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更看到了思想觀念的更迭與技術發(fā)展所賦予的各種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在“教學前沿”欄目,我們刊發(fā)了幾位優(yōu)秀的一線教師對教學課程的設計和探索的文章。既有基于主題意義探索復述策略在高中寫作課上的應用,也有初中英語過程性寫作教學模式的設計,還有小學英語開展生活實踐類項目課程的實例,每個學段的教學都體現(xiàn)著我們英語教師的創(chuàng)新和智慧。我相信,只要教師和學生都扎扎實實穩(wěn)步前進,一定會迎來收獲的喜悅。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季交替,預示著人們的勞作也是生生不息,付出、收獲、再付出、再收獲。愿我們不斷前進,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