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課改持續(xù)推進的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成為課堂教學中最關鍵且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英語是一門語言性極強的學科,也是初中階段的必修基礎課程。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語言表達及邏輯思維等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展閱讀教學,英語教師應將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貫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4-0086-02
引言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指學生多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教授英語知識,還須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我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往往更注重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且在課堂之外沒有任何的拓展實踐活動,從而導致學生的口語實踐能力始終無法得到發(fā)展。所以,初中英語教師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充分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豐富教學方法
現(xiàn)階段,仍有許多英語教師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其教學方式依舊停留在單方面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shù)碾A段,從根本上壓制了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針對這一問題,初中英語教師須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創(chuàng)新與豐富教學方法,制訂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學生剛從小學階段步入初中,其性格特點多少還存有小學時期好動、好玩的特性。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方法設計階段,應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將好玩且豐富的內(nèi)容加入英語教學中,從而設計出更加豐富的教學方式,如游戲教學、任務教學等,使學生在教學方法多樣化的前提下,逐漸增強自身對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形成較高的學習參與度,進一步發(fā)展自身對英語閱讀學習的“聽”“說”“讀”“寫”等能力,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標。
例如,教學This is me!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范文中“Sunshine Middle School”的“Millie”和“Simone”等學生新學期開學時的自我介紹,并結合初中生剛剛步入校園的實際情況,設計有趣的自我介紹及介紹他人的英語游戲。這不但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使每位學生都能將自身所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充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初中英語教師將課本內(nèi)容與學生的興趣點結合,創(chuàng)設出趣味性十足的英語情境,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英語情境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合理創(chuàng)設,就是教師將英語知識點轉化為具體的應用過程,這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英語知識。學生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特定情境中,對教師所教授的英語知識形成一定的記憶,最后通過整個情境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與加強,從而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記憶能力的鍛煉,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學譯林版八年級Bird watching這一課的“Reading”部分時,教師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對扎龍自然保護區(qū)中鳥類的相關介紹,結合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英語教師引入具體課文教學之前,先為學生播放一段扎龍自然保護區(qū)的視頻宣傳短片、提供一些珍稀鳥類的圖片,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課文內(nèi)容的探究。在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下,學生在后續(xù)閱讀學習中能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采用分層閱讀教學方式
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合理運用分層閱讀教學方式,則可保證在兼顧學生差異的同時,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xiàn)英語閱讀教學的高效性。初中生因為成長環(huán)境的差異,其學習能力與知識基礎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分層閱讀教學中應清楚了解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水平,然后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閱讀內(nèi)容的分層設計,從而在根本上保證學生英語語感的積累。
例如,教學譯林版九年級Great people這一課時,教師可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及日常閱讀成績合理劃分為三個層次:對于第一層次(英語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將整個“Reading”部分的閱讀任務交給學生自己理解,讓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閱讀突破;對于第二層次(英語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需要為其提供基本的閱讀思路及指導,然后讓學生對閱讀文本的內(nèi)涵及語法等知識盡可能準確地表達,提高自身的語感;對第三層次(英語能力較差)的學生,閱讀任務的難度可適當降低,要求學生對課文中基礎的英語知識進行掌握即可,然后循序漸進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英語語感[1]。
四、開展課堂評價
在英語課堂中開展教學評價活動,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閱讀學習進行監(jiān)督,更準確地判斷出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糾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后續(xù)的英語學習中,有效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同時,新課程改革下,學生成為課堂中學習的主體,也是課堂教學中的接受者,所以更能真實有效地對教師的教學成果給予準確反饋。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教學任務完成之后,組織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成果進行合理評價及反饋,正視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并進行及時修正。
例如,教學譯林版九年級Colours這一課時,教師根據(jù)課文重點知識“colours can change our moods”,結合課文所出現(xiàn)的顏色對應心情的表達,運用一些合理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展開教學。同時,在閱讀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還須預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寫一篇有關課文主題的英語短文,寫好后交由教師點評。這樣做,教師能夠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及學習能力,及時給予學生鼓勵,糾正錯誤,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結語
由此可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能力,還需要將英語學習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列入教學任務,并給予重視[2]。同時,英語教師還應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及熱情,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未來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冷秋梅.初中英語閱讀中的精讀策略——以蘇教版《Welcome to Sunshine Town》閱讀教學為例[J].內(nèi)蒙古教育,2016(36):37.
祝靖華.整合課本閱讀素材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1):117-118.
作者簡介:孫愛華(1980.12—),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