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容斌
(益陽市赫山區(qū)圖書館,湖南益陽 413002)
近年來,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給人類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ヂ摼W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區(qū)塊鏈技術、數字技術的出現和發(fā)展徹底顛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例如:出行方式、購物方式、支付方式、教育方式、醫(yī)療方式正在被互聯網技術重塑。 圖書館事業(yè)要得到發(fā)展, 必須利用新科技武裝自己以謀求新的轉型??梢赃@樣說,當前圖書館不可避免地經歷一場歷史變革, 在這場變革中, 面對復雜多面的環(huán)境挑戰(zhàn),圖書館該如何審時奪度,抓住機遇,實現圖書館的成功轉型。
提高我國全體公民的整體素質最重要的方法是閱讀推廣, 閱讀也是傳承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載體。圖書館、書店、教學場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景點等都是閱讀的場所。 而圖書館,擔負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提供文化娛樂的重要職能,應利用自身優(yōu)勢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向國民宣傳圖書館,指導閱讀方向、激發(fā)閱讀興趣[1]。
高爾基曾經說過,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關鍵舉措,閱讀可提高國民素養(yǎng)、健全國民人格, 豐富國民的精神生活, 提高國民的文化水平,促進社會的和諧。 《公共圖書館服務指南》指出:閱讀、書寫和使用數字的能力是一個人積極融入社會、成為社會一員的先決條件, 閱讀和書寫也是利用新的通信系統(tǒng)所需的基本技能。 推廣閱讀提高全民閱讀素養(yǎng)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 圖書館是專門收集和傳播文獻信息資源的組織機構, 新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該積極轉型,努力創(chuàng)新實現新的發(fā)展,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推廣的進程, 有效提升全體社會成員的閱讀素養(yǎng)。
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一直肩負著傳遞科學信息和提供信息資源的責任。 在過去,圖書館是人們獲取各類文獻、知識、信息,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文化場所中心。但隨著近年來科技的不斷進步, 人們不再僅依賴于圖書館和紙質書籍來獲取相關知識和信息, 這直接導致圖書館資源利用率直線下降、圖書館功能嚴重被弱化;更有甚者,隨著紙質圖書借閱率的下降及信息更新的滯后性, 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以及專家學者就圖書館存在價值提出質疑。 圖書館出現生死存亡的危機。 新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有必要進行全面徹底的轉型以促進圖書館資源利用率的提升, 為人們便捷獲取信息和知識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公共服務水平。
全民閱讀推廣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核心價值體系及思想基礎,是強化文化認同、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質、提高社會風氣和國家綜合競爭力的大事,是促進社會和諧文明的重要戰(zhàn)略[2]。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實質是承擔部分文化傳承和社會教育職能, 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凝聚力。 公共圖書館應當發(fā)揮服務社會的作用,通過改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水平,通過組織活動推進閱讀推廣廣泛開展,培養(yǎng)讀者的閱讀興趣和熱情,營造出良好文化氛圍。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 普通讀者獲取信息的成本低下,速度便捷,利用電子移動端如手機、筆記本電腦、 平板電腦就可以足不出戶在家通過線上渠道獲取知識和信息, 這直接導致圖書館傳統(tǒng)讀者在數量上急劇減少。 而很多想去圖書館借書看書的用戶很多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放棄去公共圖書館, 如家里距離圖書館太遠, 往來不方便; 另外一些經常去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如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和掌握特殊技術的人,由于受限于傳統(tǒng)公共圖書館書籍種類貧乏、信息更新速度慢,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不高、服務能力水平低下,跟不上社會需要,滿足不了讀者的需求,公共圖書館傳統(tǒng)讀者也在不斷流失。
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帶來各行各業(yè)徹底的變革, 這同時也要求各行各業(yè)的從業(yè)者與時俱進, 掌握先進技術更好為客戶服務,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 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從業(yè)人員大部分出現知識結構體系老化、年齡偏大、自我學習能力相對較低的現象。雖然大多數從業(yè)人員的學歷是本科及以上, 但是專業(yè)對口的人才所占比例并不多, 也就是說整個圖書館事業(yè)嚴重缺乏專業(yè)的人才。 圖書館從業(yè)人員整體素質的低下直接導致圖書館的服務技能沒有得到有效提升, 服務水平沒有得到提高,服務環(huán)境沒有得到改善,這導致公共圖書館的整體素質業(yè)務水平嚴重被拉低, 無法滿足圖書館在新時代下轉型變革的需求, 嚴重影響到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
雖然近幾年我國都在不斷加強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運營做出改革探索,但是卻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公共圖書館屬于公共資源, 它的正常運營主要靠政府的財政撥款, 所以當前大部分傳統(tǒng)圖書館的管理運營和服務理念一直沒有質的改變。 這在根本上限制了公共圖書館的變革。 公共圖書館能否在新時代下轉型成功,推動閱讀推廣活動的發(fā)展,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依靠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ǎng)。財政撥款的資金支持相當于輸血治療,在沒有造血功能的作用下,想花血本引進人才和培養(yǎng)人才無從談起。
如今,人們生活節(jié)奏變快,工作壓力加大,大部分人平時只能通過碎片時間進行閱讀, 實現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需要幫助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閱讀上的服務,建設自助圖書館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在自助圖書館里, 讀者可以在電子移動端上隨時隨地獲取相關的閱讀服務,如查詢相關文獻、進行續(xù)借、還書的操作等。
事實證明, 公共圖書館傳統(tǒng)的管理和服務理念已經跟不上新時代讀者的需求, 公共圖書館應該依靠科技力量,借助相關互聯網平臺,有計劃地開展主動服務,給讀者提供更多的定制化服務、加強與讀者的互動。公共圖書館還需要變革以往被動的服務意識, 以滿足讀者閱讀需求為出發(fā)點,積極為方便讀者閱讀創(chuàng)造條件。公共圖書館應該全面開發(fā)和利用圖書館移動端資源,通過新時代社交方式向讀者提供服務。比如,利用微信群、微信公眾號、QQ 群,或者郵件向用戶開通相關的業(yè)務服務。
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在新時代背景下的轉型中沒有從根本上得到創(chuàng)新, 閱讀推廣活動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推廣,資金的短缺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鑒于此,圖書館界應爭取政府加強對公共圖書館的關注和投入,應依靠一系列體現公眾參與的圖書館治理理念的制度安排,從體制上加以解決。 我們要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也要恰當利用資金,購置設備、更新和配套的專項款目要專款專用,合理分配不要顧此失彼,加強公共圖書館購買機器設備的自主權,制訂科學的年度購買計劃,逐級更新、逐漸升級,使網絡設備保持先進性和實用性。購買圖書的經費逐年增加且應與書價漲幅保持平衡,讓館藏資源有一個較快的增長速度, 加強公共圖書館的軟硬件設施建設[3]。只有公共圖書館的軟硬件設施建設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圖書館才有底氣和實力進一步去推動閱讀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