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軍平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醫(yī)院急診外科 (江西新余 338000)
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主要指腦實質內血管非外傷性破裂出血,致殘率和病死率均較高,即使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仍有可能遺留各種后遺癥[1]。持續(xù)引流是腦出血患者的常用治療方式,主要通過引流清除患者腦部血腫,降低顱內壓以避免其腦組織受到更嚴重損傷。本研究探討雙腔Y形套管持續(xù)低溫沖洗引流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101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1例)和試驗組(5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42~76歲,平均(58.73 4.52)歲。試驗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1~78歲,平均(58.29 4.8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小骨窗開顱清除血腫術治療,保持仰臥位,采用CT檢查其顱內血腫情況,并根據CT結果在患者腦部相應位置做一7 cm左右直行切口,鉆孔后擴大骨窗至3.5 cm左右,使用穿刺針定位血腫,然后于皮層部位做一2.5 cm切口,進入血腫腔后在顯微鏡下清除血腫,然后實施電凝止血處理。
對照組采用單腔套管引流,局部麻醉下顱錐錐通額角側腦室穿刺點顱骨,置帶有外徑4.0 mm導針的單腔硅膠腦室引流管,將導絲拔出后有陳舊性血性液體流出時,先對其進行抽吸,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反復沖洗,然后注入尿激酶與0.9%氯化鈉注射液的混合液,將管道夾閉4 h后松開并進行引流,次日緩慢放出血性腦脊液,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每次引流量及引流頻率。
試驗組采用雙腔Y形套管持續(xù)低溫沖洗引流,于進水管處接入18~20 ℃的0.9%氯化鈉注射液(含慶大霉素1.6萬U/100 ml),按150 ml/h的速度持續(xù)等量沖洗引流,將出水管與引流袋相連。根據患者CT復查結果,若患者再出血量超過50 ml,則需再次行腦內血腫清除術;若出血量5~50 ml,則從引流管注入2~3萬U尿激酶促使血腫液化,2次/d。
術后兩組均給予脫水、降顱壓、改善腦細胞代謝等對癥支持治療。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鼓膜溫度、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神經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神經功能缺損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判定,分值越高代表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Barthel Index,BI)判定,分值越高代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鼓膜溫度取治療2 d后的測定值,NSE水平、NIHSS評分和BI評分取治療14 d后的數值。
治療前,兩組鼓膜溫度、NS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鼓膜溫度、NS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鼓膜溫度、NSE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鼓膜溫度、NSE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鼓膜溫度(℃) NSE(μg/L)對照組 50治療前 37.62±0.76 27.15±4.96治療后 34.18±0.59a 12.33±4.18a試驗組 51治療前 37.45±0.81 27.63±4.99治療后 37.18±0.69 20.11±5.08
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BI評分均優(yōu)于同組治療前,且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腦出血是腦卒中的一種,主要是因為各種非外傷性因素導致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腦出血發(fā)病迅速,會在短時間內導致腦組織因缺血缺氧而受到損傷,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腦出血患者發(fā)病后會形成腦血腫,導致其顱內壓上升壓迫腦組織,嚴重影響患者的腦功能[3]。因此,及時清除顱內血腫有助于改善腦出血患者的臨床癥狀。
表2 兩組NIHSS評分及BI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NIHSS評分及BI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對照組 50治療前 17.92±4.25 37.62±5.84治療后 11.08±3.16ab 86.15±9.72ab試驗組 51治療前 17.83±4.19 37.05±5.96治療后 15.47±3.22a 72.13±8.77a
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是臨床治療腦出血患者的常用術式,該手術通過開顱清除患者顱內血腫,進而改善其臨床癥狀,防止再出血的發(fā)生,確?;颊呱踩玔4]。單腔套管引流是患者術后常見的引流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患者術后的引流處理,但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難以得到有效改善[5]。雙腔Y形套管持續(xù)低溫沖洗引流是一種新的引流方式,其采用的低溫藥物處理方法不僅能順利完成患者術后的引流,還能有效保護患者血-腦屏障,減輕腦水腫,抑制炎癥反應和內源性有害因子,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患者生命質量[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鼓膜溫度、NS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鼓膜溫度、NS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BI評分均優(yōu)于同組治療前,且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雙腔Y形套管持續(xù)低溫沖洗引流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