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塔娜·地里夏提
摘 要:民事案件納入到法制軌道治理的數量與日俱增,由于民事糾紛案件審判的難度較大,任務較多,并且民事審判的力量較為薄弱,令審判員的壓力大,負擔重,一直以超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進行。為此在2016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提升民事訴訟結案效率,同時也強調在民事案件中以"繁簡分流"作為核心手段,以速裁程序來改革爭議解決程序作為改革方向。該項意見的頒布,一方面提升民事辦案效率,也解決了司法資源中的眾多頑疾,推動了民事案件司法資源優(yōu)化配置。
關鍵詞:司法配置;繁簡分流;民事案件
1 引言
近些年,針對民事案件的裁決均按照行政區(qū)域劃分予以確定,令每個審判員的手中集結了不同類型、繁簡不一的案件,導致歸類混亂,令原本簡單的民事案件結案時間延遲,而存在疑難點的案件因為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予以處理導致其遲遲難以推動。為此急需要優(yōu)化司法配置、運用繁簡分流的思想來提升民事案件的處理效率。
2 繁簡分流的思想內涵
所謂的民事案件繁簡分流本質上是在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立案后,根據該案件的事實與法律關系之間的復雜程度、當事人之間的證據情況、案件的嚴重與緊急程度等進行評估后,按照復雜案件和簡單案件予以劃分,對復雜的案件按照一般程序予以審理,而簡單的案件按照簡單訴訟程序予以審理的行為。
3 民事案件中繁簡分流的依據
3.1 根據案件標的額實施民事案件繁簡劃分
民事案件的標的額是展現(xiàn)在司法人員面前最直觀的表象,由此來衡量民事案件的繁簡程度是最為直接的方法,能夠在立案起初作為判定的參數。這也是為何當下眾多民事訴訟將標的額作為確定管轄界別的依據之一的原因。
3.2 根據案件事實與法律關系的復雜程度進行繁簡劃分
在針對民事案件的處理中,最重要是捋清當事人之間的陳訴事實與法律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確定當事人的權利以及義務,從而做出更為準確公平的裁判。當事人之間存在法律關系數量、性質、類型等均可以作為判定案件復雜程度的有效方式,譬如在有債券擔保的債務關系中,涉及到了三方利益,令案件相較普通的債權關系更為復雜。
3.3 根據當事人數量來判定是否為群體性訴訟進行繁簡劃分
一般簡單的案件最為明顯的特征是當事人的數量很少,在進入到訴訟階段,當事人之間勢必交叉著各種法律關系,為此人少則能直接令法律與事實關系更加明了。而絕大多數的群體訴訟均為復雜性案件,事件社會影響大,涉及面交廣,雙方利益沖突加大,為此一般判定為復雜性民事案件。
4 民事案件中優(yōu)化司法配置、繁簡分流的意義
4.1 提升辦案效率,獲得更高的社會效益
傳統(tǒng)的民事審理流程以及結構設置并不科學,從民事訴訟案件本身角度而言,復雜以及多樣性是其特征,審判人員無論是遇到復雜或者是簡單的民事案件,均需要面面俱到,很難發(fā)揮最大效益。在經過調整司法結構以及繁簡分流之后,能夠將案件性質進行歸類,令審判人員分工組合,令整體的效率提升。同時,公平高效的解決各種民事糾紛,能夠為當時創(chuàng)造更為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是市場經濟的內在需求。就目前而言,人們思想有了較大的改觀,在民事案件中的當事人均希望審判員能夠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能夠在盡可短的時間內得到結案。民事審判方式實施了繁簡分流后按照案件的復雜與否分工分程序審理,提升質量效率,也是與社會需求不謀而合。我院從2017年底開始實行案件繁簡分流,到目前為止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4.2 優(yōu)化司法分配,繁簡分流迎合法律程序需求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在民事案件中實施繁簡分流程序是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中有跡可循的。譬如在《民事訴訟法》的第13章專章作了規(guī)定,審理這類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在審理程序上根據民事訴訟特征以及案件形式予以靈活處理,并且人民法院應該在法律原則的指導下,將民事訴訟的相關規(guī)定能夠充分利用,將民事訴訟案件與情況符合的簡易民事案件審判方式找到。分開復雜和簡單的民事案件,只是調整法院內部的審判結構和分工,而對于審判簡易案件,并沒有與民事訴訟法的基本軌道脫離開。
5 結論
優(yōu)化司法配置、繁簡分流能夠極大便利當事人,設立簡易的民事案件審判組,能夠提升執(zhí)法水平的同時提升工作效率。在繁簡分流的背景下,可以通過完善糾紛訴前的調解機制(設立綜合調解室,加固訴前的調解以及建構便民的訴訟網絡,開展調解的載體)建設速裁法庭、優(yōu)化審理程序等多種方式,以保障民事訴訟案件更加高效得以處理。
參考文獻:
[1]江蘇省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權利保障抑或效率優(yōu)先:民事案件繁簡分流中的簡案識別機制研究[C]//深化司法改革與行政審判實踐研究.2017.
[2]梁振彪.“繁簡分流”與民事訴訟程序簡化[D].西南政法大學,2010.
[3]唐克.對我國民事案件繁簡分流工作的探討[J].管理觀察,2017(26):67-68.
[4]黃忠任.民事審判方式改革新舉措之繁簡分流的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