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種高發(fā)于老年人群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變性疾病,其發(fā)生是遺傳易感性、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長期以來,該疾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以震顫、肌肉強直、運動遲緩與姿勢步態(tài)異常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運動障礙疾病[1]。而近年來,經(jīng)調(diào)查研究證實,大多數(shù)帕金森病病人伴有睡眠障礙、便秘等非運動癥狀,且尤以失眠最為明顯,其不僅可嚴重降低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同時會對運動障礙的康復造成不利影響[2-3]。因此,應高度重視失眠癥的治療。臨床上針對失眠的治療常應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但此類藥物臨床療效不佳,且具有明顯的副作用。中醫(yī)認為,帕金森病伴失眠癥屬“顫振”“不寐”等范疇,而中醫(yī)藥在治療該疾病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能夠彌補西醫(yī)的不足,使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毒副作用較少。鑒于此,我院采用多巴絲肼片聯(lián)合滋腎平顫湯治療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癥病人,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
1.1.1 西醫(yī)診斷標準 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制定的有關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4],且符合《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有關失眠癥的診斷標準[5]。
1.1.2 中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內(nèi)科學》中肝腎陰虛型帕金森病診斷標準[6],主癥:震顫、肢體攣縮、頸肩僵直、行動緩慢;次癥: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健忘、少寐、口干咽燥、大便艱澀、兩顴潮紅;舌脈: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弦細。具備3項主癥、4項次癥再結合舌脈象,即可確診為本病。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西醫(yī)有關帕金森病伴失眠癥的診斷標準,且符合中醫(yī)有關肝腎陰虛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③修訂后的Hoehn-Yahr分級Ⅰ~Ⅳ級;④近1個月未服用過鎮(zhèn)靜催眠藥物;⑤且病人、家屬均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①帕金森綜合征、帕金森疊加綜合征;②對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③有精神病史;④合并其他嚴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⑤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⑥有酗酒、藥物濫用史;⑦用藥依從性差;⑧無法耐受不良反應。
1.4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西安醫(yī)學高等??茖W校附屬醫(yī)院收治的96例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癥病人,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齡61~79(70.49±6.37)歲;病程2~7(4.86±1.13)年;Hoehn-Yahr分級:Ⅰ級7例,Ⅱ級15例,Ⅲ級18例,Ⅳ級8例。對照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齡63~78(70.52±6.43)歲;病程2~8(5.03±1.19)年;Hoehn-Yahr分級:Ⅰ級9例,Ⅱ級16例,Ⅲ級17例,Ⅳ級6例。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病程及Hoehn-Yahr分級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5 方法
1.5.1 基礎治療 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即入院后均繼續(xù)服用原抗帕金森病藥物進行治療。
1.5.2 對照組 給予多巴絲肼片治療,用法:口服多巴絲肼片(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0930198,規(guī)格:每片0.25 g),每次0.25 g,每日3次,連續(xù)治療3個月。
1.5.3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滋腎平顫湯治療,滋腎平顫湯組成:熟地黃30 g,枸杞子、知母各10 g,天麻、天南星、丹參各15 g,白芍、桑寄生20 g,全蝎、蜈蚣各3 g,當歸12 g。用水煎煮,取汁200 mL,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用,連服3個月。
1.6 觀察指標
1.6.1 睡眠質(zhì)量 使用匹茨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PSQI)評價兩組病人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睡眠質(zhì)量[7]。PSQI包括睡眠質(zhì)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等7個因子,每個因子評分范圍均為0~3分。PSQI總分即各因子相加之和,且評分越低,病人睡眠狀況越好。
在前一題的影響下,學生在做左圖時會進行有序思考,在追問中教師整理△的個數(shù)如右圖,學生體會到△既可以是標準量,也可以是比較量,再次內(nèi)化“標準量”的聚焦地位,從這“一題”演繹成“一類”題,再次突破“倍”的本質(zhì)。最后,通過分類“△少于○的,△與○相同的,△大于○的”,深刻體會“△與○相同”1倍關系的特殊性;從而滲透“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理解6的因數(shù)是有限的、6的倍數(shù)是無限的等相關知識,以探尋概念之間關聯(lián)性的思維路徑。
1.6.2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運動功能 分別用統(tǒng)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第二分量表(UPDRSⅡ)、第三分量表(UPDRSⅢ)對兩組病人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運動功能進行評價[8]。UPDRSⅡ、UPDRSⅢ評分越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運動功能越強。
1.6.3 生活質(zhì)量 使用39項帕金森病生存質(zhì)量調(diào)查問卷(PDQ-39)評價兩組病人生活質(zhì)量[9]。PDQ-39由39個問題組成,每個問題得分為0~4分。PDQ-39評分越低,病人生活質(zhì)量越高。
1.6.4 不良反應 使用不良反應量表(TESS)對兩組病人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評價[10]。
1.7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相關標準評定兩組病人臨床療效[11]。痊愈:PSQI總分較治療前減少>95%;顯效:PSQI總分較治療前減少70%~95%;有效:PSQI總分較治療前減少30%~69%;無效:PSQI總分較治療前減少<30%。總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67%,高于對照組的72.9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兩組總有效率較,χ2=5.790,P=0.016
組別例數(shù) 睡眠質(zhì)量 治療前治療后 入睡時間 治療前治療后 睡眠時間 治療前治療后 睡眠效率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482.26±0.711.58±0.421)2.67±0.751.38±0.361)1.96±0.641.47±0.311)1.61±0.481.04±0.271)對照組482.18±0.691.84±0.511)2.64±0.731.74±0.491)1.92±0.671.65±0.431)1.57±0.461.26±0.391)t值0.560-2.7260.199-4.1020.299-2.3530.417-3.213P0.577 0.0080.843 0.0000.766 0.0210.678 0.002組別 睡眠障礙 治療前治療后 催眠藥物 治療前治療后 日間功能 治療前治療后 總分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1.63±0.451.06±0.251)2.14±0.531.37±0.351)2.11±0.641.25±0.381)13.86±3.928.15±2.261)對照組1.61±0.431.39±0.331)2.18±0.561.69±0.411)2.07±0.611.58±0.471)12.73±3.4610.69±3.031)t值0.223-5.522-0.359-4.1130.313-3.7831.497-4.655P0.824 0.000 0.720 0.0000.755 0.0000.138 0.000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UPDRSⅡ與UPDRSⅢ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UPDRSⅡ與UPDRSⅢ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UPDRSⅡ與UPDRSⅢ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組別例數(shù) UPDRSⅡ 治療前治療后 UPDRSⅢ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4815.84±4.137.85±2.281)26.49±8.1717.59±4.261)對照組4815.36±3.9611.41±3.521)26.74±8.3520.85±5.111)t值0.581-5.881-0.148-3.395P0.562 0.000 0.882 0.001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
2.4 兩組治療前后PDQ-39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PDQ-39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DQ-39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分
2.5 兩組TES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見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心電圖、肝腎功能明顯異常。治療組TESS評分(2.89±0.73)分,對照組TESS評分(5.35±1.52)分,治療組TE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t=-10.108,P=0.000)。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其發(fā)病率隨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而呈逐年增高態(tài)勢。睡眠障礙是帕金森病的一種常見非運動癥狀,有關其發(fā)生機制現(xiàn)階段尚不清楚。但有研究分析認為,睡眠障礙的發(fā)生可能與中腦黑質(zhì)密部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大量變性丟失致神經(jīng)遞質(zhì)功能異常有關[12]。在睡眠障礙中,失眠是其最為常見的病癥,具體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睡眠維持障礙、徹夜不寐等。而長期失眠癥狀得不到有效改善,可嚴重影響病人日間活動能力,并導致其生活質(zhì)量明顯下降,且相關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人失眠與其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13]。即Hoehn-Yahr分級越高,對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越嚴重,其發(fā)生失眠的概率越高。失眠發(fā)生后,又可致病情程度加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臨床應采取有效措施治療老年帕金森病病人的失眠癥狀。目前,多巴絲肼片是治療老年帕金森病的常用藥物,此藥物屬于左旋多巴的復合制劑,口服給藥后,其能夠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nèi),經(jīng)多巴脫羧酶作用轉(zhuǎn)化為多巴胺,從而發(fā)揮抗帕金森病的作用[14]。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人的失眠癥狀,但單用此藥物療效不甚理想,且容易引起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
中醫(yī)學中無帕金森病病名,但根據(jù)該疾病癥狀特點,通常將其歸屬于“顫證”范疇,是一種以頭搖動、手足顫抖且無法自控為主要特征的病癥?!冻嗨椤酚涊d:“乃木火上盛……實為痰火,虛則腎虛”?!夺t(yī)宗必讀》論述:“肝氣不可犯,肝血自養(yǎng)……壯水之源,木賴以榮”。指出帕金森病的發(fā)生與肝腎虧虛密切相關?,F(xiàn)代中醫(yī)研究認為,本病主要病機為肝腎陰虛、氣血不足、筋失濡養(yǎng)或陰虛動風而致肢體震顫或拘攣[15]。其病機為本虛標實,以肝腎虧虛為本,以風寒、熱邪、痰濕為標。失眠在中醫(yī)中歸屬于“不寐”范疇,是一種以心神失養(yǎng)而無法保持正常睡眠狀態(tài)為主要特征的病癥。中醫(yī)學從肝腎等臟腑論述不寐病機主要為腎精衰弱致肝經(jīng)血虛,使神魂無主而發(fā)病,故治宜滋補肝腎、養(yǎng)血柔肝[16]。
滋腎平顫湯是經(jīng)臨床反復實踐而總結出的經(jīng)驗方劑,方中熟地黃滋陰補血、生精補髓,天麻平肝潛陽、祛風通絡;天南星祛風解痙;燥濕化痰,白芍養(yǎng)血柔肝、斂陰止痛;丹參活血調(diào)經(jīng);枸杞子補腎益精、補血安神;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知母滋陰潤燥;清熱瀉火;全蝎、蜈蚣等蟲藥搜風通絡;當歸活血化瘀、調(diào)經(jīng)止痛。諸藥合用,可達滋腎養(yǎng)肝、調(diào)和氣血陰陽之功效[17]?,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18-20],熟地黃含有的地黃多糖能使戊巴比妥鈉所致的睡眠潛伏期明顯縮短,使睡眠時間有效延長,其水提液可顯著提高腦內(nèi)膽堿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并對腦組織起到保護作用;天麻的有效成分天麻素對自由基有較強的清除能力,從而可有效對抗由自由基引起的神經(jīng)細胞損傷,同時能有效保護多巴胺神經(jīng)元,進而延緩帕金森病的進程;白芍含有的芍藥苷可通過作用于M膽堿受體、鈣離子通道,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得到有效調(diào)節(jié),還可有效增強病人免疫功能,并改善腦供血不足以及睡眠狀況;枸杞子含有的枸杞多糖可降低肝組織脂褐素的沉積量,并能夠抗脂質(zhì)過氧化,從而有效保護肝臟。
本研究采用滋腎平顫湯聯(lián)合多巴絲肼片治療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癥病人,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較高,PSQI各因子評分明顯較低。提示采取此治療方案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有效緩解病人睡眠障礙;兩組UPDRSⅡ與UPDRSⅢ評分、PDQ-39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明顯較低,且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應用中西醫(yī)治療方法還可顯著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與運動功能,顯著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此外,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TESS評分明顯較低。提示中西醫(yī)聯(lián)合用藥可減少單用西藥所致的毒副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癥應用滋腎平顫湯與多巴絲肼片聯(lián)合治療療效較為理想,在改善病人睡眠狀況的同時,還可使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與運動功能明顯增強,使其生活質(zhì)量大幅度提升,且不良反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