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供圖2019年1月8日,張扣扣案開庭及宣判后,其辯護律師之一鄧學(xué)平律師的辯護詞刷遍網(wǎng)絡(luò),成為一種“現(xiàn)象級辯護詞”,仿佛對這"/>
艾靜
>>視覺中國供圖
2019年1月8日,張扣扣案開庭及宣判后,其辯護律師之一鄧學(xué)平律師的辯護詞刷遍網(wǎng)絡(luò),成為一種“現(xiàn)象級辯護詞”,仿佛對這篇法律文書的關(guān)注與討論,遠勝出2018年那個血腥的大年三十所掀起的輿論風(fēng)暴。
這篇旁征博引、文采飛揚的辯護詞,一下子讓鄧律師爆火于法律圈,聽說其微課已經(jīng)賣到了199元一節(jié)的價碼。第一輪來自大眾的俯首膜拜之后,被很多網(wǎng)友稱之為“理性的法律人”的聲音端倪凸起,逐步占領(lǐng)圈內(nèi)半壁江山。包括我圈里不少資深的刑辯律師在內(nèi),很多人認為該篇辯護詞盡管華麗煽情、感人心弦,但說理不足、缺乏法律與證據(jù)的分析評判,不符合一名刑辯律師之專業(yè)要求。隨之,圈內(nèi)知名公號“CU檢”“稻花蛙聲”等,相繼發(fā)出了來自檢察官、刑事法官的“理性”聲音,開始了新一輪的補偏救弊、正本清源。其中來自刑事法官的一篇“十萬+”文章告訴大家,他們喜歡聽的,并非鄧律師般千回百轉(zhuǎn)、催人淚下的版本,而是“庭審中話極少,但處處說在點子上,最后險被當(dāng)事人炒掉”的王律師的“超精簡版”。
的確,有一次,我在某地級市原政協(xié)主席王某的受賄案中案擔(dān)任辯護人。庭審中,我在發(fā)表完主要辯護意見后臨末尾時,把王某工作了40多年、在不同崗位上為社會及民眾辦了無數(shù)件的實事、取得的豐富的工作成就,用了簡單幾句話進行了概括,這部分最多不超兩分鐘。依稀記得其中一句:“他的青蔥歲月,已在忙碌的工作和日夜的奉獻中,變成了滿頭白發(fā)。他已記不清有多少個日日夜夜,忙碌在工作崗位而不能與家人團聚?!闭沁@幾句話,讓庭上的這名被告人淚流滿面,令人唏噓。庭后,審判長走下審判臺,來到辯護席,對我說:“精煉的表功,是我刑事審判中頭一次遇到,很不錯!”看來,大部分法官們都喜歡精簡效率,而不喜歡冗長煽情。
筆者曾經(jīng)作為一名刑事法官,而今成為一名刑辯律師,我到底該站在哪一邊?困惑之余,我開始思考,為什么我們的法官或者說至少部分法官吧,不喜歡鄧律師這樣被大眾評價為“充滿人情味”的辯護詞呢?
我想起了曾經(jīng)看到的一段視頻,來自一檔美國很火的直播節(jié)目《caught in providence》。視頻直播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市(Providence)的首席法官Frank Caprio審理的一起汽車違停罰款案的庭審現(xiàn)場。被告人是一名單身媽媽,她獨自一人帶著其撫養(yǎng)的三個孩子來到法庭上接受審判,三個孩子中最大的女孩兒看上去也就七八歲的樣子。Frank法官首先非常和藹地告訴這位單親媽媽不要緊張。
Frank法官簡單詢問了被告人的違停情況后,面帶微笑地把這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兒叫到了身邊,親切地征求她對媽媽罰款的意見。剛開始小姑娘沒聽懂,說想讓媽媽繳納罰款,惹得法庭上哄堂大笑。Frank法官也笑個不停,但是他再次以簡單的、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詢問小女孩兒的意見后,小女孩兒怯怯回答:想讓媽媽直接走掉不用交罰款。
Frank法官對被告人說:被告人現(xiàn)在處于身不由己的情況,他采納她女兒的意見,為她撤銷了罰單,并稱贊小女孩兒將來會是一位好法官。視頻的最后,F(xiàn)rank法官說,這位母親目前獨自撫養(yǎng)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消耗著她的精力。但是這些沒有磨滅她的勇敢,她來到法庭承擔(dān)責(zé)任,今天她需要休息。
整個開庭時間很短,法官并沒有揪著證據(jù)和法律不放。簡單的幾句話,面帶溫暖笑容充滿仁慈在與小女孩兒對話間,免除了被告人的罰款單。
我記得視頻剛出來時,下邊的留言幾乎滿是對這種司法溫暖的渴望。當(dāng)然,你會說,美國和中國司法體制差別太大,犯罪體系也有明顯區(qū)別,根本不具備可比性,這段視頻也不可能發(fā)生在中國。
那我想告訴大家一個秘密:當(dāng)年我不到三十歲,就被任命為北京某基層法院助理審判員。在一次庭審中,我控制不住情緒,竟然被辯護律師說哭了!當(dāng)然并不是律師批評我,而是他說到被告人的犯罪原因。說到他的母親腦部罹患腫瘤無法到庭,而唯一到庭的親人,他的父親則穿著破舊的棉衣、破洞的棉鞋,干癟滄桑的臉上帶著淚水和無助,那一幕至今無法在我腦海中抹去。作為這個貧窮家庭唯一勞動力的被告人,因為年底老板不發(fā)工資而盜竊了工地上的電纜,只為拿去賣了錢回家過年。我當(dāng)時穿著法袍,盡管極力控制,卻仍舊非常不合時宜地為這名盜竊犯流了眼淚。所以到量刑環(huán)節(jié),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對這名被告人從輕判處。也許很多法官、檢察官會說我不是個合格的法官,感性太多影響理性判斷,甚至影響依法量刑。但是我相信,很多法官、檢察官和我一樣,在你們的執(zhí)業(yè)初期有過和我類似的經(jīng)歷吧!我相信這是人類最本質(zhì)的一點東西。其實,誰也不可否認,有一部分被告人,他們悲劇的人生與真誠的悔過,不得不讓我們手下留情,刑罰的教育和挽救功能,便是最好的理由。
所以,為什么很多中國的法官不喜歡鄧律師的辯護詞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不是不喜歡,其實也喜歡!但是作為一名法官,必須堅持法庭上是讓證據(jù)說話的地方。法院是查明真相、認定事實、依法裁判的場合,不能受到無關(guān)干擾,所以不能喜歡。
第二:不是不喜歡,實在是沒有時間去聽?。》ü傩穆曉诜瓌樱骸耙惶煲_好幾個庭呢,還有幾十個沒安排上開庭的呢!每個律師都這樣洋洋灑灑,我還要每一次花時間平復(fù)情緒,我的庭什么時候能開完呢?今年肯定完不成結(jié)案任務(wù)?。 ?/p>
第三:不是不喜歡,而是喜歡也并沒有“卵用”!法官個人的裁量權(quán)太有限啦,量刑指導(dǎo)意見在,判例在,匯報制度在。怎么可能撤銷那些罰單呢,毫無法律依據(jù)嗎!
第四:不是不喜歡,是司法責(zé)任太大啦!一時動情輕判了一點點,檢察院抗訴怎么辦?有人說閑話懷疑我告紀委怎么辦?還是嚴肅點吧!
第五:不是不喜歡,本來也挺喜歡的,但是周圍的人看上去都不太喜歡,所以也就慢慢同化為自己不敢喜歡、不愿喜歡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歡了。
第六……
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法官。他們勤勉、敬業(yè),卻又拘謹、古板。今天,幾乎絕大多數(shù)的刑事庭審中,我們的法官都是威武嚴肅、不茍言笑的狀態(tài)。甚至輕易不說一句話,用眼神足以秒殺你。法官身著法袍,威嚴而神圣,這是法官的本然。然而我們更期待,每一位法官同時也是一位溫暖的“長輩”,是充滿血肉心懷悲憫的使者。聽一聽不同聲音的辯護詞,就是在聽不同的人生故事,就是在尋找每一個影響量刑的法律情節(jié),就是為精準量刑做好充足的準備。更何況張扣扣案中,兩位律師打配合,一位緊抓法律和證據(jù),一位直擊人內(nèi)心。
我們不能苛求法官成為神,所以請允許我們的法官一手秉持法律的使命,一面肩擔(dān)道義的救贖。法律既是利劍,除人間之邪惡;法律亦有真情,化冰雪為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