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福英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睘榱藵M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新課程標準中也指出:科學探究是科學研究過程的本質特征,教師要引導兒童主動探究,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喚醒學生的內在需求,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自主探究,體會科學探究中的樂趣。
一、關注思考:問題意識,讓探究更具驅動力
常言道:學起于思、源于疑。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作為教師,我們要關注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這與新課改中“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不謀而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困惑,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喚起學生思維,激發(fā)其內驅力,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執(zhí)教《科學在我們身邊》一課時,為了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我向學生展示了對比的情境。首先,我在講臺前利用圓形泡泡工具吹出了大量泡泡,學生無比興奮,這是他們司空見慣的場景,好像沒有什么問題可問。于是我又拿出橢圓形、五角星形、W形狀的工具吹出了大量泡泡,然后拉開窗簾,學生的眼中綻放出光彩。這次學生除了震撼,就是滿腹的好奇、疑問:為什么任何形狀的工具都會吹出圓形的泡泡?為什么泡泡在陽光下是彩色的?學生們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探究活動也瞬間由被動變主動。
二、關注方法:大膽猜想,讓探究更具目的性
科學課程標準中強調:“科學學習要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然而探究不是盲目實驗,我們要通過科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學會探究的方法。要獲得真理,除了具備探究欲望,還應敢于猜想和質疑,從而讓探究更具有預見性和目的性。
聽過有老師執(zhí)教《放大鏡》一課,教師簡單講幾個問題后,就直接讓學生對照實驗方法單去一一操作,一節(jié)課很是順利,秩序井然,且很快得出了結論,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只是進行著機械的操作,探究后他們沒有收獲的欣喜。這樣的探究,學生沒有思考,不懂方法,當然算不得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不是學生被“指引”著做實驗,而是積極主動地尋求方法進行探究,比如研究放大鏡的作用與它形狀的關系,大可讓學生去猜測,去假設,找來形狀類似的器材研究,假設猜測正確會有什么現(xiàn)象,假設猜測錯誤又會有什么現(xiàn)象。其實猜測與假設的過程,就是學生深度思考的過程,也是學生在尋求探究方法的過程。有了這個前提,探究不僅有了預見性和目的性,探究的過程也充滿深度的思考。
自主探究主體是學生,主導是教師,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學會科學、自主的探究方法。西方有一句諺語:“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科學教學的重點不是讓學生掌握幾條規(guī)律,獲得幾個結論,而是要讓學生學會獲取真理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三、關注行為:小組合作,讓探究成為一種習慣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注重習慣養(yǎng)成是夯實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方式,如何讓自主探究成為一種習慣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思維要嚴謹,操作要規(guī)范,記錄要仔細,分析要條理。讓小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無疑是一次次磨礪,這會打消其自信心與積極性,小組合作應運而生,它攻克了這個難題。
教師在課堂中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取長補短,劃分小組,讓小組成員在合作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讓自主探究變?yōu)楹献鲗W習,融小組智慧于一身。研究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無論是改變舊的壞習慣,還是形成新的好習慣,同學間的共同參與或關注監(jiān)督,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然后教師針對性地引導、培養(yǎng)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并在小組間制定一些約定和小規(guī)則,每次探究后利用展示、交流、評價等方法加以強化,使學生輕松愉快而且高效率地完成自主探究,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關注課下:課外探究,培養(yǎng)自主探究精神
知識來源于生活,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不應僅限于課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把課內研究延伸向課外。例如講過北斗七星之后,可安排學生進行觀測活動;學過植物的向性運動后,可以讓學生種植植物進行觀察記錄,并撰寫觀察日記;學過光的折射后,可以讓學生利用水、透鏡等器皿進行再探究。
課外探究,可以將鉛字變活,可以將課堂固有的知識變成涓涓細流,最終匯聚成汪洋大海。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不斷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從而讓自主探究落到實處。
自主探究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學生自主探究不是放任自流。在探究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合理指導,讓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讓學生收獲科學探究活動的成功和喜悅,使小學科學教學向著更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方向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威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青島路小學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