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
蕾貝卡每個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必定回父母家,風雨無阻,持續(xù)20年。從單身到臺北工作,乃至于結婚、生子之后。我好奇地問她,“為什么選擇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日?”
“喔,那個星期我爸當值,得回家捧場?!?/p>
“老爸當值是個什么概念?”
原來她爸媽年輕時曾經吵過一次大架,吵到幾乎要離婚的地步,原因在于夫妻倆都上班,還在同一家銀行,但家事、兒女的事都歸老媽,不僅如此,老爸工作上受的怨氣回家還出在老媽頭上,像蕾貝卡高二時逃學離家,老爸急得罵老媽怎么連女兒都沒管好。
男人沖動的言論經常帶來難以收拾的后果,女兒仍沒回家,老婆也不見了。
那次起,夫妻雙方達成共識,每個月最后一個星期由老爸當值,舉凡全家的三餐、打掃屋子、繳水電費、準備子女的便當,一切由老爸負責,當媽的休息并擔任“監(jiān)察”。
3個月之后,全家人才發(fā)現(xiàn)老爸原來有潔癖,飯吃到一半會拿吸塵器往餐桌底下戳,清理掉下去的飯粒與菜屑。以前老媽不管兒女的房間,輪到老爸,星期日提拖把往屋里闖。
潔癖是好事,把房子整理得一塵不染,也有壞處,搞得其他人緊張兮兮,弄到兒女找他溝通,蕾貝卡記得老爸精疲力竭地放下水桶坐下,“沒辦法,我就是看不得臟,你們能不能將就我一下?”
那次以后,全家人當老爸和他的拖把是隱形人,絕不干涉,而且意外的是,兒子與女兒慢慢也變得像老爸。蕾貝卡說:“大學我到臺北和3個同學住一間宿舍,她們說我快把大家搞瘋,說我有強迫癥?!?/p>
為此,第二年起,蕾貝卡便到校外租房一個人住,可是“拖把”的綽號跟隨她到大學畢業(yè)。
除了潔癖之外,還有什么重要因素使她得在老爸當值的那個星期日回家?
“他做的便當呀。”
老爸把替子女做便當視為大事,比升不升得成經理還重要。當值的前一天會拿食譜和老婆商量該弄什么菜,還事先發(fā)意見書,要兒女填想吃與不想吃的食物。蕾貝卡和哥哥喜歡整老爸,有次填了“要吃意大利面”。星期一上學時,老爸再三交代,吃飯前要送進烤箱烤10分鐘。學校哪有烤箱。有,老爸說,我問過你們學校的教務處,他們說教職員辦公室里有,你們可以去用……
那天的便當是焗烤蝴蝶面。
輪值試行半年后,蕾貝卡與哥哥期待每個月的最后一周,因為房間必煥然一新,每天菜色不同,而且零用錢比老媽給的豐厚。
“這就是我們最喜歡月底的原因嘍?!崩儇惪ㄕf?!澳銒寱粫桓吲d?” “她,本來會,之后不會,跟我們一樣期待月底,什么事都不必做,還可以挑剔沙發(fā)底下有灰、晚飯的麻婆豆腐不夠味。”
“你爸不會翻臉,甩了圍裙說不干了?”我問?!安粫谢匚覌層痔籼?,我哥嗆了一句:媽,把爸刺激得辭職,我們都倒霉。就這句話,我媽從此閉嘴,我爸恨不能爭取其他三周的家事也由他負責。你們男人,禁不得夸?!?/p>
即使兒女都已成家,每個月最后一個星期來臨前,老爸還會傳菜單至每個人的手機,問孫子愛吃什么,問外孫女是不是還不肯吃茄子,問兒媳婦最近體重有無變化,問女婿喝不喝葡萄牙的紅酒。
可以想見,當父親、當祖父、當外祖父的,每個月期待最后的星期日,甚至能準備29天就為那一天,穿著圍裙守在門口等兒女返家。
老爸當值,嗯,不錯的點子,但在我家行不通,我才進廚房找炒菜鍋,老婆便沖進來推我出去:“別把我的廚房給毀了?!?/p>
我老婆有潔癖?好消息。
(黎敏薦自《婚姻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