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華
髖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圍術期患者有明顯痛感,而且術后恢復難度相對較高,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影響預后[1]。THA多為老年患者,長期臥床、疼痛等使得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給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2,3]。為了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預后,減少患者術后疼痛情況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我院開展了中醫(yī)護理干預。現(xiàn)將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將2015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診的50例患者納入本研究。利用隨機號碼表抽取樣本,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齡為62~79歲,平均年齡為(70.58±6.44)歲;體質量57~78 kg,平均體質量(62.19±4.37)kg;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4例,初中5例,高中及以上16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齡為63~79歲,平均年齡為(70.96±6.51)歲;體質量57~79 kg,平均體質量(62.33±4.46)kg;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4例,初中6例,高中及以上15例。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單側發(fā)病,腰硬聯(lián)合麻醉;術后鎮(zhèn)痛方式一致。排除標準:皮膚破損者;難以溝通者;精神疾病、內分泌疾病者;術中大出血者。
1.3方法對照組: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手術前1 d對患者進行訪視,手術中對患者進行積極護理、體溫保護等,術后1 d做好隨訪工作。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中醫(yī)護理干預。情志護理: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的情志狀態(tài),在圍術期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情志護理干預。根據(jù)靜志安神的中醫(yī)理念,指導患者調整自己的呼吸,進行呼吸吐納,用鼻子吸氣,口唇微閉,然后用嘴把臟腑的濁氣緩慢的吐出,5次為1個周期,做3個周期,周期間隔為2 min。根據(jù)陰陽喜怒的理念,憂思為主,為患者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多和患者溝通;悲痛為主,給患者放舒緩的音樂,將勵志的故事,觀看喜慶的電視,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根據(jù)喜勝法理念,給患者情緒暗示,讓患者以開心愉悅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耳穴壓豆療法:選取耳穴神門、髖關節(jié)、交感等穴位,王不留行籽貼敷穴位,3 min/次,3次/d。左右耳交替進行。穴位按摩:選取足三里、陽陵泉、梁丘、陰陵泉穴位,按摩,3 min/次,2次/d。
1.4觀察指標比較2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術后6 h、12 h、24 h、48 h)疼痛程度變化情況、出院后不同時間點(出院時、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髖關節(jié)功能變化情況、干預前及干預1周后心理狀態(tài)變化情況以及患者出院時護理滿意度。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以10 cm長的直尺進行判斷,滿分為10分,分值區(qū)間為0~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越明顯。心理狀態(tài)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各包括20個條目,均采取4分法評分,臨界值分別為50分和53分,分值越高,患者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髖關節(jié)功能使用Harris評分進行評估,包括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和關節(jié)活動度(5分)4個方面,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越好。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我院自制問卷,內容涉及溝通技巧、專業(yè)技術能力、護患關系、預后效果4項,每項25分,評分越高表示該項滿意度越高,計算總評分。
1.5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不同時間點VAS評分對比2組患者術后6 h VAS評分對比,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組患者術后12 h、術后24 h、術后48 h VAS評分均顯著高于同組術后6 h,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術后12 h、術后24 h、術后48 h 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不同時間點VAS評分對比 (例,
2.2不同時間點Harris評分對比2組患者出院時Harris評分對比,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組患者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Harris評分均顯著高于同組出院時,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Harri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不同時間點Harris評分對比 (例,
2.3SAS、SDS評分對比2個組患者干預前SAS、SDS評分對比,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組患者干預后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同組干預前,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 (例,
2.4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觀察組患者出院時專業(yè)技術能力評分、護患關系評分、預后效果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 (例,
髖關節(jié)置換也叫做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是一種較成熟、可靠的治療方法。骨性關節(jié)炎、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強直性脊柱炎等,只要顯示X線征象有關節(jié)破壞,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續(xù)性的關節(jié)疼痛和功能障礙,基本都可以采取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部分患者有手術后疼痛和明顯的假體松動等現(xiàn)象[4~6]。
一般認為,疼痛和組織損傷、炎癥等反應有一定的聯(lián)系,而且還和患者的負性情緒有一定的相關性[7,8]。疼痛會引起機體發(fā)生強烈的應激反應,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使得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大,不利于術后的康復。中醫(yī)研究認為,不通則痛,多因氣血凝滯所致,患者經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發(fā)生疼痛,多因經脈之血客于肌膚,溢于脈外,使得氣滯血瘀[9,10]。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12 h、術后24 h、術后48 h 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患者經中醫(yī)護理干預后,疼痛情況減輕。分析其原因,經過耳穴壓豆干預,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情況。本文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干預后SAS、SDS評分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說明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改善,分析其原因,這和中醫(yī)情志護理有一定的關系。中醫(yī)護理遵循同病異護、異病同護的原則,經耳穴壓豆,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機體氣血循環(huán)得到改善。全息理論研究認為,人體的各個臟器均在耳部有相應代表區(qū),刺激后可以調節(jié)經絡止痛。中醫(yī)病理學研究認為,耳穴壓豆法能夠刺激下行抑制疼痛系統(tǒng),內源性阿片肽釋放,通過超前鎮(zhèn)靜機制發(fā)揮止痛效果。觀察組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Harri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則表明中醫(yī)護理干預在改善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中有顯著優(yōu)勢。另外,觀察組患者出院時專業(yè)技術能力評分、護患關系評分、預后效果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總評分高于對照組,也表明患者疼痛和心理狀態(tài)改善后對護理服務認可度明顯提升,護理服務整體質量有所升高。
總之,中醫(yī)護理干預對于改善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術后疼痛有積極效果,患者術后12 h、術后24 h、術后48 h疼痛較輕,心理狀態(tài)改善良好,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也較好,護理質量明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