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愛霞
異位妊娠又稱宮外孕,屬于臨床婦產科極為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受精卵未正常著床在子宮內,而是在子宮外著床、發(fā)育,此為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宮外孕初期患者基本上無明顯不適癥狀出現(xiàn),但胚胎發(fā)育過程中,一旦發(fā)生破裂就會導致劇烈疼痛,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開腹手術將宮外胚囊與出血組織切除是以往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表現(xiàn)出的創(chuàng)傷大、出血量多等缺點,并不能在臨床中全面推廣。而研究發(fā)現(xiàn)[1],若能在異位妊娠發(fā)病早期確診并實施藥物保守治療,則可有效避免手術治療的各種不利影響,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和預后。本文收集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124例作為本次實驗的觀察對象,現(xiàn)進行以下報道。
1.1一般資料收集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124例作為本次實驗的觀察對象,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每組62例患者。對照組患者最小年齡24歲,最大年齡37歲,平均(28.45±4.36)歲;孕周在5~7周,平均(6.12±0.35)周;研究組患者最小年齡25歲,最大年齡38歲,平均(29.47±4.38)歲;孕周在4~6周,平均(5.96±0.32)周。組間展開比較,對照組的基線資料與研究組差異不顯著(P>0.05),可作本次對比。本次實驗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在自愿參與的前提下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診斷標準符合《婦科學》中異位妊娠的臨床診斷標準,經(jīng)陰道彩超、血清β-HCG檢測確診。
1.3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停經(jīng)時間<8周,輕微腹痛、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癥狀明顯;2)與保守治療指征相符合;3)包塊直徑在3.5 cm以內,β-HCG在2500 U/L以內。排除標準:1)心腦肝腎功能不全或患有器質性疾??;2)精神異?;蚣韧加芯窦膊?;3)缺少完整的臨床資料;4)對本次實驗藥物過敏[2]。
1.4方法
1.4.1治療方法對照組:肌內注射甲氨蝶呤(國藥準字H32026197,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藥品規(guī)格:化學藥品,1 g),25 mg/次,1次/d,共治療5 d的時間。研究組: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三棱莪術湯,藥方組成:莪術、沒藥、三棱、紅花、乳香各10 g,桃仁、赤芍、丹參各15 g,天花粉20 g。服藥方法為1劑/d,2次/d,一個療程為7 d。
1.4.2觀察指標對2組患者腹痛、陰道流血、包塊消失時間進行觀察記錄,并每周檢測1次其血β-HCG指標,記錄其恢復正常的時間。
1.4.3療效判斷標準以《實用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為參照標準,對2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其中顯效標準為:臨床癥狀、包塊完全消失,β-HCG檢測結果為陰性;有效標準: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包塊較治療前縮小,β-HCG降低幅度在15%以上;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或繼續(xù)加重,包塊處于增大狀態(tài),積液明顯增加,β-HCG持續(xù)升高。顯效率與有效率相加即為總有效率[3]。
2.1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相比于研究組,2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例,%)
2.22組患者癥狀消失與β-HCG恢復時間對比研究組腹痛、包塊、陰道流血消失時間及β-HCG恢復時間相比于對照組顯著縮短,2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表 2 2組患者癥狀消失與β-HCG恢復時間對比 (例,
異位妊娠作為臨床婦產科常見病與多發(fā)病,其中輸卵管妊娠發(fā)生率最高。由于以往醫(yī)療診斷技術水平較為低下,大多數(shù)異位妊娠患者發(fā)病至入院診斷時已進入到中晚期階段,唯一的治療方式是通過手術將妊娠包塊切除,盡管此種治療方案可達到預期的終止妊娠的治療效果,但會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甚至會導致患者徹底喪失生育功能,因此對于存在生育需求的年輕患者而言,手術治療局限性較大。隨著近年來陰道彩超、β-HCG等診斷方法的應用普及,異位妊娠的確診率得到了顯著性提升,盡早予以藥物保守治療,不僅可以避免手術創(chuàng)傷,還能幫助患者保留生育功能[4]。
甲氨蝶呤是臨床常用的針對早期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藥物,其屬于葉酸拮抗劑之一,本品在進入人體后可有效結合細胞之中的二氫葉酸還原酶,發(fā)揮拮抗功效;拮抗后可促進二氫葉酸向四氫葉酸轉化,抑制和機體相關的RNA、DNA等活性物質的合成,以對胚胎滋養(yǎng)細胞有絲分裂過程進行阻滯,阻止胚胎繼續(xù)成長發(fā)育的目的。但相關文獻報道[6],單純選擇甲氨蝶呤進行治療,臨床癥狀緩解速度和整體療效均比較緩慢,且治療期間易導致肝功能損害、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臨床推廣同樣存在局限性。
中醫(yī)將異位妊娠納入到“癥瘕”“妊娠腹痛”等范疇,認為其與患者氣血功能失調、臟腑功能失調、沖任不暢等具有直接性關系,屬于少腹血瘀的中醫(yī)辨證類型,以遵照活血化瘀、消癥殺胚的原則進行治療[5]。三棱莪術湯中的天花粉殺胚功效顯著;紅花、赤芍、桃仁、丹參可發(fā)揮活血化瘀、理氣的治療功效,促使腫塊快速消散;莪術、三棱、乳香、沒藥具有軟堅散結、祛瘀止痛的治療作用,可加快吸收速度。諸藥配伍,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散結的功效,對血塊、胚胎組織吸收代謝具有促進作用。其與甲氨蝶呤聯(lián)合使用協(xié)同功效良好,簡單方便、無明顯不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7]。
由本次實驗結果可知,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腹痛、包塊、陰道流血等癥狀消失時間,β-HCG恢復時間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娙廨g湯配伍甲氨蝶呤對快速改善異位妊娠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作為理想的保守治療方案廣泛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