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范成大
[宋]范成大
撥雪挑來踏地菘1,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門肉食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2供。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至能,一字幼元,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考中進士,早年仕途順遂。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國,不畏強暴,不辱使命,還朝后被授予中書舍人一職。后來又西入巴蜀,東薄鄧海,做地方官頗有政績。淳熙五年(1178年),任參知政事,僅兩月,被彈劾罷官。后又被起用,苦于風眩,從夏至秋,五次請求致仕。晚年退居石湖。紹熙四年(1193年)去世,謚號文穆,后世遂稱其為“范文穆”。
[宋]范成大
榾柮3無煙雪夜長,地爐煨酒暖如湯。莫嗔老婦無盤饤4,笑指灰中芋栗香。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其擅長寫詩。他從江西派入手,后來又學習中、晚唐詩,繼承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熔鑄錘煉,終于自成一家。他的詩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其中《四時田園雜興》最為著名,這組詩共六十首七言絕句,每十二首為一組,分詠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園生活,錢鐘書在《宋詩選注》中說這組詩“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產(chǎn)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著有《石湖集》《攬轡錄》《吳船錄》《吳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1.踏地菘:一種南方冬季上市的白菜,葉片貼地生長。又名塌棵菜。
2.菜把,蔬菜。
3.榾(gǔ)柮(duò):截斷的木塊、劈柴。
4.盤饤(dìng):在盤中堆疊盛放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