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坡
河北省石家莊市動物園管理處,石家莊 050200
在日常的飼養(yǎng)管理中動物的行為訓練也是提高動物福利的一種有效方式[1],能夠增進動物與飼養(yǎng)員的關系,增加彼此的信任感。通過行為訓練使野生動物在動物園圈養(yǎng)的條件下,能最大限度減少在疾病治療中因應激所帶來的傷害,可以讓動物在沒有強制捕捉、被動的化學保定的條件下完成日常的飼養(yǎng)管理和醫(yī)學治療,從而提高動物福利[2]。
白頰長臂猿屬于靈長目,長臂猿科,冠長臂猿屬,白頰長臂猿種,體長為 45~62 cm,體重 5~7 kg。手指關節(jié)長,手指彎曲呈鉤,輕握樹枝將身體拋出,騰空悠蕩前進,善于利用雙臂交替擺動;身體纖細,有較長的犬齒。體毛長而粗糙,雄獸以黑色為主,只是面頰的兩旁從嘴角至耳朵的上方各有一塊白色或黃色的毛,雌獸體毛為桔黃色至乳白色。以多種熱帶型野果、嫩樹葉,花苞,樹芽等為主要食物,也食昆蟲、小鳥和鳥卵。筆者所在動物園飼喂飼料以水果、蔬菜、香蕉為主,每周飼喂2次面包蟲,2次瓜子。白頰長臂猿棲息于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季雨林,白天活動,為中、老、越三國交界地區(qū)的特有種。
筆者所在動物園珍猴館1只白頰長臂猿五瓜,現今6歲。五瓜訓練之前沒有訓練基礎,但五瓜比較親人,對飼養(yǎng)員比較信任、友好,飼養(yǎng)員可以撫摸長臂猿,并且不躲閃。
通過訓練能讓長臂猿抓在網子上,聽從訓練員的口令和手勢伸出胳膊,完成采血訓練。
訓練場地選擇在白頰長臂猿居住的獸舍,動物比較熟悉,有安全感。訓練人員是該館的飼養(yǎng)員,長期飼喂白頰長臂猿,使它們熟悉、信任,不害怕。
訓練工具包括響板、注射器針頭、藥棉、醫(yī)用酒精、頓鐵絲、剃毛器。
葡萄、小番茄、哈密瓜。
每天早上和下午投喂前,每次訓練大約10 min。
1)訓練員通過呼喊五瓜,讓其到指定地點,不跑開,給予獎勵。
2)呼喊“胳膊”并且平鋪手掌,讓五瓜伸出胳膊,給予獎勵。
3)用頓頭的鐵絲在五瓜的胳膊上做短暫的疼痛刺激,五瓜不躲閃,給予獎勵。
4)用鐵絲刺激一段時間后,可以改用去了尖的針頭做疼痛刺激。在做以上訓練時,可以將剃毛器放在旁邊進行脫敏。
5)用剃毛器在五瓜的腕部剃毛,不躲閃,給予獎勵。
6)用酒精擦拭剃毛部位,五瓜不躲閃,給予獎勵。
7)用注射器采血,完成訓練后給予獎勵。
1)行為訓練過程是訓練員與動物之間的一個互動交流的過程,訓練員的情緒會影響動物訓練的進度,所以訓練員在訓練中要循序漸進,如果操之過急,反而適得其反。
2)訓練前要根據動物情況提前制定出詳細的訓練計劃,盡可能考慮到在訓練中可能會遇到的情況及所需的工具,提前裝備好訓練需要的工具。2個或2個以上的訓練員同時訓練1只動物時,要統(tǒng)一口令和手勢,不要做與訓練無關的動作和發(fā)出多余的口令,以免使動物混淆(不知道哪個動作是正確的),而無法完成目標動作。
3)動物也是有情緒的,訓練可根據動物在訓練中表現的情況,采用每天或間斷性訓練。在訓練中五瓜就因為和訓練員慪氣,無論訓練員怎么呼喚就是不理訓練員,不進獸舍進行訓練。最后訓練員拿水果哄了很久,第2天才順利進行。
4)在訓練過程中,可能有的動物突然走掉或耍賴不做動作只要食物,訓練員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繼續(xù)訓練。每次訓練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動物煩躁不愿參與訓練。如果動物因沒做對,沒得到獎勵食物而煩躁時,可將訓練科目暫緩、改為簡單的互動或做動物已經會的動作,恢復動物訓練的信心。行為訓練是動物自愿的,動物不想訓練時可以隨時走開。
5)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參加訓練人員最好不要去恐嚇或者驅趕動物,對動物實施暴力行為。如果動物對訓練員產生恐懼感,則很難再信任訓練員,不宜于訓練。
6)訓練員不能輕易更換,動物對新訓練員不熟悉,會增加動物的不信任感,影響訓練進度。
7)獎勵食物應該選擇動物喜愛的食物或者是平時不常飼喂的食物,如對五瓜做訓練前就停止飼喂一段時間的葡萄和小番茄,然后再使用這2種食物作為獎勵物。
8)如果動物在發(fā)出口令或手勢之前而完成了動作或者一個動作沒有完成時就給予獎勵食物,容易使動物產生錯誤認識,影響訓練效果。
9)訓練還會受到訓練環(huán)境和噪音的影響,盡可能保持環(huán)境的安靜,不受游客和其它動物的影響[3]。在訓練五瓜時,四零經常跑來搗亂,來搶食物或突然跑掉,五瓜會以為有危險也跟著跑掉。
10)行為訓練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所以訓練員要有耐心,根據訓練過程中發(fā)生的狀況實時修改訓練計劃,爭取訓練員與被訓動物之間能舒心地完成訓練科目,達到訓練目的。
經過不斷的行為訓練,五瓜能完成采血訓練。為以后在飼養(yǎng)管理、身體檢查及疾病治療中提供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