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門市美景小學 陳小鋒
“美”是學校的核心文化,而“景”則是核心文化作用下所呈現(xiàn)的特色成效。又或者說,“景”是鑄造“美”的一個動態(tài)過程?!懊馈迸c“景”互相作用,最終達到和諧一致的統(tǒng)一。
我們知道,定位一所學校的特色,不能隨心所欲。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們?yōu)楹我衙谰靶W的特色教育定位為“美景教育”呢?
(一)回歸美景之“本義”。美景小學位于江門市蓬江區(qū)堤東街美景社區(qū),毗鄰景色優(yōu)美的東湖公園。這里人杰地靈,百姓和諧。“美景小學”有幸在這里誕生,擁有這個令人賞心悅目的名字?!懊谰啊笔侵阜浅C利惖木拔锖蜕省C谰笆谷诵那橛鋹?,令人陶醉和向往。置身美景,可以消除煩惱與雜塵,更讓人感到心曠神怡?!懊谰啊笔菚r代的呼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蓬江區(qū)建設“美麗校園”的號召下,打造校園的“美景”和教育的“美景”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美景小學擁有“美景”之校名,更應責無旁貸地打造“美景”教育,才不負其名。
(二)傳承美景之“特義”。在江門五邑地區(qū),說到太極,沒有人不會想到美景小學;說到美景小學,沒有人不會想到太極。所以,美景教育與太極特色已是一脈相承,不可分割。而太極拳是中國的文化符號,是哲學理念和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它的三大理念是“太極共生,生命整體,圓道運動”,強調人身心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動靜結合,剛柔相濟,蘊含著剛柔之美、神韻之美和協(xié)調之美。因此,太極中有美景,美景中有太極。
(三)延伸美景之“涵義”。我們定位的“美景教育”,不但是表層意義上的校園“美景”,更是深層次的教育“美景”;不但是適合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具有共性的素質教育,而且還是富有美景小學獨特底蘊的個性的教育。所以,我們把“美景教育”定義為“一種以人為本、本真致美的教育”。根據(jù)“美景教育”的內涵,我們把“本真致美”作為美景人的精神,以這種精神鼓舞師生在學習生活上、在為人處事上做到如打太極拳一樣,身心合一,形神合一。所以,具有美景人精神的人,則是純真、純美的人,上善若水,卻又生機勃勃,利萬物不爭,卻又不忘初心,積極進取。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遵循傳承化、一體化、實效化、漸進化、動態(tài)化和個性化等六大原則打造“美景教育”特色。
所謂美景標識,就是美景的符號和名片。根據(jù)“美景教育”的內涵,我們確立了如下美景標識:
(一)文化標識。無論從美景小學這一校名來看,還是從“美景教育”的內涵看,我們認為,美景小學的文化核心是“美”。從古至今,“美”是所有人的追求。對教育而言,“美”是一種德行,是一種人類文明共同認可的美好。對“本真致美”的“美景教育”而言,“美”是對“美景教育”高度的概括和最好的詮釋,也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教育,而產生不同的美好期待。對學生而言,是美好的學習生活的教育;對家長而言,是令人滿意的教育;對學校而言,是越來越美好的教育。所以,以“美”引領“美景教育”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底蘊豐富,意義深遠。當這種“美”在校園文化中不斷沉淀時、不斷內化時,“美”就成為了學校的“魂”。
(二)顏色標識。學校的兩幢樓的主色調是藍白色,學生的冬季校服也是藍白色。藍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這遼闊的景色都呈蔚藍色。藍色是永恒的象征,表現(xiàn)出一種美麗文靜、 理智、安祥與潔凈。白色是永遠流行的主要色,除了有純潔之意,還具有高級,科技的意象。藍色與白色相配,表現(xiàn)出明朗、清爽與潔凈。根據(jù)是“美景教育”的內涵,學校的標準色定為藍白色最適合不過,猶如碧海藍天,博大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三)命名標識。景物標識:我們給學校的兩幢樓分別命名為“本真樓”和“致美樓”,把最具特色的大樓梯命名為“美步梯”,寓意走好人生的“美”一步。在學校的運動場中心,設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太極圖。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把位于校門口的與學校同生同長的、堅硬美觀的香樟樹定為校樹,把校道四周的芳香四溢的桂花定為校花。年級標識:年級姓名不僅表一個年級的符號,還有更深刻的寓意,成為學生成長的標尺。所以,我們給一至六年級進行了特色命名,分別是:一年級——純美級,二年級——真美級,三年級——精美級,四年級——致美級,五年級——優(yōu)美級,六年級——秀美級,每級的6個班也相應用上特色名。如一年級(1)班,即純美(1)班……至六年級(1)班,為秀美(1)班。這樣命名,旨在讓學生通過六年的努力學習,鍛造純真、精致、優(yōu)秀的品格。
(四)制度標識。我們確立的美景制度能作為學校的一種標識,是其充分實現(xiàn)了指導功能,以校本的“美”為核心,以“美”貫串整體制度體系,把“軟性制度”注入到“硬性制度”里面,使硬性制度具有“美的思想光芒”。例如在評先評優(yōu)制度中,我們以“最美”為目標追求,制定了《最美級組的評選制度》《最美教師評選制度》等等。
(五)課程標識。這里的美景課程特指美景的校本課程。目前,我校已組織編委,正在開發(fā)“美景教育”特色校本課程,主要圍繞“十美”進行滲透,分別是: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思辨美、藝術美、健體美、博學美、自強美、創(chuàng)造美、個性美等。每一項美都是從一年級至六年級逐層推進、逐漸深化,分別命名為《純美篇》《真美篇》《精美篇》《致美篇》《優(yōu)美篇》《秀美篇》。旨在經(jīng)過六年的積淀,打造美景人的共性和個性,成就“純真、精致、優(yōu)秀”的美景人品格和“本真致美”的美景人精神。
(六)儀式標識。我們注重給學校的活動,注入儀式感。如一年級新生入學歡迎禮,我校就設計了讓新生一起走過“純美”“真美”“精美”“致美”“優(yōu)美”“優(yōu)美”等六個時光隧道的儀式,而六年級的畢業(yè)歡送禮,則就設計了讓畢業(yè)生走過“純真”“精致”“優(yōu)秀”等三個時光隧道,寓意經(jīng)過六年的學習生活,美景學子已把“六美”內化為“純真”“精致”“優(yōu)秀”的美景人品質。
(七)行為標識?!懊谰敖逃敝匾男袨闃俗R是學生見到教師或來賓,所行的禮儀是抱拳禮,這也作為傳播太極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一)文化之美,特色之景。我們將以“美”的文化引領“美景教育”向前發(fā)展的同時,“美景教育”又不斷塑造“美”文化,使“美”成為促進學校整體發(fā)展的精神動力,成為成就“本真致美”的美景人精神和“純真、精致、優(yōu)秀”的美景人品質的核心靈魂。因此,我們用學生的心愿筑成的一個大大的“美”字,彰顯在學校的“美步梯”上,讓人一走進校園,就被這一“美”振奮心靈。每當學生走在“美步梯”時,都不忘記腳下的這一初心和夢想,不斷前行。在“美”字兩旁,并分別設有“中國夢、僑鄉(xiāng)夢、美景夢”及“美于形、美于心,美于行”的文化主題墻,讓“美”文化如一本立體的教科書,時刻熏陶師生的情操。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我們也以“美”文化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師生們以“美”作為精神和行動的指南,從而散發(fā)出自然而然的“美”。
(二)黨建之美,前進之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因而,沒有黨建之美,就沒有“美景教育”的前進之景。我們以“美美與共鑄黨魂,景景生輝圓偉夢”作為黨建之美的特色?!包h建之美”帶動“最美支部”建設,促進黨員同志真正成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路線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以此同時,我們也把“美景教育”作為書記項目推進,使“美景教育”以堅定的步伐沿著既定的軌道向前發(fā)展。
(三)管理之美,和諧之景。我們認為管理之美,就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既坦然、喜悅地去接受工作的安排,又能分發(fā)揮他們的獨特的潛能,實現(xiàn)千斤重擔人人樂挑、人人善挑、人人爭挑的管理格局,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所以,我們以“美美與共促發(fā)展,景景生輝鑄和諧”為管理之美的特色。例如,在繁雜的校務工作中,我們以“任君選擇”的模式,由教師自主選擇他們善長或喜歡的校務分工,這樣就大大增強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四)師資之美,戰(zhàn)斗之景。教師是學校發(fā)展的第一硬件,沒有教師的發(fā)展,就沒有學校的發(fā)展。我們以“美美與共展所長,景景生輝聚合力”為師資之美的特色,每學期通過“最美教師”和“最美級組”的競選發(fā)揮榜樣激勵的作用,詮釋“最美教師”的內涵和價值,激發(fā)教師內在成長需求,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yè)素質,提升教師隊伍的執(zhí)行力和戰(zhàn)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