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福
?
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教師職責和使命的重要論述
王軍福
(陜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思政部,陜西 西安 710018)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zhàn)略高度作出了“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的重大論斷。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教師賦予的新任務。時代新人的主要特征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教師必須履行好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的職責和使命。
習近平;新時代;教師;時代新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zhàn)略高度作出了“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1]的重大論斷,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教師職責和使命的新論述。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履行好教師的職責和使命,肩負起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的新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教師賦予的新任務。
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習近平立足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科學闡釋了當代青年學生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所肩負的時代責任,明確指出今天青年學生的人生黃金時期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完全契合。
與此同時,廣大教師就要教育和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之中,擔當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書寫無愧時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xiàn)路徑和建設載體,是教師的重要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這一重要思想聚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把“培育什么樣的價值觀”同“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緊密結合了起來,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著眼點,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根本,豐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載體,體現(xiàn)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認識的深化。面對新時代新任務,只有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深培厚植、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才能最大限度激發(fā)全體人民投身民族復興偉大事業(yè)的信心和熱情,匯聚起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
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導地位,用科學的理論培養(yǎng)人,用正確的思想引導人,保證高校始終成為立德樹人的堅強陣地,保證高校培養(yǎng)的是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是旁觀者、反對派,更不是掘墓人。
習近平在強調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同時,提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從而開啟了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新征程。教育事業(yè)培養(yǎng)的人既是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也是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這就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內涵,增加了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新內容。
培養(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也是我們黨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要求。但是,不同的時代提法不同。毛澤東時代提的是“又紅又?!?、鄧小平時代提的是“四有新人”、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提的是“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到了習近平時代,在繼續(xù)強調“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同時,又提出了“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的新提法。他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梢?,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的主要特征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習近平強調,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怎樣堅定理想信念呢?2016年五四前夕,他在安徽與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時,用“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勉勵青年;他用“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鼓勵青年?!皬V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2]。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全黨要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保持對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的清醒認知和執(zhí)著追求。忘記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實際工作空談遠大理想,同樣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我們既要“頂天”,又要“立地”;既要志存高遠,又要腳踏實地。共產黨人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統(tǒng)一論者,我們要頭頂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為實現(xiàn)黨在現(xiàn)階段的基本綱領扎扎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為實現(xiàn)我們的理想目標添磚加瓦。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4000多字的講話中,他25次提及“本領”一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增強執(zhí)政本領”,包括學習、政治領導、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依法執(zhí)政、群眾工作、狠抓落實、駕馭風險。這八大本領的提出,全面詮釋了一個負責任和有擔當?shù)膱?zhí)政黨所應具備的各方面能力,也為教育事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指明了方向。
怎樣增強本領呢?2013年12月3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時指出要“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青年時代是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新。堅持知行合一,在實踐中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
擔當精神是共產黨人的優(yōu)秀品質。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薄皬V大青年要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2]。2014年9月5日,他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讓我們一起來重溫毛澤東同志60年前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講的一段話,他說:‘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共和國。我們正在前進。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yè)。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敶袊伯a黨人和中國人民一定要把這個崇高使命擔當起來,不斷發(fā)展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奮斗中,共同創(chuàng)造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大家一起努力吧!”[3]
習近平指出,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chuàng)造歷史;緊跟時代砥礪前行,擔當責任奮發(fā)有為是我國青年的光榮傳統(tǒng),也是黨和人民對廣大青年的殷切期望。廣大青年要牢固樹立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忠誠。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在黨的領導下勇做時代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業(yè)績。
教育事業(yè)肩負著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的新任務,教師必須履行好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的職責和使命。
習近平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yǎng)年輕一代、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高等教育發(fā)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Φ闹匾獦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大學對青年成長成才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才能辦好,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2]。“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方向要同我國發(fā)展的現(xiàn)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4]。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這就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內涵,增加了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新內容。
習近平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今天的學生是未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是民族的希望。
怎樣做個好老師呢?2013年9月,習近平提出“三個牢固樹立”,為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確立了標桿,指明了方向。在致全國廣大教師的慰問信中,他要求全國廣大教師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牢固樹立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4]。在“三個牢固樹立”的基礎上,他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提出,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5]。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他強調,廣大教師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guī)范相統(tǒng)一,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他又指出,做老師就要執(zhí)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
怎樣才能肩負起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的職責和使命呢?習近平指出“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6]?!皞鞯?、授業(yè)、解惑”,教師職業(yè)第一位的應該是傳道?!案咝=處熞獔猿纸逃呦仁芙逃?,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7]。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盵4]要教育引導學生“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在加強品德修養(yǎng)上下功夫,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培養(yǎng)奮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8]。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人民出版社,2017.
[2]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
[3] 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2014-09-05].http://www.gov.cn/ xinwen/2014-09/05/content_2746269.htm.
[4]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5] 習近平.致全國廣大教師的慰問信[N].人民日報,2013-09-10.
[6] 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10.
[7] 劉博智,劉盾.引路人是新時期教師努力方向——習近平考察北京市八一學校重要講話在教育系統(tǒng)引起強烈反響[N].中國教育報,2016-09-12.
[8]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9-11.
Cultivating New Generation to Undertake the Missi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The Understanding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the Duties and Missions of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WANG Junfu
()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ultivating new generation to undertake the missi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t hence poses a new task for teacher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is that they have lofty ideals, proficient skills and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fulfill the duties and achieve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the new generation in the new era.
Xi Jinping; new era; teachers; new generation
10.13899/j.cnki.szptxb.2019.04.008
2019-05-16
王軍福(1967-),男,陜西岐山人,陜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412
A
1672-0318(2019)04-00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