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曉明 陳 斌
常州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處 江蘇 常州 213000
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發(fā)展,城市的規(guī)模不斷增加,在面對各種洪澇災害也表現得更加脆弱,所以科學合理的評價城市現有的防洪減災能力,對于城市的防洪減災措施制定以及合理的規(guī)劃,設計防洪排澇工程,保障整個城市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對于如何科學有效的評估,防洪基礎設施的防災減災能力依然缺乏一個全面系統(tǒng)和規(guī)范的評價標準。為此本文將從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兩個方面進行綜述,整個城市防洪減災能力評估系統(tǒng)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近年來我國多次已經發(fā)生了有關于洪水導致城市受災受害,影響居民生活出行乃至威脅人身安全的事件發(fā)生。人類是不可能消滅洪水災害,只能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來減輕洪水造成的損失,所以我們要制定一套整體的防洪系統(tǒng),也應對洪澇災害導致的各種危害,為了讓這一套系統(tǒng)發(fā)揮其自身應有的作用,通過一套科學而又有效的方法對整個防洪系統(tǒng)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評估。以確保最終,來臨時能夠正常有效的發(fā)揮其作用。
常見的城市洪水大治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例如江河湖海導致的洪水泛濫決堤,沿海城市遭遇的風暴潮海嘯等海洋性災害,城市里或周圍的湖泊因為水位上漲導致的阻塞和內澇,暴雨導致的城市排水能力不足,導致內澇以及山地城市遇到的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由此可見,不同的地理條件下,城市形成洪水的原因不一樣,所以我們在制定防洪減災能力評價系統(tǒng)時,要根據洪水的不同情況進行整體的設計,在細節(jié)上面根據不同城市特點進行調整。
3.2.1 堤防防洪能力評價標準。機房是沿海沿河城市最重要和最基礎的防控設施,對于地方的評價,整體堤壩的長度是否符合城市的需求,堤壩能否保護到重要人口所聚居的區(qū)域,堤壩的維護情況的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3.2.2 湖泊水庫防蓄洪能力評價標準。湖泊和水庫對于洪水是具有一定調節(jié)能力,而湖泊水庫的調節(jié)能力,要根據湖泊本身的水面持平情況進行評估,要考慮到整個庫區(qū)的庫容量,以及周圍旱季及雨季的總體來水量進行綜合評價,確保能夠對于湖泊水庫的防洪蓄水能力,做到動態(tài)精準的評估。
3.2.3 排水設施防澇能力評價標準。排水設施是城市當中排除雨水,防止內澇的重要工程設施,可以通過整體的排澇泵站的比例,排澇泵站的能力,整個城市建筑中透水面積的比例以及城市雨水徑流量及雨水峰值記錄等幾個方面對于整個排水系統(tǒng)的排澇能力進行評估。
3.2.4 城市基礎設施承載能力評估標準。城市基礎設施存在的歷史城市當中各種基礎設施對于災害承受能力,包括建筑物整體的承載能力,各種管道線路,防水罩的總長度及比例。相關通道的密封及排水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評估。
提高整體城市的防災減災能力,除了相關工程設施要發(fā)揮作用以外,險情發(fā)生時,防洪預案的執(zhí)行能力及資源調配人體也可以顯著的影響整個城市的防災減災能力,具體來說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向來進行整體的判斷。
3.3.1 制定相關預案。雖然城市當中有很多的防洪減災設施是可以自行運行。但需要預防對特大洪澇災害,所以要制定相關的預案予以應對,以免在事故和險情發(fā)生時無法有效的調配資源,影響最終搶險救援的工作效率。
3.3.2 建立相關防汛指揮部。預案的落實和到位離不開人的工作,所以需要對于整個防汛工作自立相應的指揮系統(tǒng)調整和執(zhí)行預案,確保人和物資的調配快速完成,讓整個防洪減災預案能夠真正的運轉起來,到突發(fā)情況時能夠做出快速反應及時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3.3.3 建立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渠道
防洪減災工作涉及到城市方方面面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所以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渠道,能夠在事故和險情發(fā)生時通力配合避免因為通訊和溝通渠道不暢導致的搶險時間的延誤。
3.3.4 建立相關的宣導工作
防洪減災并不僅僅是政府部門一家的事,而是整個相關城市,每個公民都需要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需要對于相關的防洪減災知識及法律進行宣講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洪意識和自保能力。
預警預報能力是指對于洪災發(fā)生時提供準確信息的能力,具體可分為預警階段和警告通知階段。預警階段需要通過相關氣象水文等監(jiān)測站,對于相關數據進行實時的監(jiān)測,并且對于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進行科學有效的預測。警報通知階段就需要對于相關的預測和預報進行和科學的評估,對可能造成的危害的范圍及危害的強度進行判斷根據危害強度及危害的范圍通過這種通訊和媒體手段通知到相關的部門以及相關的人民群眾做好護工作,確保能夠將災情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由于整個城市防洪減災工程需要通過各個階段,不同環(huán)節(jié)相互配合才能發(fā)揮出整體的效果。和各種因素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所以對其評價時要充分的考慮事實的實際情況,以及各種數學算法的合理性,進行綜合性的評估,以求將整體的各種因素盡可能的量化,避免因為主觀因素而導致的誤判提高整體評估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由于城市防洪減災能力的評估是一項復雜而又綜合的工作。因為具體的防洪減災方案及相關設施運用是相輔相成關系,在執(zhí)行時需要通過各方面的力量相互協(xié)作去完成。所以對于城市防洪減災能力的評價需要綜合考量,合理理性的分析,以避免誤判導致的結果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