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南農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財商教育與智商教育、情商教育共同構成教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正確認識、創(chuàng)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就是財商。簡而言之,財商就是指一個人與金錢打交道的能力。財商包括對待財富的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要樹立正確的財商觀念,首先需要正確認識財富,了解財富增長的規(guī)律;其次,通過所掌握的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駕馭財富,正確而合理地應用財富,實現(xiàn)財富合理增長。
財富是人生的物質基礎。人一生都在運用財富、創(chuàng)造財富和管控財富。無論是生活、創(chuàng)業(yè)還是管理公司,都離不開良好的財商。如果對財富沒有正確的認識,沒有很好的管控能力,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就很難積累財富以規(guī)劃、建設更好的生活,很難積累足夠的資金來創(chuàng)業(yè)。哪怕收入較高,也可能生活品質較差。
目前,財商教育在中國教育體系中幾乎空白。在中小學階段,僅在初二的政治德育教材中的《公民在經(jīng)濟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中涉及了經(jīng)濟內容,高中教育中雖然有經(jīng)濟常識的內容,卻也是十分簡單和淺顯。中小學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家庭也很少關注財商教育,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缺乏良好財商的重要原因。
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主要由于兩個原因:一是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的自然經(jīng)濟、小農經(jīng)濟在政策上和觀念上重農抑商,加上改革開放前計劃經(jīng)濟的嚴重影響,人們習慣于安貧樂道、滿足于自給自足;二是中國傳統(tǒng)育人觀念對“財”的鄙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理念對我國教育體系造成深遠影響。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大部分中小學生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就像是一個提款機,只要孩子有需要我們就會滿足。大部分父母幾乎不和孩子談錢,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學習,造成孩子財商普遍較低。很多孩子只知道享受、攀比,不知道父母賺錢的艱辛,不懂珍惜和感恩。許多大學生為了享受、攀比不惜借校園貸,大學畢業(yè)后就成了啃老族,且現(xiàn)實中名校碩士、博士找不到合適工作的也不乏其人,靠父母積攢了一輩子的工資買房、供房、結婚。如果沒有相應的財商,智商再高,一輩子也未必會生活幸福。
西方國家的財商教育則相當普遍和成熟。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對孩子的理財教育堪稱全世界范本。他們從來不認為賺錢是一個需要達到一定年齡才能開展的活動,與中國的“教育從娃娃抓起”一樣,他們始終覺得“財商從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很多國家都十分重視財商教育。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與地區(qū)都相繼制定了財商教育計劃,并列入學校的必修課。其中,尤以美國和英國的青少年財商教育最為成熟,成為各國效仿的對象。
2001年,美國通過立法把理財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項基本內容。1998年7月,蘇格蘭課程咨詢委員會在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贊助下,設置了5~18歲學生的理財教育目標;到了2005年年底,英國教育當局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出臺了一項引人注目的舉措——在中小學教材中增添兩個教學單元的個人理財內容,著重教學生如何管理自己的錢財,如何存錢和花錢,并從2006年9月開始全國實施課程教授。2010年9月起,英國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已經(jīng)決定,“基礎財務技能”將成為英國初中畢業(yè)考試中數(shù)學考試的一個組成部分。
那么,如何在中小學開展財商教育?可采取以下對策:
一、國家把財商教育納入到教育中,作為教育的一項基本內容。這樣學校和家庭就有動力和壓力來進行財商教育了。
二、國家可以拍攝一些讓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財商教育電影、電視,開發(fā)一些財商教育游戲。比如“大富翁游戲”,孩子們不僅玩得津津有味,還可以從中學到不少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財商。
三、建立一個以學校教育為導向、以家庭教育為基礎、學校最終考核的財商教育系統(tǒng)。最好的商學院不是大學的商學院,而是社會商學院、家庭商學院。有中國猶太人之稱的潮汕人,許多人就是從小給家里的生意打下手,從而成為優(yōu)秀的商人;猶太人更是從分擔家務、有償生活機制、延遲消費等實踐中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