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臨床發(fā)病率較高,屬常見腎小球疾病 ,發(fā)病與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加大致血漿白蛋白流失增加有關,以老年人患者居多,占老年腎臟疾病的30%~60%,嚴重威脅老年患者身體健康[1-2]。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日漸重視疾病治療研究,具體治療以藥物方式為主,且日漸提倡聯(lián)合用藥,其中甲潑尼龍、他克莫司應用較為廣泛[3]。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討了甲潑尼龍聯(lián)合他克莫司治療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效果及對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響,現(xiàn)詳述如下。
研究時段為2015年3月—2018年3月,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的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共選擇72例,根據(jù)患者入院時間先后進行編號,利用計算機軟件分組,具體遵照“均等,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男21例,女15例,年齡60~78歲,平均(69.31±3.41)歲,病程2~14個月,平均(8.01±1.33)個月,病例分型: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19例,膜性腎病17例;觀察組男22例,女14例,年齡61~77歲,平均(68.04±3.29)歲,病程3~15個月,平均(9.17±1.42)個月,病例分型: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18例,膜性腎病18例。我院倫理委員會詳細研究本研究資料,予以批準通過,入選患者對研究細則知情且同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可進行分析對比。納入標準:腎活檢確診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神志清楚且無語言障礙;免疫球蛋白、糖代謝檢測正常[4];排除標準:繼發(fā)性腎臟損傷患者;甲潑尼龍、他克莫司過敏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急性腎炎患者[5]。
對照組給予甲潑尼龍(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30727,化學藥品,40 mg)單純治療,起始劑量為24 mg/d,早晚兩次服藥,服用至4周開始減少給藥量,每周減少4 mg,逐漸減至4 mg/d,隨后維持此劑量給藥,持續(xù)治療12周;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患者他克莫司(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J20100015,化學藥品,0.1%),0.025 mg/kg,餐后1 h口服,服用3 d后檢測患者血藥濃度,待達到5~10 ng/ml后,維持上述劑量給藥2周,隨后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逐漸減少給藥量,持續(xù)治療12周。
療效評估,顯效:尿蛋白檢測結果顯示陰性,24 h尿蛋白含量低于0.2 g(含0.2 g),臨床癥狀消失,且腎功能恢復正常;有效:尿蛋白檢測結果顯示陰性,24 h尿蛋白含量為0.2~1.0 g,臨床癥狀、腎功能明顯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人數(shù)+有效人數(shù))/總人數(shù)] ×100%[6]。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較,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離心操作(3000 r/min)10 min,進行血清白蛋白水平檢測,并收集患者尿液測定尿蛋白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具體包括:肝功能損傷、胃腸道反應、肺部感染。
參考具體觀察指標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具體統(tǒng)計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前者表示為均數(shù)±標準差(±s),后者表示為例(n)、百分率(%),將有效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24.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分析,t檢驗和χ2檢驗,設定當P<0.05時提示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7.78%,明顯高于對照組50.56%(P<0.05),見表1。
治療前1周,就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而言,兩組患者不存在明顯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后,兩組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且觀察組降幅、增幅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就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而言,觀察組8.34%略高于對照組5.56%,但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臨床較為常見,以老年患者居多,臨床癥狀多為浮腫、大量蛋白尿、高膽固醇血癥和低蛋白血癥等,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大部分研究指出具體發(fā)病與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升高有關,導致蛋白質流失增多,尚無明確治療方式,具體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激素類藥物應用廣泛,具體以甲潑尼龍應用較多,但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會導致多種并發(fā)癥,因此臨床日漸主張聯(lián)合給藥治療[7-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血清白蛋白高于對照組,24 h尿蛋白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具體原因分析如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發(fā)病與細胞免疫功能失衡、體液免疫功能紊亂有關,激素可發(fā)揮非特異性抗炎作用,對機體免疫功能進行調節(jié),對單核巨噬細胞水平和白細胞趨化進行抑制,進而達到治療效果。甲潑尼龍是一種親和力較高的激素藥物,在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是單純給藥效果不盡理想。近年來臨床日漸主張聯(lián)合給藥治療,其中他克莫司效果理想,其可進入細胞,同F(xiàn)KBP212受體結合,形成特定的復合物,對胞漿活化T細胞核因子入核進行抑制,并對早期T淋巴細胞活動進行阻斷,進而達到免疫抑制效果[9]。與甲潑尼龍聯(lián)用可發(fā)揮藥物協(xié)同作用,增強療效,且不會加重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安全性較高[10-12]。
綜上,在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治療中,甲潑尼龍與他克莫司聯(lián)合治療效果理想,促進患者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恢復,且不會加重不良反應情況,推薦推廣。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較(±s,n=36)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較(±s,n=36)
觀察組 5.15±1.09 0.65±0.31 23.826 0.000 17.55±1.54 37.51±3.29 32.968 0.000對照組 5.21±1.43 1.81±0.52 13.407 0.000 17.39±1.98 30.65±3.18 21.238 0.000 t值 0.200 11.497 - - 0.383 8.995 - -P值 0.842 0.000 - - 0.703 0.000 - -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