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賈辛斯基
繪圖/Ben Currie
多年來,美國發(fā)動機制造商康明斯(Cummins,CMI)一直把其發(fā)電機的重要構成——交流發(fā)電機——的生產布局在中國。盡管將這些零部件運回美國有種種麻煩,但Cummins還是依靠在全球的制造布局來保持低成本。但在2018年7月6日美國對中國的第一輪加征關稅(注:對從中國進口的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關稅)生效后,這種算法馬上就變了。康明斯為其電力系統(tǒng)部門進口這些交流發(fā)電機的成本大幅增加,預計2018年將達到46億美元。
幸運的是,康明斯公司已經花了數(shù)年時間在世界各地建立生產設施,很快就能在印度啟動交流發(fā)電機的生產。這些零部件現(xiàn)在作為免稅品運往美國明尼蘇達州進行最后組裝。康明斯計劃以類似的方式重新分配生產,將其在2019年預計面臨的1.5億美元直接關稅的三分之一規(guī)避掉。
當然,做出這些決定的遠不止康明斯一家公司。美國公司多年來基于最廉價勞動力、運輸和原材料成本來設計其全球供應鏈。在過去的六個月里,它們忙于應對新關稅影響和一場潛在的更大范圍的貿易戰(zhàn),但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或簡單的解決辦法。
工具制造商史丹利百得公司(Stanley Black & Decker,SWK)已經成功從美國商務部獲得了關稅豁免,同時提高包括某些手工工具和激光器的價格在內的產品價格,以便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摩托車和越野車制造商Polaris Industries(PII)正在與中國供應商談判,以求共同分擔加征關稅帶來的成本。
即便面臨著關稅問題,從拉夫·勞倫(Ralph Lauren,RL)到英特爾(Intel,INTC)再到百力通(Briggs & Stratton,BGG),還是很少有公司愿意放棄它們精心規(guī)劃和構建的供應鏈。就目前而言,這些諸如價格上漲或收窄利潤率的關稅應對措施顯然是短期的。
無論美國關稅怎么變,從長久影響來看,它最大可能會是對過去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全球供應鏈的重新評估,而且除了削減成本之外,幾乎不必作他想。采購和供應鏈戰(zhàn)略咨詢公司GEP的副總裁Laura Powell說:“這是很多公司的頭號大事。它們將把重點放在風險、控制、權衡和地理因素的考量上。”
明智的投資者正開始尋找同樣問題的答案。根據(jù)《巴倫》利用金融平臺Sentieo進行的分析,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公司越來越多地在財報會議上談論它們的供應鏈。在第三季度的財報會議上,“供應鏈”被提到了1271次,比此前五年該季度平均值躍升了55%。
建筑和采礦設備制造商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CAT)是最早感受到關稅成本傷及利潤的公司之一。在2018年7月份第一輪加征關稅后,該公司宣布2018年的利潤將削減2億美元。隨著事態(tài)發(fā)展,該公司已經推遲了重大的供應鏈變化,并選擇通過上調全年價格和削減其他成本以部分抵消關稅影響。
卡特彼勒首席執(zhí)行官Jim Umpleby在2018年10月23日的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我們顯然會持續(xù)監(jiān)控情況。情況可能每天都會發(fā)生戲劇性的變化?;诖耍覀冞€沒做生產轉移的決定?!?/p>
然而,有關供應鏈的決策不可能長期保持臨時性。
到2018年11月中旬為止,美國已經對中國商品加征了三輪關稅,并威脅要征收第四輪。前兩輪于2018年7月和8月實施,對總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對美出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第三輪,對價值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的關稅于9月下旬生效,涉及商品范圍更廣包括家具、電子產品和其他消費品等。
這將影響美國公司的重大決策。貝恩資本(Bain)合伙人、全球供應鏈業(yè)務負責人PeterGuarraia向《巴倫》表示:“我認為,如果2019年二季度沒有解決方案,你會看到一系列更廣泛的舉措,包括從根本上重新調整供應鏈以照顧不同國家的利益,開始在其他地區(qū)簽署供應原材料的長期協(xié)議,并考慮他們如何與客戶溝通?!?/p>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Panjiva部門的全球貿易和物流分析師Chris Rogers認為,未來可能出現(xiàn)兩種情況:完全取消加征關稅,或者升級到覆蓋所有中國出口商品。
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成分股公司越來越多地在季度財報會議上談及貿易相關的關鍵詞
圖:貿易關鍵詞
數(shù)據(jù)來源:Sentieo 制圖:于宗文
“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是為了影響中國產業(yè)政策。如果這種情況出現(xiàn)了,特朗普政府取消加征稅;如果沒影響,特朗普提高關稅。他或者加碼,或者妥協(xié)?!绷_Rogers說。
田納西大學全球供應鏈研究所的執(zhí)行主任Shay Scott說,對于許多全球供應鏈又長又復雜的公司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向不同的布局結構、供應商和地區(qū)轉移可能是歷時多年、需要大量資本支出的過程。
Scott表示:“危險在于,供應鏈本質上非常復雜,關稅往往是非常生硬的工具?!眱H對一個小部件征稅,就會產生上下波動的影響,并擾亂整個供應鏈的經濟。這促使企業(yè)重新思考,當它們在遠離最終目的地采購產品或原材料時,要面臨什么樣的權衡。
“拋開整個關稅之爭不談,我們已經看到‘大鐘擺又蕩回了區(qū)域性供應鏈的那一端……它們不必像單一全球供應鏈那么長、那么復雜和那么具備風險?!盨cott表示。
貝恩資本的Guarraia說,美國國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繁榮,顯著降低了企業(yè)的耗能成本,為美國國內與周邊地區(qū)的生產帶來了新的利好??萍技夹g也在促進美國國內制造業(yè)的發(fā)展,羅杰斯說。生產自動化彌補了美國和海外廉價生產之間的勞動力成本差異。“無論是加征關稅、還是取消關稅”,這一因素都將在未來幾年推動本地化趨勢。
GEP公司的Powell指出,供應鏈本地化使得公司能夠就質量問題更快做出反應,降低物流和運輸成本,減少庫存,促進整條供應鏈的創(chuàng)新。她表示,供應鏈的區(qū)域化一直是GEP客戶不變的主題,其中包括200多家財富500強企業(yè)。
不過,關稅問題仍然有理由引起高管們的注意。史丹利百得公司已經加快了在美國生產手工工具的長期計劃,這些工具的最終銷售地就是美國本土。該公司首席財務官Donald Allan在2018年10月25日舉行的公司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未來減輕關稅影響,我們目前在規(guī)劃和執(zhí)行供應鏈措施方面,變得更積極主動了。自從2018年早些時候關稅討論引發(fā)關注以來,我們就一直在籌備這一計劃……這種充滿變化的環(huán)境在要求靈活性的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更積極地將生產本地化,并推動‘在哪里銷售在哪里制造的戰(zhàn)略。”
(翻譯:晶晶;編輯:康娟、趙杰,本文首發(fā)于2018年11月12日《巴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