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健,屈偉軍
(陜西省渭南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陜西 渭南 714000)
自然情況下,除羊以外多種動物體均有易感性。羊感染此病,由羊種菌誘發(fā),人亦可被感染。實驗動物中,豚鼠和小白鼠為易感動物。此病傳染源為病畜或帶菌動物,致病菌長期存在胎兒、胎衣、乳房及淋巴內。此病傳染高危期,為病畜流產期,可自胎兒、胎衣、奶、尿等大量排出致病菌,污染周邊圈舍,擴大傳染面。公羊感染后精液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可隨交配傳染。
此病主要經消化道傳染,即采食被污染飼料及飲水而感染。其次,可通過皮膚、呼吸黏膜、生殖道等感染。此菌不僅可從破損的皮膚中侵入機體,還可以自黏膜處進行傳染。此外,某些吸血昆蟲(蜱),也是重要的傳染源。
病羊典型癥狀為流產,常見妊娠后3~4個月,多數(shù)伴有死胎,少數(shù)產出弱羔。嚴重病例山羊流產率高達50%~90%,綿羊流產率40%左右。同時,伴有嚴重的關節(jié)炎和換囊炎,出現(xiàn)跛行。公羊感染病例,伴有睪丸炎,有熱痛,但少見。綿羊可誘發(fā)附睪炎,有的慢性子宮炎達數(shù)月之久,綿羊長期不妊,流產后10%~20%不孕。即使懷孕,產羔死亡率也較高。乳山羊感染后,乳房出現(xiàn)凝塊,產奶量減少。
胎兒:皮下肌間有出血性紫液性浸潤。漿膜上有絮狀纖維素塊,胸、腹腔有微紅色肢體及混有纖維素。第四胃(真胃)中有黃色或白色粘液和絮狀物,有的粘膜上見有小出血點胃、腸、膀骯粘膜及漿膜上可能有出血點。淋巴結、肝、脾等有不同程度腫脹,有的散布壞死灶。
胎衣:絨毛膜下膠樣浸潤,胎膜增厚.充血或出血。子葉充血、腫大及發(fā)生糜爛。流產的豬胎衣充血、出血和水腫,表面覆蓋淡黃色滲出物,有的可見壞死區(qū)域。
母體子宮:粘膜充血、出血和炎性分泌物。可見粘膜上有許多如大頭針帽的淡黃色化膿或干酪化小結節(jié),內含膿液或豆腐渣樣物質。
地方養(yǎng)殖中,從未發(fā)生過布魯氏桿菌的健康羊群,本著“防重于治”的理念,培育自繁種群,堅持自繁自養(yǎng),避免自外引進病畜。如需自外引進羊群,加強疾病檢疫,確保種源地無病患后,方可購入。購進后,隔離飼養(yǎng)2個月,期間階段性檢疫,無病患且顯陰性后,方可混入大群飼養(yǎng)。同時,注意不要引入被污染的禽畜產品及飼料,避免加重污染面。每年定期對羊群做布魯氏桿菌病檢疫,及時發(fā)現(xiàn)病畜,及時治療。加強羊群管理,有發(fā)現(xiàn)不明流產癥狀的羊群,及時隔離流產羊只。對流產胎兒、胎衣例行微生物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致病菌,嚴格消毒管理。所有流產羊只應激性隔離,加強血清學檢測,直到證明非傳染性流產,方可取消隔離。
第一,定期檢查羊群,每年至少1次,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病畜,并制定嚴格的防疫制度。第二,做好預防接種,是預控此病的關鍵。目前,普遍使用的兩種布魯氏桿菌疫苗,可供參考使用。
(1)布魯氏菌羊種5號菌苗
有效預防羊布魯氏桿菌病,接種方法用皮下接種、氣霧接種、灌服接種等等。皮下接種每次用10億菌、室內氣霧接種每次用25億菌、室外氣霧接種每次用50億菌、灌服接種每次用250億菌。妊娠期母羊、配種用公羊,不能接種,所有檢疫顯陰性的,例行接種。連續(xù)接種2~3年后,中間間隔1~1.5年,加強檢疫,根據(jù)檢疫結果,決定是否繼續(xù)接種。
(2)布魯氏桿菌19號菌苗
普遍適用于綿羊布魯氏桿菌病的預防,綿羊接種劑量為每次300~400億活菌。綿羊接種,每次每年配種前1~2個月注射疫苗1次。懷孕期母羊禁止注射接種。綿羊有效接種,有效免疫期達9~12個月。此菌苗不適合山羊接種,目前適用性不是很強。
(1)定期檢疫和隔離病畜
結合凝聚反應或變態(tài)反應,定期普遍檢疫羊群。檢疫顯陽性羊只或可疑個體及時隔離,加強護理。曾檢出疑似患病羊群未達到徹底凈化前,作為可疑羊群隔離飼養(yǎng)。定期檢疫,檢出病畜。所有病畜嚴格隔離,減少與病畜的接觸。
(2)消毒管理與獸醫(yī)衛(wèi)生
隔離圈舍、病畜接觸用具等,嚴格消毒。定期清掃產房,嚴格消毒管理。母羊流產胎兒、胎衣、胎水及分泌物,集中清掃處理。排泄糞便,集中堆積發(fā)酵,無公害化處理后可重復利用。所有乳汁煮沸后,可利用。加強管理人員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3)關于病畜的處理
所有病畜感染數(shù)不多且應用價值不大的,可考慮淘汰屠宰。根據(jù)常年防控經驗,逐步的屠宰、淘汰病牛是最為合理、經濟有效的防控措施,各地可嘗試使用。剝離胎衣、子宮炎沖洗治療、抗生素應用等等是本病不錯的治療措施。
(4)培育健康幼畜
培育健康幼畜,是有效更新畜群、凈化畜群的得力措施。經實踐證實:約有50%的隱性病羊在良好的隔離飼養(yǎng)環(huán)境下,經2~4年后可自行康復。由此,培育健康幼畜,通過健康公羊精液人工授精,進行培育畜群。羊群達4月齡,建議分群飼養(yǎng),定期多次檢疫,逐步淘汰病羊。
(5)注意人布魯氏桿菌病的預控
羊布魯氏桿菌病可傳染給人,人主要是經食入、接觸、吸入等方式進行感染。凡是在屠宰場、牧場、禽畜品加工廠等場所工作的人員,都有感染此病的可能。感染病人表現(xiàn)為發(fā)熱、寒戰(zhàn)、關節(jié)炎、神經痛、睪丸炎等等,有的可反復發(fā)作,多年不愈。由此,除了加強羊群布魯氏桿菌病的防控之外,還應積極開展宣傳教育,落實好衛(wèi)生防疫制度,注意個人衛(wèi)生,必要時做好菌苗接種工作,確保管理人員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