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健華
(小小說)
對于吳邊華與妻子來說,以前的“年”,就是吃一頓肉,但今年的“年”卻是團圓,大年三十這天他們的這種感覺更強了。
吳邊華有一雙兒女,大的是女兒,前幾年嫁到離家千里的山西,今年是肯定不回來過年了,小的是兒子心誼,此時正在廣東的一家工廠打工,今年也不回來過年。面對只有老兩口過年的冷清,吳邊華抽起了煙,且一支接一支,吐出來的煙一口比一口濃,妻子的眼眶卻是紅紅的。
吳邊華吐了一口濃煙,安慰妻子說:“娃他娘,就這個年,誼兒再過半年就回來在村里新建的繅絲廠上班,就不用出去打工了?!?/p>
妻子嘆了一口氣,憂郁地:“你真相信那繅絲廠能建起來!”
“支書說了,明年六月一定會投產(chǎn)!你看那廠房不是已經(jīng)建好了,過年后就開始安裝機器了!”吳邊華虔誠地說。
“他的話你也信!沒他咱們村還沒這么窮,村里那兩個廠也不會垮,誼兒也不會出去打工”妻子不悅地說。他們的兒子就是因為家里窮才到很遠(yuǎn)的廣州去打工的,也因為舍不得車費才不回來過年的。
“想岔了,是羅支書!”吳邊華知道妻子誤以為他說的是村支書吳來發(fā),而他說的羅支書是市稅務(wù)局來村里扶貧的第一支書羅鋒。自羅鋒擔(dān)任第一支書后,抓住東部產(chǎn)業(yè)向西部轉(zhuǎn)移扶貧的機會,通過他在省政府里任職的同學(xué)把一個繅絲廠引到村里作為扶貧項目,而且還爭取到了省里的配套資金?,F(xiàn)在廠房已建好,說春節(jié)后就開始安裝設(shè)備。
妻子不作聲了,但緊皺的眉頭也沒展開。
吳邊華像是說服又像是安慰地對妻子說:“羅支書還特地打了一個電話給誼兒,讓他到廣州的繅絲廠打工,學(xué)好技術(shù),等村里繅絲廠建好后回來帶學(xué)徒?!?/p>
“那廠建好了就能開工嗎?”妻子說。
吳邊華知道妻子指的是以前村里用上面撥的扶貧資金建的水泥磚廠,由于原村支書吃回扣高價購回報廢設(shè)備,以致那廠建好后根本就不能生產(chǎn)。他說:“你放心,羅支書不是那種人!”吳邊華似乎有些大包大攬地說。不知是為了讓妻子寬心,還是自己內(nèi)心希望那樣。
妻子緊鎖著眉頭,淡淡地說:“你真信!”
吳邊華正要回答妻子。
這時,門外“啪啪”吃起了敲門聲。吳邊華與妻子不知道這正是大家吃年飯的時候,誰還來他們家。人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住深山有遠(yuǎn)親”,可他家卻是貧住深山呀,就是小偷都不會來,誰還會來?春牙?馬留?大東?老丘頭?老兩口把村里有可能來的人都一一羅列,但又一一否定了,想不到答案來。
“誰呀?”吳邊華問了一句。
“是我,邊哥邊嫂開門!”門外的聲音他們聽不出是誰的,還像是變聲似的。
吳邊華愣了一會,對有些害怕的妻子說:“咱們家這么窮,還怕?lián)寙?!”說著就去開門。
門開了,吳邊華卻楞住了。
羅鋒兩手提著禮物站在門口。他對吳邊華說:“邊哥邊嫂,心誼不在家,我來陪你們過年,行嗎?”
吳邊華好久才說出話來:“行,行!快進來,我們請都請不到呀!”他有些語無倫次地邊說著邊把羅鋒讓進門。
羅峰把兩手提著的燒鵝、扣肉、肉圓、甜酥、酒一一放在桌上。
吳邊華的妻子一邊添碗筷一邊問:“羅支書,你的嗓子咋沙啞了?”
“昨天,為拉設(shè)備的裝卸工人鼓勁喊‘加油’把嗓子喊壞了!”羅峰告訴她說。
趁著進廚房幫妻子端菜的時候,吳邊華湊上去悄悄地打趣妻子說:“你說那廠能不開工嗎?”
他的妻子紅著臉捶了他一下:“去!哪壺不開提哪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