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萍
摘 要: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是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形成的一系列有保存價值的文字、聲音、視頻和實物等歷史性記錄,它是政府和人民群眾關于文化藝術研究的重要依據。為了更好的發(fā)揮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價值,必須加強對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管理工作?;诖耍疚膶π聲r期群眾文化藝術檔案進行分析,談到了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現狀,及相應的改進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G2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1-0151-02
檔案是人們記錄社會生活中有價值資料、供人們查閱的文秘載體,不同類別的檔案存放和管理有著不同要求,群眾文化藝術檔案屬于檔案類別中的一種,它不同于文書檔案或科技檔案等,它包括群眾文化藝術單位或文化藝術者關于文藝創(chuàng)作、表演、交流等方面形成的作品和資料,具有一定的保存和研究價值。與時俱進的管理和運用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有助于保存我國文化藝術中有價值的部分,也能為我國文化藝術的蓬勃發(fā)展提供更多相關材料。
一、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特征和作用
(一)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特征
檔案材料主要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點。它主要包括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記錄資料,體現把包括一些廣場社區(qū)活動、音樂會、傳統(tǒng)戲劇等現場活動,或者劇本、舞譜、詞曲等文字資料,以及現場活動的視頻、音頻等影像資料??梢钥闯?,主要把文化藝術活動中的文、聲、形通過一定方式“凝固”下來,這就體現了群眾文化藝術檔案不同于其他類別檔案之處,不僅材料多樣化而且注重現場性。
(二)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作用
1.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是群眾文化藝術生活最真實的記錄,記載著文化藝術的發(fā)展過程和歷史變遷,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群眾文化藝術檔案可以保存我國悠久的文化藝術資料,揭示我國文化藝術發(fā)展趨勢,并為我國文化藝術進步和發(fā)展提供一手資料。2.我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也意味著我國各地文化藝術發(fā)展各具特色,因此,群眾文化藝術檔案還具有非常濃厚的地域特色,同時代表各地文化藝術產業(yè)的發(fā)展狀況,對研究地方文化有一定的幫助和作用。
二、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現狀
(一)管理方式比較落實,管理設備不齊全
根據調查可知,我國目前各地文化藝術檔案館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相關配套設施不齊全不先進。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各地文化藝術發(fā)展速度也是非常明顯的,但我國各地文化藝術檔案館的發(fā)展卻并沒有與之適應,很多地方仍然與行政檔案混合管理在一起,不僅給管理工作者帶來不便同時直接影響文化藝術檔案查提取和查閱。同時,相關配置設備不齊全不先進,也使得文化藝術資料保存不完整或丟失,很多資料已經出現老化變質的現象,由于技術設備不足,使其不法修補和轉移,嚴重影響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
(二)檔案管理隊伍薄弱、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群眾文化藝術檔案受當地經濟發(fā)展狀況、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重視程度等各種因素影響,也導致了我國整個文化藝術檔案管理隊伍薄弱、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的現狀。很多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比較著重招商引資和經濟發(fā)展,比較容易忽視對文化藝術產業(yè)的記錄和保存,得不到重視,缺乏資金投入,使其文化藝術檔案的發(fā)展處于停滯階段,檔案管理團隊專業(yè)技能和基本素質薄弱,責任心不夠,甚至出現一個工作人員兼顧幾項工作或部分工作無人負責現狀,嚴重制約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發(fā)展。
(三)檔案管理工作缺乏科學統(tǒng)一的標準
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也使得各地對群眾文化藝術記錄和整理工作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一些地區(qū)文化檔案館機構設置不合理,缺乏相關監(jiān)管工作人員,很多文化藝術資料往往由技能素養(yǎng)不全面的工作人員全權負責,管理人員依據自身喜好不同而進行取舍整理,就出現了一定重文字輕圖片、或重影像資料忽視文字描述等不同記錄標準,直接影響了檔案資料的可用性和完整性。這樣缺乏統(tǒng)一科學標準給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進步也給查閱群眾帶來不便。
三、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改進措施
(一)權屬分明、加強檔案館體制建設
針對目前多數檔案館分工不明確,體制不健全現狀,首先需要對此進行重新建設和不斷完善。在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過程中,檔案工作人員要以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科學的業(yè)務手段、細致的工作作風完成檔案流轉中每一環(huán)節(jié)工作,從檔案進入檔案館到為廣大群眾查閱服務,從檔案接收整理、編排分類、檢查修復等工作,不僅需要做到分工明確,堅持每一環(huán)節(jié)工作運用專業(yè)性人才,以保障工作結果的完整有效性。另外,需不斷完善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體制,包括日常規(guī)范、獎懲機制、督察手段等細則,以做到更規(guī)范合理地控制檔案館管理工作。
(二)教育培訓、增強檔案管理人員技能和素養(yǎng)
做好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最基本還是要加強管理的軟硬件部分技能,也就是人和設備。其中加強制度建設有利于有效管理檔案管理人員,督察工作質量,但與此同時,還需定時定期的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技能和素養(yǎng)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檔案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以保證1.具有良好心理素質,面對繁瑣、細致的檔案管理工作能認真負責、勤懇踏實,并不斷的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2.具備優(yōu)質的職業(yè)態(tài)度,文化藝術檔案往往具備主觀性,所以要求檔案工作人員客觀謙虛,以更優(yōu)質的職業(yè)態(tài)度面對每一份文化藝術檔案,以保證檔案更具學習研究價值。3.具備科學的管理技術手段,檔案管理過程中,從鑒定接收、整理分類、檢查修復都需更科學的手段,保證工作的精益求精,準確無誤。
(三)內容詳實、提升文化檔案重視程度
要保證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更具完整實用性,還需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強對文化藝術檔案建設的重視成程度,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提升相關配套設施設備?;谌罕娢幕囆g檔案的特征可知,此類檔案類別眾多、內容豐富,不僅要依賴工作人員專業(yè)技能素質,還需更先進科學的配套設施設備,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存留完整的文字記錄、圖片影像等各種原始資料,要力求科學保存,保證原始資料完整有效性,遇到有殘破缺損資料,要以科學手段去分析考核,力求不斷修復和完善,做到運用最有利手段保存住群眾文化藝術檔案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四)互通信息、加強各檔案館間交流學習
管理是手段,便捷使用才是真正目的?,F代互聯(lián)網技術具有共享性、高效性、易查性等多種特點,因而,新時期下文化藝術檔案館應加強科技信息化建設,不僅加速各檔案館間溝通交流,實現檔案資料和檔案管理的互通共享,提升檔案利用效率,同時便捷廣大受眾讀者,使更方便靈活的提取查閱各類文化藝術檔案。所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群眾文化藝術檔案館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本著“交流溝通、資源共享、服務社會”的新思想新觀念,利用現代互聯(lián)網技術,不斷加強檔案館、博物館等機構多向合作方式,力求不斷提升文化藝術檔案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陳旭華.農村群眾文化藝術檔案工作建設初探[J].上海檔案.2011(02)
[2] 錢理江.鄉(xiāng)鎮(zhèn)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之我見[J].科技致富向導.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