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裕子
顧客上門來尋找過時的老式相機
美國寶麗來即拍即有相機
東京日暮里以其“老城”的氛圍而聞名,批發(fā)區(qū)和商業(yè)街購物的人潮熙熙攘攘。就在這個充滿舊日情調的諸多舊貨古董商店之間,一家相機店于2016年開業(yè)。在商店占了整面墻的玻璃櫥窗里,琳瑯滿目的相機散發(fā)著懷舊的氣息。
一名顧客走進這家商店,要求購買新電池。他從包里拿出一架大約40年前制造的瑞典膠片相機。這名男子使用數碼相機已大約15年,但仍記得童年時的家中還有部舊相機,遂決定拿出來使用。
這位顧客來對了地方,三葉堂寫真機店專營維修和轉賣這類古董相機。這里沒有最新的數碼相機,只出售老式膠片照相機。今年31歲的稻田信一郎是這家店的年輕老板。他熟練地更換了電池,并在相機里插入了新的膠卷。稻田對顧客說:“現在你可以重新使用這部相機了”,然后把相機交還給主人。顧客很滿意,因為下周末他將攜帶這部舊式相機參加一個攝影研討會。
稻田說:“我們的客戶中有使用了50年膠片相機的攝影師,以及從未接觸過膠片相機的新手。大多數顧客戶是10歲~20歲的年輕人。他們似乎很欣賞Insmgram等社交網站上發(fā)布的膠片相機照片的獨特視像。”
日本通常被認為是高科技國家。索尼隨身聽、任天堂游戲機、手機和二維碼都是日本技術風靡全球的例子。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yè)?。∕ETI)的數據,日本在工業(yè)技術研發(fā)方面的預算排名第三,僅次于美國和中國。日本在家用電器、機器人、汽車和太空開發(fā)等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日本也保持著過時的模擬信息技術文化。所謂模擬信息技術是指用物理信息,如聲、光、電、溫度和重力等來傳遞信號的技術,其對應是當今正如日中天的數碼信息技術。似乎是要逆尖端技術潮流而行,在日本,模擬信息技術,如膠片相機,又東山再起。
貝拉米·亨特說:“對于任何熱愛模擬信息技術的人來說,日本就像天堂?!?/p>
在周游世界之后,亨特在2004年選擇了日本作為他的基地,7年后他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在線膠片相機商店“日本相機獵人”。
在此之前,亨特在日本一家備受專業(yè)攝影師信任的老牌相機店工作了兩年。他的經驗告訴他,在日本,任何錯誤都是不能容忍的,每件事都必須是100%完美。除了銷售和維修照相機外,亨特還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沖洗膠卷和處理產品,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反過來,他也意識到,他的顧客很愛護他們的相機,他們細心保養(yǎng)其專業(yè)手藝的工具是一種表達形式,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引以為傲。
貝拉米·亨特在日本的一家老牌相機店工作
亨特認為,正是這種認真保養(yǎng)的態(tài)度使日本的膠片相機質量與其他地區(qū)懸殊很大。今天大多數膠片相機發(fā)燒友想買一部膠片相機,只能問津二手市場。與國外的二手貨相比,在日本銷售的二手相機很少灰塵,也很少缺失部件,而且大多是全新的。
亨特說:“隨手可得”是日本膠片相機文化的另一個特點。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膠片相機不僅吸引了一群狂熱的粉絲,而且在更大范圍內也很受歡迎。cheki(富士膠片的一款拍立得相機的昵稱)和utsumndesu(同樣來自富士膠片的另一款一次性單用途相機)都很便宜,自從20多年前上市以來,一直暢銷不衰。日本各大城市都有電子產品大賣場,也有賣膠片相機的二手商店,因此來自全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相機,你都可以買到。
亨特給出了貼心的建議,在日本買相機,要有禮貌。禮貌對日本人來說是一條重要的規(guī)則。你走進商店時,要對售貨員面帶笑容。遞到你手中的商品,你要小心翼翼。如此,售貨員將非常樂意向你展示他們最好的庫存。
在東京中目黑區(qū)的街上,有一家店名叫華爾茲,這是當今世界少有的一家專門出售盒式音樂磁帶的商店。該店于2015年開業(yè),擁有6000多名顧客。在獨特的木制內飾的襯托下,卡帶上明亮的外盒看起來一點也不古舊和老土。
華爾茲的老板角田太郎解釋說:“盒式磁帶并不是過時的舊物,而是一種新的、不斷發(fā)展的音樂文化的一部分?!彪m然這家商店也出售二手舊磁帶,但他們的主要業(yè)務實際上是賣新上市的磁帶。
據角田稱,自2010年以來,以磁帶形式重新發(fā)行歌曲的藝術家數量激增,這些藝術家主要來自美國西海岸。因此,盒式音樂磁帶已在全球范圍內東山再起。音樂分析公司BuzzAngle Music報告稱,2018年盒式磁帶銷量大幅增長,比去年增長18.9%。
專門出售盒式音樂磁帶的商店
盒式音樂磁帶店華爾茲的老板角田太郎認為音樂應該是能夠觸摸的東西
角田說:“盒式磁帶的長方形包裝就像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藝術書籍。因此,我的店是在展示他們創(chuàng)作的視覺藝術作品?!?/p>
他把商店的內部設計成如同現代藝術館。新發(fā)行的磁帶,角田太郎用卡片手寫推薦,說明為何及如何欣賞此盒磁帶音樂專輯。甚至二手的盒式磁帶也包裝完美,如同新貨。而且沒有一盒磁帶放錯地方。角田笑著說,“注意細節(jié),或許這就是我的日本風格?!?/p>
光顧華爾茲的顧客中有一半以上是外國人。雖然許多人是音樂工作者,但也有時裝和設計方面的專業(yè)人士光顧。2017年,世界著名品牌古馳將華爾茲列入“古馳靈感之地”名單,強調這家盒式音樂磁帶店是激發(fā)奢侈品牌靈感的地方。
角田太郎說:“作為一種物品,盒式磁帶有無可置疑的吸引力。隨著數字化和流媒體的出現,音樂已經演變成了虛無之物。但我認為音樂應該是有形的。應該可以觸摸,可以看到其封面,然后感受其氛圍。在商店外面,你無法獲得這種體驗?!?h3>僅僅是現狀還是未來趨勢?
關西大學副校長、社會學教授高增明說:“日本的模擬信息技術文化與國家的經濟增長直接相關?!?/p>
高增明于2001年啟動了該校的第一個創(chuàng)業(yè)項目,創(chuàng)辦了一家獨立唱片公司,并與學生一起創(chuàng)作音樂。
他說:“黑膠唱片有一種獨特的溫暖和深度,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仍然喜歡黑膠唱片。但這并不是人們喜歡唱片的唯一原因。20世紀70年代日本音樂產品開始非常之興旺,這與二戰(zhàn)后日本泡沫經濟同時出現。當時人們開始變得富裕,無金錢匱乏之憂,可以大肆消費,因此不僅把錢花在日常必需品,還能夠消費新的文化現象,而在當時,這種新文化就是黑膠唱片。”
高增明教授解釋說,擁有黑膠唱片等同于接受最前衛(wèi)的文化。他說:“有關黑膠唱片的知識被視為是高水平知識。”
他指出,日本過去1/4世紀的經濟停滯,推動了人們對復古懷舊的喜愛。他表示:“如果社會流動性在過去25年里沒有改善,而25年已超過了一個工人職業(yè)生涯的一半,那么,追隨新潮流的成本就會很昂貴?;蛟S懷舊習慣反映了日本人無奈接受經濟停滯的另一面的態(tài)度?!?/p>
不管是什么原因,低迷的經濟,時髦的消費習慣,還是簡單的懷舊,日本人對舊東西的熱愛證明,這個東西只要沒有壞,就不要修理它,可拿來再用。(摘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編輯/多洛米)
海外星云 2019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