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森
進口設備備件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影響設備維修速度和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備件問題,特別是進口設備的備件存在的以下問題更為突出。
1.隨機備件數(shù)量有限
進口印刷機一些零備件如底輥、串墨輥、網(wǎng)紋輥、版輥等,在使用一定時間后磨損,須更換。其壽命相對于整機來說短得多,而且整機出廠隨機附帶的備件數(shù)量很少。如果我們用國產件來代替進口備件,完全能實現(xiàn)其使用性能,并不會影響印刷質量。
2.進口備件價格貴、費用高、購買周期長
①備件的價格高是國產備件3~5倍。
②從國外進口備件,程序繁多,時間相對來講較長。一般快則半月,慢則兩三個月,不能保證到貨的及時性,但是不能因為工期長又不能備很多零件。
3.進口設備更新?lián)Q代快
隨著整機更新?lián)Q代或進口設備相對質量穩(wěn)定,使用周期長,所以有可能設備使用十幾年后,此種型號的進口設備已經(jīng)不生產,所以這種設備的配套零件也不做,最終因為使用方買不到一些核心零件或耗材,造成整臺進口設備不能使用。
4.關鍵的技術必須從進口供應商購買造成備件購買被動
譬如一些電子產品備件PLC、驅動器、觸摸屏等,因為核心技術程序他們保密不對外開放使用,所以只能從他們公司購買配件。
由此可見,進口設備的備件國產化很有必要。
如何能更好地實現(xiàn)備件國產化
備件國產化的一個原則就是滿足原件的功能及特性,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①分析該零件的性能、用途、作用原理及制造材料。首先要對該零件有一個全面的、清晰的了解,分析該零件在整機中所實現(xiàn)的性能是什么,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用什么材料能保證它的性能;理清該零件的裝配關系,包括傳動順序、連接方式、配合性質等內容,替代后能否實現(xiàn)原來設備的功能,并不能破壞原來的設備工作原理,對設備造成損壞。
②了解印刷中的工藝要求。企業(yè)的設備管理和維修人員應當掌握一定的印刷工藝知識。只有這樣,對損壞零部件的更換和改進設計時,才能考慮對原機器精度有什么影響,對印刷質量有什么影響,從而提高維修質量,不降低設備的精度,最大化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③調查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價格、制造水平,分析備件性價比。進行周密的市場調查、技術論證是必要的,確定國內生產是否合理,從而避免人力、才力的浪費。一般來講,國內機電產品的價格通常只有進口同類備件的1/5~1/3,甚至更低,而且還能保證及時供貨。企業(yè)應及時掌握或儲存同類設備備件的國產化信息情況,尋找進口備件的國內替代品。
④局部改進零件結構或外形,以適應國內加工水平。由于進口設備采用的技術一般比較先進,在備件國產化時,首先利用其原理的先進性,僅僅對其結構外形做適當?shù)母倪M,改善它的加工工藝,使其既方便制造,又有較低的制造成本。
⑤整套部件采用國產件。近幾年,隨著我國機械制造工藝和電子技術的發(fā)展,性能更好的產品被開發(fā)出來。如果我們進行合理改進,用國產整套部件代替進口原件,設備在性能上接近、達到甚至超過原機器技術是完全可能的。譬如一些控制電機、變頻器、PLC、驅動器等我們可以整套更換,而且國產備件通用性強,易于購買與維修。
幾年來,筆者公司通過實踐證明,進口設備使用國產備件的效果很好:在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下,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對進口設備不斷改造,提高設備的速度、降低耗能、電氣部分整套替代等,既節(jié)約了昂貴的購買備件的成本,又加快了設備備件購買速度,也更加便于維修,雖然設備已經(jīng)使用十幾年,但是改造后設備精度沒有改變。
總之,以上可以說明進口設備備件使用國產備件的可行性,進口設備的備件管理是關系到企業(yè)正常生產的大事,要從實際出發(fā),以達到最佳經(jīng)濟效益,保障生產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