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峻
(四川省綿陽口腔醫(yī)院 特診修復科, 四川 綿陽, 621000)
外傷、齲壞、牙周病等可造成前牙缺失,一般可采用烤瓷(全瓷)橋固定修復、種植修復或者活動義齒修復[1-3]??敬?全瓷)橋修復一般要在牙拔出術后3個月才能進行,種植修復中少部分患者適用于拔牙后即刻種植并負載,大部分的患者還需要等待3~6個月才能戴上最終修復體[4-5]。為了避免在等待期間前牙缺牙影響美觀和發(fā)音等,一般會制作隱形義齒作為過渡使用,但會存在異物感明顯、影響發(fā)音、美觀性欠佳、容易丟失等問題[6-9]。Super-bond C&B粘接系統(tǒng)是日本松風公司開發(fā)的一款超強粘接劑,已廣泛運用于松動牙固定、折裂牙保存等[10-11]。Super-bond聚合粉主要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粘接促進單體4-甲基丙烯酸乙基偏苯三酸酐酯(4-META), 能與天然牙和合成樹脂牙面形成化學結合。理論上來講,可利用Super-bond C&B結合成品牙面的方式代替隱形義齒過渡修復個別前牙缺失。本研究探討此種修復方式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3月綿陽口腔醫(yī)院修復科就診的要求行前牙過渡義齒修復患者32例(共32顆前牙),其中男11例,女21例,年齡18~62歲。采用隨機分組原則將32例患者分為實驗組(采用Super-bond C&B和合成樹脂牙面)和對照組(采用隱形義齒),每組16例。實驗組中,拔牙后即刻制作過渡義齒7例,包含深覆合缺牙4例; 因舊義齒丟失、不適合重做過渡義齒5例; 植入種植體后過渡義齒修復4例,包含深覆合缺牙2例。對照組在牙拔除術后1周制取模型8例,拔牙前制取模型、拔牙后1周戴牙病例4例,植入種植體后重新取模制作義齒3例,舊義齒丟失重做1例。
納入標準: 基牙無牙體疾病,牙周組織健康; 患者具有正常智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能理解兩種修復方式,自愿選擇其中一種修復方式; 患者缺牙區(qū)條件適宜在3個月內植入種植體,已經植入種植體預計在3個月內完成上部結構修復或者3個月內行烤瓷(全瓷)固定橋修復。排除標準: 基牙有齲壞、缺損、松動等,牙周條件不良; 患者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理解兩種修復方式。
實驗組修復方法: ① 制作牙面。根據缺牙間隙選取合適的合成樹脂牙面,如無匹配的牙面則用自凝塑脂增加牙面寬度或高度以適合缺牙間隙(牙面齦端輕接觸,與基牙鄰接點下方留出適當間隙,不能壓迫齦乳頭),而后拋光、清潔、干燥待用。② 處理基牙。清潔拋光基牙,紗球隔濕暴露操作區(qū),用海綿體脫脂棉蘸取適量Super-bond牙釉質處理劑(紅瓶)涂擦于2個基牙近缺隙側鄰面,等待30 s后徹底清洗并干燥。③ 粘接。將彎毛刷柄接入白色毛刷頭待用,用小號量勺(藍色)取一平勺透明型聚合粉末置于事先冷藏過的陶瓷盤1號格中,在2號格中擠入4滴單體及1滴催化劑,采用筆堆積法將筆尖在活性液中浸泡后伸入聚合粉末里蘸一下,在筆尖上做個小球,分別涂刷于2個基牙近缺隙側鄰面后將處理好的牙面快速就位,然后用毛刷多次做成小球分別涂刷于連接處的頰舌面進行加固。操作過程中要保持牙面不移位,聚合粉可以多次添加,但未用完的聚合粉不可回收,混合液要在5 min內用完。粘接時要避開軟組織。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修復方式,用藻酸鹽制取印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送至加工廠制作隱形義齒。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病例均由同一醫(yī)師完成。
填表記錄患者修復后即刻、修復1~3月復診時主觀舒適度和滿意度。參照美國公共衛(wèi)生服務(USPHS)標準(1980年)進行臨床療效評價標,由未參與治療的另一醫(yī)師在1~3月復診時對患者進行檢查??谇恍迯腕w臨床評價標準包括修復體完整度、牙齦健康狀況、繼發(fā)齲、邊緣著色等項目。① 修復體完整度分為A、B、C級共3級,依次代表完整無微裂、裂紋完整但肉眼可見的微裂、折裂部分或全部破裂。② 牙齦健康狀況分為3個級別, A級為牙齦健康,未見退縮,無探診出血; B級為牙齦顏色、質地有改變,探診出血; C級為牙齦退縮。③ 繼發(fā)齲分為2個級別, A級為用探診檢查修復體邊緣,未探及齲壞; B級為用探診檢查修復體邊緣,可探及齲壞。④ 邊緣著色分為3個級別, A級為在修復體的邊緣線上,無可見的邊緣著色,與鄰牙幾乎無差別; B級為在修復體的邊緣線上,有可見的邊緣著色,但著色輕微; C級為在修復體的邊緣線上,可見明顯的邊緣著色。
采用SPA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非參數秩和檢驗進行等級資料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2例患者均完成復診。實驗組男5例,女11例,年齡(42.19±11.03)歲。對照組男6例,女10例,年齡(44.31±14.49)歲。2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復診期間,實驗組2例發(fā)生脫落情況,重新修復后未再出現脫落。2組均未發(fā)生與修復材料相關的不良反應。修復后即刻的滿意度調查顯示,實驗組在外形、舒適度、操作體驗、便利性、就診次數、缺牙時間等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復診1~3個月的滿意度調查顯示,實驗組在外形、舒適度、便利性3個方面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功能性方面差于對照組(P<0.05)。見表2。修復后1~3個月復診, 2組修復體完整度、繼發(fā)齲及邊緣著色評價結果無顯著差異(P>0.05), 但實驗組牙齦健康狀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見表3。
表1 2組修復后即刻的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傳統(tǒng)的隱形義齒是由人工牙和膠托組成,體積較大,患者初戴時都有明顯的異物感,發(fā)音也受到影響,舒適度較差。本研究實驗組采用粘接固位,成品牙面是根據同位牙和缺牙間隙的形態(tài)進行修整和補充,修復體唇側外形與天然牙接近,能獲得良好的美觀性,舒適度也較高。
表2 2組復診1~3月時的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傳統(tǒng)的隱形義齒在制取上頜印模時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尤其是咽反射較為明顯。本研究對照組有4例患者在取模時發(fā)生了咽反射而導致多次重復取模,還有3例患者表示不喜歡印模材料的氣味。實驗組操作時,因口腔內只放置了紗球進行隔濕, Super-bond C&B也僅有輕微刺激性氣味,患者在操作結束后都表示較為舒適,操作體驗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隱形義齒需要取下清潔,并且制作隱形義齒有一個周期,患者要保持缺牙狀態(tài)1~2周,并且需要二次就診。深覆合、咬合緊的患者舌側并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隱形義齒膠托,這類患者往往需要維持數月的缺牙狀態(tài),直到完成固定修復。這些都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合成樹脂牙面結合Super-bond C&B的修復方式在初次就診就可以即刻修復,極大縮短了缺牙時間。因為是粘接固位,不需要取下清洗,可與天然牙一樣采用牙刷清潔,十分便利。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修復體功能性差于對照組。實驗組有2例患者因啃咬硬物導致修復體脫落,且大部分患者表示修復體不能切咬斷食物。究其原因為牙面是僅靠鄰面粘接固位,為了獲得更好的穩(wěn)定性,其前伸合和對刃合是沒有咬合接觸的,所以沒有切咬功能。對照組的隱形義齒靠膠托固位,有一定的彈性和強度,具有一定的咀嚼功能。所以在功能性這方面,對照組臨床效果更好。
表3 2組修復體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本研究還顯示, 2組修復體在完整度、邊緣著色、繼發(fā)齲方面無顯著差異,但實驗組牙齦健康狀況優(yōu)于對照組。對照組6例患者基牙齦緣略微紅腫,探診出血,詳細問診后發(fā)現患者未遵循活動義齒使用醫(yī)囑,不取下義齒清潔或是偶爾才清潔,夜間還會戴著義齒睡覺。實驗組修復體僅在鄰面有粘接固定,齦端僅唇側邊緣與軟組織有接觸,其余部分避讓軟、硬組織,修復體具有良好的自潔性,食物殘渣不易殘留,加之其較易清潔,所以實驗組患者復診檢查時的牙齦狀況均較良好。
綜上所述,合成樹脂牙面結合Super-bond C&B用于種植牙或烤瓷(全瓷)固定橋修復過程中的過渡修復是可行的,其舒適性、便利性等均優(yōu)于隱形義齒,但功能性不如傳統(tǒng)義齒,臨床中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來選擇使用何種修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