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國
摘要:現如今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體育鍛煉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人們對于體育資源的需求也越發(fā)的強烈。高校的體育社團是為了促進高校的體育活動而展開的,是學校體育資源的一種顯現。學校體育社團的活動是結合學校自身的體育場地、器材和設備,由專業(yè)的體育指導老師為學生們講授專門的知識。由此學校體育老師資源相對于社區(qū)來說叫較為豐富。本文從學校體育社團指導老師資源的角度,來探究當前學校體育社團指導教師資源的共享和拓展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學校體育社團;指導教師資源;共享與拓展
引言
隨著現階段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和體育鍛煉意識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是現階段隨著體育資源中產生了很多問題,影響到了群眾體育活動的普及。學校本身具備一定的體育教師資源,學校的體育場地和體育指導教師,都是由學校統(tǒng)一進行調配的。而且學校的學校體育社團中的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豐富的業(yè)余時間,幫助學生們增強體質鍛煉,對于學生們的體育鍛煉中存在錯誤的方式,進行及時的糾錯和指導,增強學校的學生的體育素質。
1學校體育社團教師資源共享的意義
學校體育社團中的教師指導教師,可以有助于學校學生們的課外開展體育學習,增強學生們自身的體育鍛煉和綜合素質。學校在多年的積累上,已經具備一套完整的體育訓練和教育組織競賽的經驗。但是現階段由于城市的發(fā)展和建設社會中的體育指導員的數量卻在不斷的減少。群體性的體育活動中,社會指導員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居民們進行健康健身的指導,同時組織相應的健身管理活動,幫助人們進行及時的健身鍛煉。而且從從具體的資料中顯示,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都愿意利用閑暇的時間,來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不斷加,體育鍛煉。但是社會上的體育指導員相對來說較為缺乏,體育指導員無法應對廣泛的居民體育鍛煉的需求。根據資源配置理論來說,學校的體育教師資源和社會共享,可以幫助社會體育資源緊缺的環(huán)境下,對于學校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全民健身等法法規(guī)的頒布,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體育鍛煉的有效進行,告誡人們要增強體育鍛煉意識。體育鍛煉和健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就調查顯示現階段來說中國群眾的里,每7000個人參加體育鍛煉就有一名指導員。但是相較于日本來說較少,社會的體育指導員遠遠不能滿足我國人們健身的需求。由此可以拓展學校體育社團指導教師的共享性,為社會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了力量的同時,也有助于緩解社會體育人才匱乏的現象,體現體育資源利用的價值。
2資源配置理論下學校體育社團指導教師資源共享和拓展的對策
資源配置的理論下學校體育資源共享可以彌補社會體育資源緊缺的情況,幫助社會中各界人士加強體育鍛煉,增強社會人民的體育教育,也增強社會中人們的體育素養(yǎng)。
2.1加強宣傳統(tǒng)一認識,明確體育開放的理念
首先學??梢越Y合目前體育社團所開設的活動,將體育資源向全社會開放。加強學校和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來提升社團指導老師的資源共享率,來推動群眾在參與廣泛的體育活動中。從資料中查找得知,目前很多教職工都沒有聽說過學校體育資源向社會開放的等多種情形,這就說明學校和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緊密。學校要和社會資源廣泛聯(lián)系,加強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請社團的專業(yè)指導老師幫助居民們進行體育鍛煉的指導,同時也進一步幫社會團隊進行宣傳,增強社會體育鍛煉的福利制度。
2.2確定低廉收費標準,實現資源共享
學校的體育社團指導老師本身具有一定的責任和擔當,不可能像其他的體育健身盈利手法一樣,將體育教師資源的共享,讓資源更加市場化。所以在學校體育老師指導老師資源共享和時,要以低廉收費為原則,有效的遵循市場經濟體制和相應的補償機制,來給老師們提供提的補償和福利。加大國家對于居民體育健身鍛煉的投入成本,在具體的社區(qū)活動中,開設各式各樣的體育指導課程,由學校的體育社團指導老師為社區(qū)居民進行講解,加強體育資源的共享。
2.3加強與社會各個階層的合作,規(guī)范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起學校和社會各個階層之間的相應協(xié)議,明確的對于學校指導老師所需要履行的責任,以及具體的教課時間和條件。同時在開設具體的體育設施建設的時候,學校明確指出指導老師所需要教授課程的課程時間和具體項目要求,為社會上各個階層廣泛的開設體育鍛煉的時間。特殊的時期利于例如社團活動、運動競賽的時候,學校要及時規(guī)劃好時間。在老師資源共享和拓展的時候,要以先以學校的教學開展為前提,保證學校的資源發(fā)揮更大的效能。2.4加強和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有效解決經費的問題
學校體育社團指導老師資源共享的過程中,為了確保老師可以獲得相應的福利,需要不斷的和各個部門相互合作,解決老師自身福利經費保障的問題。先建立政府的扶持機制,開展公益性的活動,由政府解決相應的經專項經費,可以開展具體的試點運行,推行有償開放,開設全民健身活動的中心。然后由學校來入手,極大的爭取企業(yè)的贊助,通過校企的合作的方式來吸引社會資源的投入。
2.5利用體育社團指導資源,培養(yǎng)社會體育指導員
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體育指導員的數量和質量相對來說差距較大。學校可以建立相應的體育教學考核的要求,加強對于學校社團指導老師的體育綜合素質的培訓,可以讓他們在從事日常崗位工作時,不斷提升自我鍛煉的意識,增強指導社會體育的能力。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加強學校的體育生和社會體育活動相接觸,有效的促進學校的體育生們體育教學實踐能力的增強,為社會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社團的體育指導老師共享和拓展,有助于高素質的體育指導隊伍,來適應全民建設和全民健身化的需求。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可以造就高規(guī)模和高素質的體育教師指導團隊,有助于我國全民健身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搖華,吳迪.資源共享視角下的上海市社區(qū)體育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30(05):403-406.
[2]杜鑫,劉立,孫延.高校體育與社區(qū)體育的資源共享途徑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9(17):56-57.
[3]楊曉妮.地方高校體育資源和社會化共享現狀調查研究——以保山學院為例[J].保山學院學報,2018,37(03):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