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尹 晶,呂 鑫,王青青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長春 130000)
數據結構的設計合理與否,對于學生計算機編程能力有著重大的影響。合理的庫表設計,能夠使產品在實際的運行效果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數據結構的合理性對于后期的維護更新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因此,對于學生的教學,要結合實際應用,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據結構的合理性。
數據結構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老師都發(fā)現,由于這門課程的邏輯性要求很強,有著非常多的概念,對于抽象思維要求比較高,并且還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見聞,能夠和實際產品進行很好的結合,因此,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難度。主要從三個方面造成學生學習難度加深:一是對于學生早起語言基礎的能力有所要求。如果學生早期的語言基礎較差,對于編程的實現有著非常大的挑戰(zhàn)。二是數據結構和語言結構有著一定的區(qū)別。它的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強,包含了數據的所有操作實現和功能實現。對于學生而言,很容易和編程結構造成混亂。三是數據結構的教學非常注重實踐。它和其他的課程有所區(qū)別的是需要與實踐深入結合,降低抽象思維的難度,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據結構[1]。
現在智慧校園的概念逐漸被各學校接受,雖然智慧校園如何做得更好目前沒有統一標準,但在線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受到廣泛的認可。互聯網在線教學的方式有著其特色的地方,能夠和實際業(yè)務進行較好的結合,補充傳統教學只是單純的理論教學的缺陷,從而提升學生對數據結構的理解,加強實踐,在出校園后能夠快速地融入工作中,形成就業(yè)優(yōu)勢。
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飛快,各行各業(yè)都在充分的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業(yè)務融合。教育行業(yè)也與時俱進,利用當前的互聯網技術,實現在線教育的功能。市面上有多種產品從不同角度為在線教育提供服務,主要彌補常規(guī)課程教學中的缺陷起到輔助作用,從而形成混合教學的方式,當前主流有藍墨和PTA 等。通過這些平臺可以對學生的課程進行管理。隨著現在技術的多端發(fā)展,已經實現多端訪問的功能,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所有的時間進行學習、操作,而管理上,老師能夠通過這些平臺對學生的課程進行安排,對學生的學習簽到進行管理,并且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快速評估,形成針對性的輔導課程。再者,這些平臺配備有非常多的教學材料,教師便捷的利用這些材料,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設計出合理的教學計劃。
在課程設計上,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數據結構的學習難度,剖析其特點,結合學生當前的知識掌握情況,設計出合理的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課前,課前讓學生更好的熟悉準備學習的內容,更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深入理解,快速上手。二是課程中,結合教材需要教導學生的內容,利用好信息化平臺的特點,進行互相結合,從而在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保障知識要點能夠切實的教導給學生。三是課后,學習過程往往會遺留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在課后學生的作業(yè)和實踐中體現。因此,課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跟蹤,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管理。通過課后的作業(yè)設計、評價,引導學生完善學習過程中的理解不足,從而完成課程的實際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深刻地理解知識要點,完成學習。
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要結合課程的特點進行,不能完全按照傳統的方式。對應課程設計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進行分層評價管理。學生的課前評價比分占比相對較低,可以設置在15%左右。用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在學前自主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能動性。課中的表現也可設計在15%左右。這一部分保證學生上課能夠認真地學習相關的知識要點。對于階段性的學習成果,需要有一定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能夠進行階段性總結,對自己學習的知識進行歸納,從而鞏固學習成果。這一部分可以考慮設計為20%左右。再者,從全面學習角度,在期末的知識考核上要進行評分設計。一個學期的期末是對學生全學期知識的掌握情況的測評。這部分代表著學生真正掌握的知識,應該重視,可以考慮設置按照50%進行設置[2]。
這種評價體系設置,不但是對學生進行考核,更是讓學生明白社會實踐中,對于一個人的能力、表現的評判,結果為導向是重點,但過程也是很關鍵的,同樣需要重視,需要認真對待。
借用當前功能全面地信息化平臺,對于教導學生進行“數據結構”的學習能起到非常好的輔助作用。充分利用平臺的特色,進行混合式教學,優(yōu)化課程射進,與實踐進行結合,促進學生全面地掌握課程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信息化平臺對于完成教學目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