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 王洪榮 王夢芝 喻禮懷(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江蘇 揚州 225009)
?
基于微課的《飼料衛(wèi)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董麗 王洪榮 王夢芝 喻禮懷*(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江蘇 揚州 225009)
微課也被稱為微課程,常通過短視頻的制作來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素材。飼料衛(wèi)生學是動物科學專業(yè)的基礎課程,授課內容既包括不少晦澀難懂的飼料毒理學知識,又包括很多與其他學科交叉的知識點。如何將微課應用于飼料衛(wèi)生學的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值得探討。本文從微課的定義、飼料衛(wèi)生學微課應用情境和飼料衛(wèi)生學微課設計制作流程等方面探討如何將微課應用于飼料衛(wèi)生學課程教學,以期為飼料衛(wèi)生學及相關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
微課是相對常規(guī)課來說的一種微小的課程,常通過簡短的視頻等表現(xiàn),可作為學生課前和課后自主學習,也可作為教師上課時的素材。微課的雛形最早見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的有機化學教授LeRoy A. McGrew在1993年提出的“60秒有機化學課程”[1,2]。1995年,英國納皮爾大學的Terence Kee教授提出讓學生對特定主題進行一min演講[3]。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胡安學院的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課的概念[4]。國內學者胡鐵生率先提出微課的概念[5]。
飼料衛(wèi)生學是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程,近些年伴隨著食品安全問題受到的廣泛重視,飼料衛(wèi)生學課程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飼料衛(wèi)生學課程中既包括晦澀難懂的飼料毒理學知識,又包括與其他學科有交叉的飼料中的天然成分有毒物質部分的知識。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該專業(yè)學生學有所長,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非常必要。微課,區(qū)別與常規(guī)課程,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值得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嘗試和推廣。
關于微課的定義說法不一,有學者認為微課是一種課程,也有學者認為微課就是視頻課程。劉明卓等(2013)提出,微課是一種新型課程形態(tài)[6]。蘇小兵等(2014)指出,與微課相匹配的的“微目標、微教案、微講義、微練習”等課程要素共同構成微“課程”[7]。因此,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微課也就是一種微課程。王覓等(2013)提出,微視頻課程是學習者在特定學習情境中,根據(jù)自我學習的需求和目標,利用微課程所進行的網絡學習活動總和,所以微課就是視頻課程[8]。但其實不管其是微課還是微課程,關鍵都是要從師生需求的角度解決課程講授過程中的問題。作為飼料衛(wèi)生學課,應該與時俱進,引入微課這樣的新的課程形式,來提高課堂質量。
2.1 案例1 飼料衛(wèi)生學中飼料毒理學基礎部分“外源化學物的劑量-反應關系和劑量效應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應較難理解。因此,可以將這一知識點錄制成微課,讓學生在宿舍或圖書館看教材和微課自學,完成課前測試,然后老師在課堂帶領學生回顧視頻微課中的關鍵知識點,集中講解課前測試,接著進入“深入學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分組合作展示交流,再接著進入“鞏固提高”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老師啟發(fā)引導下合作完成題目、班級展示交流,最后是課堂小結。
2.2 案例2 飼料衛(wèi)生學中“飼料中天然成分毒物對家畜的危害及預防”是飼料學等其他學科已經涉及的內容,學生相對比較熟悉。因此,可以將這一部分的內容制成微課,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鞏固知新,由學生課前分組合作制作PPT,將課堂交給學生,先由學生講解PPT,再由講臺下的學生進行點評,最后進行“總結和鞏固”,主要由老師針對章節(jié)的重要知識點和學生的講解,進行總結歸納。
2.3 案例3 飼料衛(wèi)生學中“金屬毒物對飼料的污染及預防”部分每一節(jié)的內容結構都相同,包括金屬毒物的化學性質、毒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應用及污染狀況、飼料中的來源、體內過程、危害及預防,因此這一章節(jié)如果按照傳統(tǒng)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很容易產生疲勞感,不利于知識點的講授。在這一部分可以選擇其中一節(jié)內容制成微課視頻,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其余章節(jié)由學生分組制作微課視頻,并在課堂進行展示,由學生和老師共同進行評分,計入平時成績,最后進行“總結和鞏固”,由老師針對學生的微課對遺漏的知識點或者重要知識點進行總結和強調。這樣既增加課堂參與度和趣味性,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3.1 選題 微課針對特定的主題,如核心概念或單個知識點,教學目標明確,能夠在短時間內講解清楚,而且學習者很感興趣,易快速掌握。因此,飼料衛(wèi)生學微課的選題可以選擇一些重點、難點或興趣點予以重點解答。比如劑量反應關系和劑量效應關系這一難點,可以通過視頻制作,加入一些經典的反應曲線和例子,闡述兩者概念的區(qū)別,幫助學生理解。
3.2 教學設計 梁明樂通過對國內外36門微課進行比較分析,提出了微課的設計模式[9]。在該模式中,首先做前端分析,對微課的學習者特征、教學任務和學習內容進行分析,然后根據(jù)布盧姆的學習目標分類理論確定合適的學習目標,最后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學習者特征、學習內容和教學形式的教學策略,設計教學。飼料衛(wèi)生學中“飼料中氰化物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的異同點”一直都是授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往往容易混淆。通過對學生興趣點、教學任務和學習內容的分析,筆者在微課設計過程中引入電視劇“甄嬛傳”中安陵容之死的情節(jié),結合中毒特點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形象記憶。另外在微課中設計適量的練習題或留下一個有懸念的問題,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3 視頻制作 視頻是微課的核心內容,微視頻的教學過程要簡短完整,包括教學問題的提出、教學案例或情景導入、教學內容講解、教學活動安排、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開展協(xié)作學習。根據(jù)不同的類型,微視頻可能有不同的教學主題導入方式,但都要求快速、準確,可以從學習者熟悉的生活相關的現(xiàn)象或感興趣的案例引入,那樣可以抓住學習者的心,吸引其繼續(xù)看下去。微視頻的結尾要簡潔明了,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關于視頻制作可以通過錄制教學錄像、錄制屏幕錄像、利用專業(yè)的視頻軟件制作視頻并配音、制作動畫型微視頻以及視頻剪輯的方式。飼料衛(wèi)生學微課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靈活選擇以上幾種微視頻制作方式,力求形式新穎的同時,保證效果。另外部分章節(jié)可以設計開放式教學,放手讓學生去嘗試設計短視頻并演示,當然,老師要對重點內容及時進行總結和補充,不可完全放手。
3.4 微課應用效果評價 微課視頻制作好之后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網絡教學平臺等上傳,由學生自行下載觀看。可以設置匿名評價或彈幕等功能,對微課視頻的效果進行了解,此外,追蹤記錄學習者個人學習過程,提供相關主題資源的推薦和推送。根據(jù)微課的點擊率、點贊量、用戶評價、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情況、收藏次數(shù)、分享次數(shù)、討論熱度等指標綜合評價微課視頻的效果,并根據(jù)反饋的信息,對微課內容進行調整和修改。此外,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評價方法,就是通過課堂提問以及測試的形式來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當然,微課的使用不局限于課堂,更要服務于生產實際,學生工作之后,如果需要用相關知識,還可以回頭繼續(xù)翻看,當然也可以在行業(yè)內傳播,用于知識普及和解決生產中的問題。
總之,微課具有時間短、單一知識點、多媒體視頻和適合移動互聯(lián)網學習的特點,新穎且易于傳播。但是微課需要精心的課程教學設計、堅實的信息技術手段,往往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飼料衛(wèi)生學微視頻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知識,而且可以服務于已畢業(yè)的學生和畜牧業(yè)同行,幫助其了解飼料衛(wèi)生學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因此將微課應用于飼料衛(wèi)生學,并結合雨課堂、翻轉課堂、慕課等教學資源和模式,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1]LeRoy A McGrew. 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93, 70(7): 543.
[2]梁樂明, 曹俏俏, 張寶輝. 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 開放教育研究, 2013, 19(1): 65-73.
[3]Terence P Kee. The one minute lecture[J]. EDUCATION IN CHEMISTRY-LONDON-, 1995, 32(4): 100-100.
[4]張靜然. 微課程之綜述[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2(11): 19-21.
[5]胡鐵生. “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 電化教育研究, 2011(10): 61-65.
[6]劉名卓, 祝智庭. 微課程的設計分析與模型構建[J]. 中國電化教育, 2013(12): 127-131.
[7]蘇小兵, 管玨琪, 錢冬明等. 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 2014(7): 94-99.
[8]王覓, 賀斌, 祝智庭. 微視頻課程:演變、定位與應用領域[J]. 中國電化教育, 2013(4): 88-94.
[9]孟祥增, 劉瑞梅, 王廣新. 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 遠程教育雜志, 2014(6): 95-96.
(2018–09–17)
G642.3
A
1007-1733(2019)01-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