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超
(定州市動物防疫監(jiān)督總站,河北定州 073000)
豬鏈球菌病主要指的是一種由鏈球菌感染導致的可在人和牲畜間才傳播的傳染性疾病,豬一旦患病,將為相應養(yǎng)殖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此病的病癥較為復雜,死亡率相對較高,針對其進行有效的分析、診斷,探尋出多種治療手段及方案,對其加以有效的預防及治療十分重要,能減少豬養(yǎng)殖戶出現的經濟損失。
第一,腦膜炎:患病初期,病豬的體溫約為40.5~42.5℃,食欲減退,存在便秘現象,出現粘性或者漿性鼻液。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豬開始出現轉圈、共濟失調等癥狀,隨后會產生后肢麻痹,利用前肢進行爬行,或者四肢保持游泳狀、長時間昏迷等。個別豬患病后還會出現關節(jié)腫大、關節(jié)炎。
第二,急性敗血癥:此類癥狀多出現在成年的患病豬中,會導致病豬出現突然死亡的情況,患病豬的體溫基本保持在41~43℃左右,伴有廢食、發(fā)紺、震顫等行為;出現漿性鼻漏,眼結膜呈紅色,眼中常有淚水流出;腹、頸、耳下會產生紫色斑點。個別患病豬還會出現不能站立或者爬行等癥狀,以及昏睡及空嚼等神經性癥狀。
第三,亞急性型及慢性型:此類病癥多由腦膜炎及敗血癥引起,主要病癥表現為膿腫、心內膜炎、子宮炎、關節(jié)炎等。病豬出現心內膜炎及關節(jié)炎癥狀時,其一肢或者多肢會出現重大的現象,導致其無法站立或者跛行。
基于豬鏈球菌病的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驗等,可針對此病實施診斷操作,但在診斷過程中,需要將豬鏈球菌病和豬肺疫及豬瘟等區(qū)別開來。具體而言,首先,病豬若出現上述臨床癥狀突然死亡,則可將相應豬所患疾病初步診斷為鏈球菌病。但與此同時,由于此病的病變及癥狀均具備較高的繁瑣性,針對其進行的臨床診斷存在的難度較高,所以,應依照規(guī)定,對其實施實驗室檢驗操作,方能確定相應疾病是否為豬鏈球桿菌病。
在患病豬身上取淋巴結、肝、胸、血液等組織的觸片,實施涂片鏡檢操作,倘若病豬所患疾病為鏈球菌病,則可以觀察到卵圓形細菌,沒有芽孢,個別可能發(fā)展為莢膜,但多數依舊為短鏈或者單個的細菌,可能觀察到幾十個長鏈排列,其中成對排列的細菌較多,觀察過程中應重視明確劃分兩極著色的巴氏桿菌及雙球菌。
豬鏈球菌屬于兼性厭氧或者需氧型,可在血液瓊脂平板上實施相應的接種操作,隨后,將菌種置于37℃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下進行24h的培養(yǎng)操作,倘若相應病菌為豬鏈球菌,則經過培養(yǎng),菌種會逐漸變?yōu)橥该髀吨樾螤畹男⌒途?,且相應菌落的周邊通常會出現β溶血現象。通過鏡檢操作的實施,可以觀察到呈鏈狀排列在一起具有不同長短的細菌。在鑒定菌株時,可利用血清學試驗或者生化試驗,將分群血清及群特異性(C)抗原提取出來實施沉淀試驗。隨后將特異性抗原及特異性血清提取出來實施沉淀試驗或者凝集試驗,便可以將病菌的型別及血清群鑒定出來。
第一、對病豬進行2萬IU/kg的青霉素肌肉注射,同時,進行20mg/kg體重的鏈霉菌肌肉注射,一日注射兩次,連續(xù)注射3~5d左右;針對患病后顯現出關節(jié)炎癥狀的幼豬,對其進行20萬IU/kg的青霉素肌肉注射操作、1萬IU/kg的慶大霉素搭配復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操作,一日兩次。針對患病后出現腦膜炎癥狀的病豬,可利用相應的磺胺類藥物實施具體的治療操作,可取得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
第二、對病豬進行10~30mg/kg的氯霉素或者1~2mg/kg的慶大霉毒肌肉注射,一日兩次,連續(xù)注射3~5d左右;同時,也可以利用25~125萬IU/kg的紅霉素搭配50~100ml的百分之五葡萄糖注射液,對病豬實施靜脈注射操作,一日一次,連續(xù)注射3d左右;針對具有明顯體溫升高癥狀的病豬,還需要注射5~10ml的安痛定注射液或者安乃近注射液,一日兩次,注射至病豬體溫降到正常數值方可停止。
第三、對病豬進行10萬IU/kg的林可霉素以及2mg的加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操作,一日兩次。
第四、倘若發(fā)現或者懷疑患有感染鏈球菌病的豬,應立即將相應情況報告至相應區(qū)域的動物防疫部門,同時針對疫情實施好緊急處理操作,隔離健康豬及患病豬,對已經患病的豬及感染病菌的母豬進行單獨處理,利用2%的火堿水對病豬接觸過的器具實施仔細的消毒。針對存在染病危險的豬,可利用四環(huán)素或者青霉素等拌飼降低其染病可能性。
綜上所述,深入分析豬鏈球菌病的臨床癥狀,了解和掌握此病的有效診斷方法,積極探尋出多種有效的治療及預防手段,降低豬患此病的可能性及患病影響。有助于減少甚至避免養(yǎng)殖戶的經濟損失,確保豬可以更健康、順利的生長發(fā)育,為相應養(yǎng)殖戶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有利于豬及其他畜禽發(fā)生此病的研究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