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興
凡人當自重。自重即珍愛自己的品格、名聲。它是有骨氣的表現(xiàn)。知識界人士更應自重。這是由一小事想起的。有一位朋友,擅長會計業(yè)務,某單位聞其名,擬高薪聘請他出任顧問,任務是為這家企業(yè)鉆國家稅收政策的空子,避所得稅。這位朋友斷然拒絕:“給錢再多,違背國家利益的事我也不干?!贝嗽掔H鏘有力,落地有聲。
筆者對這位朋友是很欽佩的。高薪對清貧學者而言是頗誘人的,然要是接受了這個聘任。無異于喪失了原則。失去了骨氣。同時助長了一種投機取巧、坑害國家、與國爭利、與民奪利的歪風,學者也就成了此種歪風的幫閑,專家就成了“磚家”,教授就成了“叫獸”。
我國學者歷來有自重之品格,聞一多橫眉冷對特務的槍口拍案而起,朱自清不食美國嗟來之食,爭的是一個學者應有的骨氣、品格、文德和情操。
學者們想要告別清苦,出路何在?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是走出書齋、學院,緊貼現(xiàn)實,以自己的知識為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從中求得生存發(fā)展;一條是弄虛作假,或騙取課題費、騙取名利,或走幫閑文人之路,利用百姓對專家學者的信任,為某些企業(yè)偽劣產品站臺做虛假廣告,大肆騙取百姓錢財,或充當某些市場組織的“顧問”。為他們鉆政策和制度的漏洞、攫取稀缺資源等出謀劃策。顯然,前者是光明之路,而后者是陰暗之路。遺憾的是,選擇后者的不乏其人,他們?yōu)榱艘患核嚼?,違背了原則和良心,顯得浮躁和輕骨。這些人在大庭廣眾之下,說的都是人話、漂亮話、時髦話,而在暗地里說的是假話、鬼話,身上充滿了銅臭味,充滿了幫閑文人的奴顏媚骨。
本來,專家學者頗為百姓所敬重,因為他們既有專業(yè)知識又具高尚人格。他們的意見往往代表科學、真理,可信度高。這樣。權威與專家劃上了等號,也成了莘莘學子的努力方向。三四十年前,老百姓對某些事有疑問,有不同看法,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聽聽專家意見”。那時百姓對學者專家的認同率不敢說有百分之百,至少也在90%,而今公眾對專家教授的認同率不足30%,甚至被戲為“磚家”和“叫獸”?!按u家”者是以知識作為騙取名利的敲門磚之謂也,“叫獸”者是專事以口掠財、吹牛撒謊、吐沫四濺的“禽獸”之謂也。對專家學者的認識,一個天,一個地,蓋出于他們之中少數(shù)“害群之馬”,利欲熏心,出賣了人格,愚弄了百姓,坑害了國家,也連累了廣大有良知的專家學者。
人不可有傲氣,但應有傲骨。
從傲氣到媚骨僅一步之差。有道是“貧士無財有傲骨,愈窮傲骨愈突?!?。當然,窮不是學者的專利。面對窮,不是要甘于忍受,更不能低三下四,喪失骨氣和品格。正確的是,積極面對現(xiàn)實,敢于以自己的志氣、智慧和知識與窮進行抗爭。應當看到,這些年來黨和政府已經出臺并繼續(xù)出臺政策,鼓勵專家學者發(fā)揮聰明才智,從中獲取相應的物質利益。問題是,知識分子應正確對待自己,關鍵要自重,唯自重才能出志氣、出智慧,靠自己雙手闖出一條改天換地的新路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文人學者要自強,要讓人尊重,首先得自重。文人學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要越過學者的道德和良心的底線,切記: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或往幫閑文人方向墮落。是絕無出路的。以前如此,以后也是如此。
教授和“叫獸”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然而,教授一旦沾了銅臭,喪失了靈魂和骨氣,那么,教授蛻變成“叫獸”則為期就不遠了。
陳明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