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永洲,王建潔
(1.隴西縣菜子中心衛(wèi)生院藥房,甘肅定西 748108;2.隴西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wèi)生科,甘肅定西 748100)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是由于胰島素合成異常引起的,并發(fā)癥較多,糖尿病足是其中的一種。糖尿病足主要是對足部的神經(jīng)和骨關節(jié)系統(tǒng)造成損害,會出現(xiàn)感染、潰瘍、骨髓炎等癥狀,會對患者造成殘疾,甚至危害生命[1]。臨床多使用藥物治療的方法對糖尿病足進行治療。該研究以2017年4月—2019年4月為研究段,主要探討對糖尿病足患者藥物治療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進行藥學干預的效果。
回顧性分析選擇30例該院接收的糖尿病足患者,其中16例女性,14例男性,患者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62.35±14.1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足的診斷標準[2]。
(1)健康教育:對藥物的用藥相關知識,糖尿病足的危害、注意事項、血糖正常值等對患者進行普及。(2)醫(yī)生對患者的用藥進行審核,按照患者的情況,選擇療效好,毒性小的藥物,科學的使用藥物,將每種藥物物盡其用,并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3)心理干預: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輔導,鼓勵患者積極用藥,用成功的案例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告知患者用藥的必要性,不要因為身體好就不服藥。(4)健康生活:指導患者正確的飲食、正確的運動、正確的生活習慣,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高熱量、高鹽、高油、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選擇強度較小的運動,規(guī)律的生活,避免熬夜,禁煙酒。
分析干預前后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治療效果(顯著:臨床癥狀消失,血糖等指標恢復正常,創(chuàng)面愈合;改善:臨床癥狀消失,血糖等指標恢復正常,創(chuàng)面愈合)[3],生活質(zhì)量(睡眠情況、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血糖水平、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以及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腹瀉)。
數(shù)據(jù)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用[n(%)]表示用藥依從性,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χ2檢驗;(±s)表示生活質(zhì)量,血糖水平、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用藥依從性80.00%比干預前46.67%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用藥依從性的比較[n(%)]
干預后不良反應10.00%要比干預前33.33%要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良反應比較[n(%)]
干預后治療效果93.33%要比干預前63.33%要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效果比較[n(%)]
干預后睡眠情況(81.05±10.36)分、生理功能(80.32±10.94)分、心理功能(86.18±5.9)分比干預前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生活質(zhì)量比較[(±s),分]
表4 生活質(zhì)量比較[(±s),分]
組別睡眠情況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干預前(n=30)干預后(n=30)t值P值64.16±10.28 81.05±10.36 10.543 2<0.05 65.36±11.05 80.32±10.94 8.765 1<0.05 73.24±6.31 86.18±5.92 13.625 2<0.05
干預后空腹血糖(5.73±1.11)mmol/L、餐后2 h血糖(9.51±1.67)mmol/L和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8.84±4.37)d,均比干預前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血糖水平、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比較(±s)
表5 血糖水平、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比較(±s)
組別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d)干預前(n=30)干預后(n=30)t值P值8.82±1.06 5.73±1.11 18.341 6<0.05 15.25±1.74 9.51±1.67 21.683 0<0.05 14.42±2.68 8.84±2.37 14.209 5<0.05
隨著社會老齡化,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作息不規(guī)律,壓力大,熬夜,遺傳、飲食高油高鹽等各種因素,使得糖尿病的發(fā)生率也越來越高。而糖尿病的并發(fā)癥也較多,腎病、眼底病變、糖尿病足都是糖尿病嚴重的并發(fā)癥。對于糖尿病足需要長期服藥進行治療,目前臨床對于糖尿病足的治療主要以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以及抗血小板治療為主[4]。主要使用的藥物包括前列腺E1、丁咯地爾、舒洛地特、己酮可可堿等[5]。
該次研究中,對患者使用藥學干預后,可以提高用藥依從性80.00%,降低用藥后的不良反應10.00%,進而提高治療效果93.33%,改善患者空腹血糖(5.73±1.11)mmol/L、餐后2 h血糖(9.51±1.67)mmol/L水平,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8.84±4.37)d,進而提高睡眠情況(81.05±10.36)分、生理功能(80.32±10.94)分、心理功能(86.18±5.9)分,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由于糖尿病足患者的病程較長,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較差,影響的主要因素有,患者認為自己能抵抗疾病,不需要服藥,或是家庭負擔沉重,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對高血壓認識不足,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佳無法為患者提供長期的藥物狀況,擔心藥物不良反應,藥物效果不明顯等[6]。對患者進行藥物干預,包括健康教育,以及合理使用藥物,心理干預,以及生活指導等,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幫助患者提高用藥的依從性,可以堅持服藥,進而降低患者的血糖,促進患者康復[7]。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足患者實施有效的藥學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因此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