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輝
(日照市東港區(qū)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山東日照 276800)
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均壽命得以延長的同時,有關(guān)老年疾病的發(fā)病率在逐年升高,加上我國人口處于老齡化階段,相對地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人高發(fā)疾病的患病人數(shù)逐年增加[1]。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水平長期管理不當?shù)那闆r下,極易并發(fā)多種并發(fā)癥,血管病變、眼底病變以及糖尿病足均會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而發(fā)病率增高,糖尿病患者一旦并發(fā)糖尿病足將會對其身體造成嚴重的創(chuàng)傷[2]。糖尿病足屬于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并發(fā)糖尿病足后生活自理能力將會逐漸下降,病情發(fā)展至糖尿病足慢性潰瘍時,患者通常需要忍受慢性傷口久治不愈的癥狀[3]。該文隨機擇取2018年1—12月期間于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A2、D-二聚體以及纖維蛋白原水平的變化規(guī)律,具體研究內(nèi)容詳見下文。
表2 三組研究對象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三組研究對象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組別研究組(n=32)參照一組(n=32)參照二組(n=32)三酰甘油(mmol/L)14.00±0.46 163.00±0.38 1.26±0.23總膽固醇(mmol/L)1.65±0.57 1.21±0.56 1.01±0.7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3.87±0.71 3.56±0.51 2.82±0.5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0.68±0.27 0.81±0.35 1.05±0.52白細胞介素-6(mg/L)99.56±36.82 65.24±8.13 32.14±5.83白細胞介素-12(mg/L)89.42±28.67 63.85±5.13 30.27±6.53
于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擇取3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為研究組,擇取32例無并發(fā)癥糖尿病患者作為參照一組,再擇取32名同期健康體檢者作為參照二組。研究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值為17∶15,年齡上限為79歲,年齡下限為62歲,中位年齡為69.4歲;參照一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值為16∶16,年齡上限為78歲,年齡下限為63歲,中位年齡為69.7歲;參照二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值為18∶14,年齡上限為76歲,年齡下限為60歲,中位年齡為68.9歲。3組研究對象年齡以及性別比例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同期比較。3組研究對象均已了解研究要求,自愿參與課題研究。該文研究項目已通過臨床審核,下發(fā)有正式文件。
所有研究對象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液5 mL,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酶A2水平使用散射比濁分析儀進行測定,D-二聚體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則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測定。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則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測定,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12也使用該方法進行測定。
(1)記錄3組研究對象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A2、D-二聚體以及纖維蛋白原水平;(2)記錄3組研究對象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水平指標有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炎性因子指標有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12。
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測,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組研究對象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A2、D-二聚體以及纖維蛋白原水平如表1所示,可知研究組患者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靈芝A2水平、D二聚體以及纖維蛋白原水平均顯著高于參照一組和參照二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三組研究對象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A2、D-二聚體以及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s)
表1 三組研究對象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A2、D-二聚體以及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s)
組別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A2(ng/mL)D-二聚體(mg/L)纖維蛋白原(g/L)研究組(n=32)參照一組(n=32)參照二組(n=32)302.23±56.23 216.73±43.25 102.37±20.68 0.97±0.04 0.41±0.09 0.19±0.07 4.63±1.02 2.54±0.23 2.27±0.42
三組研究對象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如表2所示,可知研究組患者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12)水平要明顯高于參照一組和參照二組,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低于參照一組和參照二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患者主要特征為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攝入高升糖食物后血糖波動幅度較大,極易急速上升。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島素分泌量不足以調(diào)控血糖水平保持平衡狀態(tài),因此需要服用藥物接受病情管理用以控制血糖水平,肥胖和遺傳均為導致糖尿病患病風險增高的影響因素[4]。由于現(xiàn)代人飲食習慣的變遷,當前市場上食物加工程度越來越高,導致過量進食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就加劇了糖尿病發(fā)病風險。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水平情況下,足部周圍神經(jīng)發(fā)生病變后,機械壓力過大將會使得足部關(guān)節(jié)受到損傷,有可能會發(fā)生糖尿病足綜合征,患者會發(fā)生神經(jīng)性骨折、潰瘍和感染等一系列癥狀[5]。糖尿病足患者早期診斷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有利于患者預后改善,能夠提升患者健康狀況。利用某些關(guān)鍵指標可用于判斷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癥情況以及嚴重程度,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A2是一種限速酶,由炎性因子生成過程中形成,在細胞的內(nèi)外代謝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心血管疾病與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A2水平關(guān)系密切,同時血漿脂蛋白相關(guān)磷脂A2也是血管壁存在炎性反應的生物標志物[6]。D-二聚體可用于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當機體出現(xiàn)高凝態(tài)時,D-二聚體水平將會異常上升。纖維蛋白原是血漿中的糖蛋白,可準確反映機體的凝血功能,其水平上升后將會誘發(fā)各類心腦血管。血脂水平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可用于反映糖尿病患者機體狀態(tài),控制其水平對于并發(fā)癥預防具有一定作用。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炎性反應較為嚴重,同時還存在凝血功能異常,血脂水平也存在異常,臨床治療中需要采取積極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