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平,謝秀東,龐力銘,李奕慧,肖夢然,唐 宏*
(1.贛南醫(yī)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2.贛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西 贛州 341000
正念(Mindfulness)由東方佛教禪修演變而來,是一種自身以接受、沒有任何排斥、不加評判的心態(tài)持續(xù)察覺和關注當下的體驗,由Kabatzinn等[1]于20世紀70年代末在馬薩諸塞州大學醫(yī)學院創(chuàng)立。正念訓練是一種運用佛教禪修思想幫助個體緩解壓力、抑郁情緒或疼痛的精神訓練方法。目前大多數(shù)關于正念的定義強調兩點:一是旨在促進注意力控制,二是對內部和外部經驗的認識,以開放的態(tài)度且不需要評判、闡述或反應。既往關于正念訓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常人的學習和記憶等相關認知功能方面[2-7],但其影響機制尚未明確。臨床上精神疾病患者的認知功能受損嚴重,關于正念訓練對其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由于工作記憶作為人類認知功能的核心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就正念訓練對工作記憶影響的相關研究進行綜述,探討正念訓練對工作記憶的影響機制及在臨床的相關應用。
工作記憶是對信息進行暫時性存儲與加工的容量有限的系統(tǒng),在人類完成認知任務中起重要作用。Baddeley[8]在1974年最先提出工作記憶的理論模型,它主要由一個中央處理器和兩個緩沖區(qū)組成,即中央執(zhí)行系統(tǒng)、語音環(huán)路和視空模板。中央執(zhí)行系統(tǒng)是工作記憶的核心,處理語音環(huán)路和視空模版與長時記憶的聯(lián)系,負責注意力的信息協(xié)調、加工與轉運。語音環(huán)路和視空模版分別對語音刺激信息和視覺空間信息進行加工編碼和短時存儲。在此基礎上,Baddeley[9]提出工作記憶模型的第四個成分——情景緩沖器,作為對之前模型的補充。情景緩沖器是一個存儲系統(tǒng),用于儲存不同信息加工的結果以支持后續(xù)的加工和儲存的次級記憶系統(tǒng)。
正念訓練所激活的腦區(qū)與工作記憶相關腦區(qū)較為一致:Creswell等[10]研究表明,正念訓練能夠激活前額葉皮質,而前額葉皮質是工作記憶的整合中心,負責多種信息的加工處理、存儲、轉移和執(zhí)行等,相當于工作記憶的中央執(zhí)行系統(tǒng)[11]。除了前額葉皮質外,正念訓練還能夠激活雙側頂葉,頂葉則主要接受身體各種感覺信息的傳入并加以整合[12]。Berryhill等[13]研究顯示,背側頂葉區(qū)損傷者在視覺空間信息的記憶維持和加工能力減退。背側頂葉區(qū)主要與初級軀體感覺區(qū)和視覺中樞相連,整合空間位置信息,相當于工作記憶的視空模板。腹側頂葉區(qū)主要包括緣上回、角回、頂下后回,又稱Wernicke感覺語言區(qū),與語言材料的短期記憶存儲有關,對語音刺激的信息進行整合,相當于工作記憶的語音環(huán)路。
但不能僅依據(jù)腦區(qū)的激活情況就斷定前額葉皮質、背側顳葉、頂葉等是正念訓練對工作記憶產生影響的腦區(qū)。正念訓練通過減少主動干擾進而提高工作記憶水平。當個體不斷接受新的信息時,先前的信息會干擾當前信息的存儲和加工,即主動干擾。Greenberg等[14]研究顯示,正念訓練有助于減少這種主動干擾,與對照組相比,正念組出現(xiàn)較低的主動干擾錯誤率,而且這種改善與海馬體積增加有關。H?lzel等[15]研究表明,與非正念訓練組相比,正念訓練組的左側海馬、后扣帶回皮層、顳頂部交界處和小腦灰質濃度增加,這些區(qū)域都是與學習、記憶、情緒調節(jié)有關的腦區(qū)。以上大腦結構或功能變化的研究結果,為研究正念訓練對工作記憶影響的神經機制提供了初步證據(jù)。
正念訓練有助于改善青少年的工作記憶能力,增強注意力、改善情緒調節(jié)能力、提高學習能力[16-17]。Vugt等[18-19]研究也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進行強化的正念訓練組在復雜視覺刺激下記憶任務的信息處理能力更好、反應時間更短。這可能是因為正念訓練強調對當下體驗的關注,增加個體對當下注意力的控制。而注意力是由中央執(zhí)行系統(tǒng)分配,負責監(jiān)視各個子系統(tǒng)處理不同的任務、進行不同信息的加工,注意力的提高有助于完成信息存儲和加工,從而提高工作記憶水平。
Zeidan等[20]研究顯示,短期正念訓練有助于減少大學生的疲勞感和焦慮感,增加持續(xù)的注意力,改善思維渙散。Mrazek等[21]對大學生進行為期兩周的正念訓練后,大學生注意力分散得以改善,工作記憶水平提高。正念訓練還能夠提高個體正念水平,減少反芻思維[22-23]。反芻思維會占用工作記憶資源,影響信息的轉移和存儲[24],正念訓練通過將注意力從反芻思維中轉移到當下,更關注當下的體驗,進而改善工作記憶。
研究表明,高負荷壓力會影響信息的提取和存儲,從而影響工作記憶[25]。Jha等[26]對高壓力人群的研究顯示,正念訓練通過減少個體的消極情緒和保持較高水平的積極情緒來改善工作記憶,并有助于預防在高應激情況下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特別是工作記憶的損傷。消極情緒會分散個體的注意力,占用有限的認知資源,使得個體不能對信息進行刷新、轉移,增加工作記憶負荷。Lutz等[27]研究表明,短期正念訓練有助于改善負性情緒,與對照組相比,接受正念訓練的個體在面對負性事件時,與情緒加工處理有關的腦區(qū)域如杏仁核、海馬旁回激活減弱。正念水平較高的個體,執(zhí)行監(jiān)管功能有關的前額葉、右側島嶼的激活增多,以較少的監(jiān)管資源來減弱負性情緒喚醒,減弱負性情緒對有限資源的占有,說明正念訓練增加個體對當下的注意和非評判的接受,解除負性情緒對注意資源的消耗,使情緒加工處理的腦區(qū)激活減弱,從而改善工作記憶。
正念訓練不僅可以改善正常人的工作記憶,也有助于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工作記憶。Ives-Deliperi等[28]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進行正念訓練,患者躁郁癥狀得以改善。與對照組相比,接受正念訓練者內側前額葉皮質和后扣帶皮層中BOLD信號增加,且內側前額葉皮質信號變化與正念水平增加存在相關性,提示正念訓練可能是精神疾病患者改善工作記憶、空間記憶和語言流暢性的機制。研究顯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的工作記憶受損明顯[29-30],正念訓練能夠改善其核心癥狀,提高注意力,改善情緒調節(jié)和沖動控制[31]。神經影像學研究顯示,正念訓練對ADHD患者認知功能改善的相關大腦區(qū)域為前額葉皮質(包括背側和腹內側區(qū)域)、海馬和杏仁核等[32]。Tang等[33]對耐藥性癲癇患者的研究顯示,正念訓練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負性情緒、減少復發(fā),并改善認知功能,口頭語言記憶測試及空間復雜圖形測試結果顯示,接受正念訓練后,患者口頭言語記憶能力和空間視覺記憶能力均得以改善,正念訓練可能增強了他們保留和檢索新的學習信息的能力,并且在干擾之后將目標詞與噪聲區(qū)分開來,這些患者在接受正念訓練后工作記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回歸社會后的生活質量。
正念訓練是心理治療領域的一種新型療法,有助于改善情緒、改善工作記憶、促進認知功能恢復。正念訓練對工作記憶的影響不僅與大腦腦區(qū)如前額葉、頂葉的激活有關,還與海馬、扣帶回、顳頂交界區(qū)的結構變化有關。正念訓練對工作記憶的影響及應用得到一定的驗證,但仍存在一些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目前的研究有多種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正念訓練對工作記憶影響實驗中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但其深入的作用機制尚未被闡明。其次,研究的樣本量通常較小,且大多研究采用前后測對照,但分組時未考慮性別差異,而女性負性情緒和反芻思維等往往較男生嚴重,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結果的可信度。因此,未來研究應擴大樣本量、完善實驗方法,進一步明確正念訓練隊工作記憶影響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