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來古麗·西仁白克,劉 昊,魏嘉琪
(1.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新疆 喀什 844000; 2.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在發(fā)展中國家,宮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1],位居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第一位[2]。目前宮頸癌治療方案主要是以手術治療為主,行廣泛全子宮加盆腔淋巴結切除術[3],該手術最易損傷輸尿管,進而導致腎積水。同時,盡管患者輔助放療和化療的綜合治療可以取得較滿意的效果,但患者常因術后放化療后而引起的腎積水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預期壽命及進一步的治療。因此,本研究重在討論如何診治宮頸癌術前腎積水狀況,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62例,年齡范圍為37歲至65歲,平均年齡為46.4歲,經(jīng)檢查診斷均擬行宮頸癌根治術,其中出現(xiàn)腎積水11例,初診時發(fā)現(xiàn)4例,術后發(fā)現(xiàn)3例,放療后發(fā)現(xiàn)4例。
患者均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術、彩超檢查明確腎積水;其中1例達尿毒癥水平,2例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的升高。
11例患者中1例未處理,7例診斷后選擇膀胱鏡下輸尿管內“雙J”管置入術進行治療,成功留置3到4個月,并且定期換管。1例行“雙J管置入術”失敗后拒絕進行“造瘺術”,1例進行血液透析,1例行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
62例宮頸癌患者,出現(xiàn)腎積水11例,發(fā)生率17.74%。
11例患者中有4例因放療之后輸尿管周圍結締組織纖維化、增生而導致輸尿管梗阻,產生腎積水;4例因術中對輸尿管產生損傷,術后瘢痕增生進而壓迫輸尿管;3例因腫瘤巨大從而壓迫輸尿管,導致腎積水。
宮頸癌位居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因為解剖學上與輸尿管成毗鄰關系,宮頸癌患者易出現(xiàn)輸尿管梗阻、腎積水,發(fā)生率大約為14.11%到34.15%。因手術副損傷導致輸尿管損傷的發(fā)生率大約為0.05%到7.40%。在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時,誤傷輸尿管的概率可達13.4%。腫瘤本身或者腫大的淋巴結對輸尿管壓迫可造成輸尿管梗阻,進而導致腎積水。除此之外,放、化療等治療手段也可導致輸尿管狹窄、腎積水。由于化療藥物不斷進展,聯(lián)合使用以順鉑為基礎化療與放療,對晚期宮頸癌患者療效好。因化療藥物對腎功能的損害,限制了放化療的應用;由于輸尿管梗阻、腎積水病情發(fā)展緩慢,臨床癥狀不典型。尤其是早期宮頸癌的患者常無明顯癥狀,易被原發(fā)病所掩蓋,極易造成誤診、漏診。
宮頸癌合并腎積水患者情況惡化迅速,應盡可能做到“三早”:一是早發(fā)現(xiàn)、二是早診斷、三是早治療。查找原因并解除腎積水,保護腎功能,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重要意義。
腎積水對宮頸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長度有重要影響,甚至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且同時早期無明顯的癥狀和體征,因此臨床上易誤診、漏診。所以術前應做到:準確分期,依據(jù)期別選擇適當手術方式,減少輸尿管副損傷。手術過程中做到:盡量避免輸尿管損傷,分離2至3 cm即可,不易過長,應盡量保護輸尿管鞘膜,防止輸尿管游離過多。術后做到:對有輸尿管損傷者,應適當延長留置尿管時間至10至12天,使輸尿管損傷得到恢復。提倡拔除尿管后2至3天做第1次彩超,便于了解膀胱殘余尿液及雙腎積液情況,以便為以后復查提供對比。
綜上所述,正確及時地處理宮頸癌術前腎積水,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對患者日后的進一步放、化療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為輸尿管內置入雙J管術以及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因其損傷小、操作容易,在臨床應用中更簡便,患者痛苦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