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杜甫《洗兵馬》詩的創(chuàng)作主旨

        2019-02-11 02:44:32郝潤華
        杜甫研究學刊 2019年4期
        關鍵詞:兵馬至德靈武

        郝潤華 章 蕾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十月,唐軍順利打擊安史叛軍,長安、洛陽相繼收復,形勢可喜。此時,河北地區(qū)大部收復。乾元元年(758)春天,時任左拾遺的杜甫,揮筆寫下《洗兵馬》一詩。關于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與主題思想,學界前輩多有所考證闡發(fā),但并無定論,筆者在前人成果基礎上對此詩的寫作本事與主旨略作發(fā)覆。

        一、關于《洗兵馬》的創(chuàng)作時間與背景

        詩歌的創(chuàng)作年代與主旨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一旦認定有誤,很容易誤解作者原本的寫作意圖。因此,在討論《洗兵馬》的主旨前,首先要考定該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與背景。

        《洗兵馬》的創(chuàng)作年代自來有三種說法:一、作于至德二載(757)秋收京之后。二、作于乾元元年(758)春。三、作于乾元二年(759)春。古代注家大多持乾元二年說,包括黃鶴、朱鶴齡、浦起龍、仇兆鰲、楊倫等人。今人觀點則一分為二,蕭滌非、朱東潤、陳貽焮、廖仲安、張忠綱等人認為作于乾元二年春,時杜甫在洛陽;而詹瑛、徐樹儀、鄧魁英、聶石樵、莫礪鋒等人則認為作于乾元元年春,時杜甫在京師任左拾遺。

        關于第一種說法,據(jù)《洗兵馬》詩中“成王功大心轉(zhuǎn)小”一句,即可定讞其說有誤。按,《舊唐書·肅宗本紀》卷十載:(至德三載)三月,“甲戌,元帥楚王俶改封成王?!崩顐m被封成王在至德三載三月,即乾元元年三月,依此,完全可排除作于至德二載收京后一說。

        關于第三種說法,《舊唐書·肅宗本紀》載:“(乾元元年五月)庚寅,立成王俶為皇太子。”可見,乾元元年五月,李俶已被立為太子,而此詩如若作于乾元二年,則此時再稱其為“成王”便不合適。不過,蕭滌非在《杜甫詩選注》中指出,杜甫稱呼時人官爵有時與史事有異,如郭子儀由左仆射改任中書令,杜甫依舊稱其為仆射。然而,成王封皇太子一事,在當時屬天下皆知的大事,而且太子是國本,地位極其重要,杜甫不會不實寫。作于乾元二年之說,應該也靠不住。

        詹瑛據(jù)史實與詩中內(nèi)容分析,此詩創(chuàng)作年代當為乾元元年三月以后,五月張鎬罷相以前。鄧魁英、聶石樵也表達了相同的意見:“至德二載九月和十月,唐軍先后收復長安和洛陽,詩作于第二年,即乾元元年,當在楚王李俶改封成王的三月和張鎬罷相的五月之間?!蹦Z鋒、童強等也持這一觀點。

        綜合古今學者的考證研究,《洗兵馬》作于乾元元年(758)一說當較為可靠。究其創(chuàng)作背景,據(jù)《舊唐書》《新唐書》等記載,至德二載后半年至乾元元年三月間,大唐發(fā)生的主要事件如下:

        至德二載,十月,廣平郡王俶與安慶緒戰(zhàn)于灃水,敗之。旋即復京師長安。又復東京洛陽。肅宗自靈武至長安,饗于太廟,哭三日。

        十一月,回紇葉護自洛陽至長安,肅宗敕百官于長樂驛迎,并在宣政殿宴勞,葉護升殿,其余酋長列于階下,賜錦繡繒彩、金銀器皿。

        十二月,玄宗自蜀郡至長安。肅宗大赦天下,賞封靈武元從、蜀郡扈從以及平叛大將等。

        乾元元年,正月,玄宗御宣政殿授肅宗傳國受命寶符,冊號“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又上上皇天帝冊號“圣皇天帝”。

        三月,徙封李俶為成王,立淑妃張氏為皇后。

        乾元元年春,杜甫在京任左拾遺之職,他為兩京順利收復而欣喜,同時,也看到了幾個月來國家發(fā)生的重大事情。這些事件在《洗兵馬》一詩中皆有反映。以上大致確定了此詩的時間與背景,再來分析一下此詩的創(chuàng)作主旨。

        二、關于《洗兵馬》主旨的幾種主要說法

        關于杜甫《洗兵馬》詩的創(chuàng)作主旨,歷來有不同說法。歸納起來不外有三種:即諷刺說、歌頌說、歌頌中有規(guī)諷說。具體內(nèi)容如下:

        (一)諷刺說

        持該說法者認為雖然當時形勢好轉(zhuǎn),但國家依舊存在禍患,杜甫以憂國憂民心態(tài)作《洗兵馬》,批評肅宗不能恪守子道,在國家尚未安定之時不能任用賢臣,詩中表達了對國家前景的憂心。

        南宋蔡夢弼認為,肅宗即位未久,“正宜刻勵,以父為鑒”,但其所作所為令人寒心,國家尚未真正太平,獻頌以諛肅宗者大有人在,現(xiàn)狀不容樂觀。因此杜甫發(fā)出“安得壯士”“洗甲兵而長不用”的感慨。

        清初錢謙益在宋人基礎上明確提出《洗兵馬》旨在譏刺肅宗,“刺其不能盡子道,且不能信任父之賢臣,以致太平也”。認為《洗兵馬》似頌實諷,皮里陽秋,通篇充斥著對肅宗的譏諷之意,且末句“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是杜甫發(fā)出的“太平之望邈矣”的哀嘆。

        清人張溍十分贊同錢謙益的觀點,認為“此詩中藏多少事,諷刺不露,非牧齋解則終古茫然耳”。他在書中多引用錢謙益注解,亦感“雞鳴、問寢二語,含刺甚深”。

        清末曾國藩認為《洗兵馬》雖不是“句句指摘”之作,但部分詩句明顯地諷刺了有虧子道的肅宗和驟貴的靈武諸臣,這些都是“詩旨之顯而易見者”。

        主張“諷刺說”的以上各家,對錢謙益的觀點基本表示認同,雖然其中曾國藩、陳貽焮指出錢謙益解讀此詩有過失之處,但他們都認為杜甫此詩中當存譏諷之意。

        (二)歌頌說

        持該說者認為《洗兵馬》作于兩京收復后的大好形勢下,表達的是詩人對全面太平即將到來的喜悅之情,通篇皆是欣喜愿望之詞,全無譏諷之意。持論者主要有潘耒、浦起龍、袁枚等人。這些注家在提出個人觀點的同時,對錢謙益的說法進行了強烈的抨擊。

        總之,持“歌頌說”的諸家,幾乎都對錢謙益的觀點有所駁斥,認為錢氏之病在刻意求深,穿鑿過甚。他們從杜甫“忠君”愛國的角度出發(fā),以為《洗兵馬》的主旨是歌頌唐帝國的中興,是欣喜愿望之語,字里行間雖有抑揚之意,但作品中的情緒還是高昂的,決非“嗚呼痛哉”的絕望腔調(diào)。

        (三)歌頌中有規(guī)諷說

        清代還有部分注家雖承認《洗兵馬》中存在規(guī)諷的意味,但認為整首詩依舊意在歌頌,是一篇結合了批評情緒與欣喜情感的作品。這個觀點得到了當今大多數(shù)學者的認同,他們認為這首詩寓諷刺于頌禱之中,整首詩是歌頌中有規(guī)勸。

        以上學者雖然看到了詩中的諷刺之意,但仍舊將詩歌整體解讀為一首頌詩,大抵因為他們在詮釋《洗兵馬》時,本著文學本位的原則,著重從文學藝術的層面加以鑒賞分析。由于憂國憂民的詩人面對嚴酷現(xiàn)實所產(chǎn)生的情緒與情感以及杜詩所具有的“詩史”特質(zhì),因此,我們解讀杜詩,在“知人論世”時還應“以意逆志”,尤其需注意結合唐代史事以及歷史學家的觀點,發(fā)掘杜甫的政治識見與隱微的心意。

        三、對《洗兵馬》關鍵詩句的分析

        古典詩歌由于詩人的經(jīng)歷、性情與修養(yǎng),詩中往往呈現(xiàn)出一些多歧性的詩句,這是后人解讀詩歌時較困難的地方。以上對《洗兵馬》的理解就是如此,之所以會出現(xiàn)不同說法,主要是對詩中某些關鍵句子的理解存在差異?!断幢R》詩整體表達的是欣喜之意還是諷刺之情,全在于詮釋者對其中關鍵詩句的解讀。以下試對這些句子作些分析。

        (一)“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

        此聯(lián)所表達出的欣喜之情躍然紙上,杜甫為大唐已奪取的勝利感到欣慰,但是鄴城仍未攻下,不可掉以輕心,所以接下來“常思”一句,寫肅宗曾經(jīng)起事艱難,勸其常思過往之狼狽與辛苦。這句話整體側重在“常思”句,望肅宗勝而不驕,告誡其安不忘危,為下文暗諷肅宗罷免賢臣等舉動埋下伏筆。而宋人蔡夢弼則解讀為肅宗念念不忘玄宗入蜀之艱,云:

        蔡夢弼認為“常思”一句的主語是肅宗,“仙仗”指的是玄宗儀仗。其實不確。倘若肅宗有這樣的孝思之情,不忘當初上皇西走入蜀的艱難,那么下一句“三年笛里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的告誡就顯得多此一舉。此處“仙仗”肯定不當指玄宗儀仗。據(jù)《舊唐書·玄宗本紀》,玄宗入蜀的路線為:

        可以看出,史書記載的玄宗幸蜀路線中,并無“崆峒”,“崆峒”在今甘肅境內(nèi),而肅宗曾于靈武、鳳翔兩地之間往來,期間必經(jīng)過崆峒山。所以“仙仗”,指肅宗更為恰當。退一步講,縱使指玄宗儀仗,可玄宗幸蜀時,肅宗并未隨行,過“崆峒”之艱,于肅宗而言缺乏真切的感受,“常思”一個未經(jīng)歷過的事情,未免不符邏輯。

        這兩句話中,“已喜”一句傳遞的喜悅之情是顯而易見的,承接上文首敘的勝利之事,而“常思”一句,不但勸導肅宗要勝而不驕,須時?;貞浧鹜盏钠D難時刻,而且引出下文對其不當行為的揭露和抨擊,這才是全詩的關鍵部分。

        (二)“鶴駕通宵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

        這是整首詩爭議較大的兩句。安史亂后玄肅父子間間隙已存,這句表面看似和諧的描寫,其實暗含諷刺。此句典出《列仙傳》:周靈王太子晉乘白鶴仙去,故后世稱太子之座駕曰“鶴駕”,宮禁曰“鶴禁”。“鳳輦”,皇帝的車輦,此確指肅宗車輦。前詞言太子,后詞言皇帝。微言大義,深入其中。龍樓,即玄宗所住興慶宮。其意為:肅宗作為太子,返京后連夜備好車馬,雞鳴時即趕到興慶宮向玄宗問安。兩句語意深刻,值得玩味。據(jù)史載,潼關失陷后,玄宗倉皇西行,父子率領各自人馬在鳳翔分途,之后李亨直接在靈武登基,并未得到玄宗的同意,因此其原來的身份就是太子;肅宗返京后,也未如《禮記·曲禮上》所說:“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币虼?,錢謙益認為這兩句是“刺肅宗也,刺其不能盡子道”,是頗有道理的。關于肅宗對玄宗的態(tài)度,下節(jié)有專論,此不贅述。

        浦起龍不同意此種說法,認為“鶴駕”應指成王李俶,而“鳳輦”指肅宗,父子相隨,朝寢于玄宗:

        此外,浦起龍?zhí)岢龅摹吧钚彝饪軐⒈M,而內(nèi)嫌不生”觀點,也有問題。杜甫應該不是“深幸”內(nèi)嫌不生,而是恐怕有“內(nèi)嫌生”。玄、肅父子間絕對不會沒有嫌隙。內(nèi)嫌已有,且尚未解決,何來“不生”之說?杜甫認為在外憂之時,內(nèi)部更加不能出現(xiàn)亂子,這體現(xiàn)了詩人的深憂遠慮,倘若肅宗能恪盡子職,內(nèi)嫌才會真正不生。

        錢謙益和張溍將這句話解讀為譏諷肅宗有虧子道,是頗具眼光的,但二人還認為,“鶴駕”二句是“不欲其成乎君”“不欲肅宗正位”,這個觀點似乎有些過度解讀的意味。杜甫對于肅宗稱帝并未十分排斥,他只是希望肅宗能成為中興之主,如果對肅宗即位表示反對,以其氣節(jié),根本不會主動前往肅宗身邊去任左拾遺。只不過后來肅宗一系列行為,使得處于危亂之中的國家離太平之象又遠了一步,這令杜甫深感失望。

        (三)“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

        杜甫內(nèi)心雖然渴望太平盛世能夠早日到來,卻不知這一天是否會成為現(xiàn)實,這句詩流露出的是詩人復雜的情感,既有渴望,又夾雜著失望之情。國家現(xiàn)狀如此,肅宗未必能任用賢臣,所以到底能否“凈洗甲兵長不用”,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杜甫心中雖然一直有著“中興”的愿望,他期盼著能有天下安寧的一天,可君主若不醒悟,這一天恐怕很難等到。

        錢謙益認為這句話傳遞出的是“太平之望益邈矣”的哀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肅宗不能信用玄宗之臣。但此詩作于張鎬尚未罷相之前,此時肅宗并未完全清理掉玄宗舊臣,杜甫應該尚未達到絕望的地步。錢氏解讀為太平之望“益邈”,暫且不論正誤,但其出發(fā)點是正確的,目前國家雖處于大勢轉(zhuǎn)好的情況下,但肅宗行事昏庸,太平之望或許不可期待。

        杜甫之意是如錢氏所說“太平之望益邈矣”,還是傳遞出對太平盛世的期盼,抑或是其他復雜的情感,主要在“安得”這個詞的解讀上。“安得”在唐詩中既能表達肯定,又能表達否定,起到加強抒發(fā)感慨之情的作用。在表達否定時,通常表明內(nèi)心有期冀,但深知這個愿望難以實現(xiàn),體現(xiàn)的是無奈之情。今人大多認為這兩句話是杜甫傳遞出對天下太平的渴望之情,這樣的解讀合理但卻片面?!鞍驳谩倍?,可以理解為杜甫對太平盛世的祈愿,但是其中的憂慮和無奈情緒也不容忽視。在解讀這句詩的時候,應當放眼于詩歌的全部內(nèi)容,鄴城未得,而河清已頌,賢臣既罷,而靈武驟貴,種種弊端未消之下,杜甫越是渴望太平,越清醒地知道太平到來有多難。

        四、從玄肅關系看《洗兵馬》存諷之意的合理性

        據(jù)以上所述,筆者以為《洗兵馬》中詩人確有存諷之意,這主要體現(xiàn)在唐玄宗與唐肅宗父子關系上。玄、肅關系也正是安史之亂后大唐朝廷的一件政治大事,也是后世文人討論杜詩主旨的焦點之一。包括以下三點:

        (一)靈武擅自即位

        (二)罷免玄宗舊臣

        肅宗在靈武另立政權,自行即位,實屬奪權。玄宗雖被迫退位讓權,但派韋見素、房琯、崔渙、崔圓等人奉冊靈武,這些人均為玄宗舊臣,肅宗起初雖然任用了這些舊臣,但在這之后卻一一將他們相繼罷免。作為玄宗朝老臣之一的房琯,素來以天下為己任,他抗疏自請將兵,以誅安史叛軍,收復京都。至德元載(756)十月,房琯與安祿山部將安守忠戰(zhàn)于陳陶斜(今陜西咸陽東),結果大敗而歸。據(jù)《資治通鑒》卷二一九記載:此次戰(zhàn)役是由于房琯誤用古代車戰(zhàn)法而敗,不過房琯手下也非精兵良將,并且戰(zhàn)前本欲持重伺敵,中使邢延恩卻連連催促出戰(zhàn),遂至倉皇失敗。這次戰(zhàn)役猶同哥舒翰的潼關之敗,不過哥舒翰乃一武將,而房琯則是文人出身,雖其志可嘉,但卻缺乏出戰(zhàn)經(jīng)驗。賀蘭進明借機向肅宗進言,《舊唐書·房琯傳》記載:

        最終房琯于至德二載被罷相,由張鎬代之。除房琯外,這些奉冊靈武的玄宗舊臣,相繼被肅宗罷免或者貶官。《舊唐書·韋見素傳》記載:

        肅宗在短短十五個月內(nèi)將玄宗舊臣相繼罷免,足以看出他對于玄宗的懷疑與忌憚。清代盧元昌詮釋“關中既留蕭丞相,幕下復用張子房”云:

        作者顯然看出“復用”一詞的深意,房琯、張鎬已被罷免,只有重新啟用他們,才能完成興復大唐的事業(yè)。而一味地清除玄宗舊臣,不問這些臣子的才能和實力,肅宗鞏固自身地位的做法明顯是不理智的,這也表明肅宗在有失之道的路上越走越遠。

        (三)遷玄宗于西內(nèi)

        從肅宗擅自即位,到即位后不顧國家前途命運清洗玄宗舊臣,再到默許李輔國矯詔遷居玄宗,肅宗與玄宗的關系在一步步惡化。杜甫創(chuàng)作《洗兵馬》時,前兩種情形他均十分了解,因此通過“鶴駕通宵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這樣的詩句諷諫父子二人關系,用微言大義嚴厲批評肅宗的不守孝道。在《洗兵馬》之后的《杜鵑行》中,杜甫表面雖詠杜鵑,實也為同情明皇,委婉指出肅宗有失子道的行為。錢謙益之前的宋人洪邁就曾說:

        杜甫對玄宗開創(chuàng)的開元之治充滿了向往與贊嘆,在其《憶昔》中有生動的描寫。對于玄宗的最終下場,杜甫更表示出同情。同時,杜甫是一個純粹的儒家知識分子,唐代又是一個崇尚孝道的社會,杜甫對于肅宗這種不合人倫道德準則的行為表示出傷感情緒,并站在道德高度對肅宗予以委婉指責。

        五、余論

        《洗兵馬》詩中不僅有對肅宗盡失子道的委婉揭露,更有對肅宗其他行為的批評,如“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夸身強”四句,宋代郭知達解釋說:

        說明肅宗登基后,濫封官爵到不值錢的地步。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宦官李輔國,因在靈武策劃擁立肅宗而獲得信任,拜元帥府行軍司馬,掌握兵權,收京后又加開府儀同三司,封郕國公,大權獨攬,任意迫害賢臣,連玄宗都不放在眼里。史學家呂思勉總結說:

        唐代宦官干預朝政即是從肅宗開始,自此一發(fā)不可收拾。面對如此形勢,杜甫感到無奈、壓抑,從而在詩中有所指斥。

        另外,“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餵肉蒲萄宮”兩句,清人王嗣奭在《杜臆》中解釋說:

        “餵肉”,即飼養(yǎng)的意思,王嗣奭認為這個詞的使用,正是杜甫用“春秋筆法”批評朝廷對回紇軍士的放任。詩人一向認為借兵回紇是一種短視行為,作于乾元二年(759)的《留花門》詩,也是為此而發(fā),此詩末句說“花門既須留,原野轉(zhuǎn)蕭瑟”,不覺令人警醒。

        還有“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二句,錢謙益認為隱士指李泌。李泌曾在靈武輔佐肅宗,卻為張良娣、李輔國所嫉,在肅宗返京時歸隱衡山,肅宗身邊少了一位輔佐之臣。這句中詩人為像李泌一樣的隱士不得重用而感到遺憾。對于第二句,錢注解釋說:“是時文士爭獻歌頌,如楊炎‘靈武受命’、‘鳳翔出師’之類是也。”根據(jù)《舊唐書·肅宗本紀》記載:上元二年,李輔國拜兵部尚書,曾在尚書省詔令群臣,送上楊炎所寫《靈武受命宮頌》??梢姡瑧?zhàn)爭尚未取得完全的勝利,皇帝就已經(jīng)讓文人們出來歌功頌德了。這些用春秋筆法寫成的詩句,其中對肅宗的指責已經(jīng)不言而喻。

        杜甫為官左拾遺近身侍奉肅宗期間,創(chuàng)作出《北征》《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三首》等詩,其中多次提到肅宗,并將其比作中興之主,而且于詩中屢次提及“中興”二字,可見其一直將國家太平之事放在心上?!爸信d”即是杜甫一直以來的期望,而肅宗就是杜甫能夠寄予期望的唯一對象。但是,肅宗即位后罷免賢臣、寵信宦官、封賞無度、自我陶醉等不明智的舉動使得杜甫深感不滿,中興大業(yè),需靠將相得人,而肅宗一味鞏固自身勢力,忘卻國家安危,因此對這樣一位君王,杜詩中肯定有勸諷之語,這是毫無疑問的。

        清代以來大多學者認為這首詩意在歌頌唐帝國的中興局面,詩人對于唐軍取得的大好形勢、賢臣良將齊心合力興復唐室的美好前景感到歡欣鼓舞,覺得國家中興的時刻已然來臨。不可否認,這首詩中有對戰(zhàn)爭勝利的欣喜和歌頌,有對國家、人民命運的美好祝愿。但是,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錢謙益解讀出杜詩中隱含的譏諷與批評,是難能可貴的,因為此詩主旨的確是“虛頌實規(guī)”“似歌實諷”。詩中充滿了委婉的諷刺與批評,包含詩人對宮闈隱情的揭露,對當時政治現(xiàn)狀的批評,矛頭直指肅宗?!断幢R》中的這種勸諷,體現(xiàn)了杜甫的批判精神,也體現(xiàn)出一個心憂國家的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期盼。

        注釋:

        ①(唐)杜甫著、(清)錢謙益箋注:《錢注杜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本文所引杜詩皆出自此書,下文不再一一出注。

        ②⑤(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卷十《肅宗本紀》,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252頁、第251-252頁。

        ③詹瑛:《談杜甫的〈洗兵馬〉》,《杜甫研究論文集三輯》,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239-248頁。

        ④鄧魁英、聶石樵:《杜甫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頁。

        ⑦(清)錢謙益:《錢注杜詩》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67—68頁。下同。

        ⑧(清)張溍注、聶巧平校點:《讀書堂杜工部詩集注解》卷之五,齊魯書社2014年版,第286頁。

        ⑨曾國藩:《求缺齋讀書錄》卷七集二,清光緒二年傳中書局刻本。

        猜你喜歡
        兵馬至德靈武
        學習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早熟靈武長棗果實糖代謝酶與早熟的相關性
        衙兵·衙內(nèi)兵馬使·權豪勢要——元雜劇衙內(nèi)角色淵源考論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10:14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
        ——潤心至德 立德樹人
        江蘇教育(2021年59期)2021-09-06 02:34:38
        唐夏綏銀宥等州節(jié)度左廂兵馬使高諒墓志銘考釋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3:08
        瀘州老窖“兵馬”已動,文化先行
        產(chǎn)城(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張惇官服像與明代五城兵馬司制度
        大眾考古(2017年9期)2018-01-16 18:30:56
        不管事的仆射
        殼聚糖對靈武長棗保鮮效果研究
        中國果菜(2015年2期)2015-03-11 20:01:01
        靈武長棗水提多糖結構特征及理化性質(zhì)
        食品科學(2013年15期)2013-03-11 18:25:35
        亚洲狠狠久久五月婷婷|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 精品 综合 精品 自拍| 国产3p视频| 精品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蜜桃色av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日本高清一道本一区二区| 中文天堂国产最新|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免费网站| 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少妇春药特殊按摩3|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蜜桃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国产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免费特级毛片| 国产高清a| 无色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丰满爆乳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址| 免费看草逼操爽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精品无吗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亚洲av无人区一区蜜桃|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战|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