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清
學習主題:
《認識一元一次方程(1)》
學習課時:
1課時
課標要求:
通過用方程表述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體會模型思想,建立符號意識.
學習目標:
1.??? 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情境中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感受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數(shù)量關系的有效模型.
2.??? 通過觀察,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評價任務:
1.完成任務一:通過情境問題,探索新知
2.完成任務二: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及時反饋練習
3.達標檢測
教學重難點:
學習重點:通過實際生活情景,體會方程的思想,經(jīng)歷從算式到列方程的學習過程;通過列出方程并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共同特點,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學習難點:建立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應用,學生可以通過完成任務(一)來掌握重點,通過任務(二)來突破重難點。
教材資源與分析:
1.認識一元一次方程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的起始課(P130-P132),方程是重要的數(shù)學基本概念,是代數(shù)學的核心內容,是從列算式到列方程思維轉化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元一次方程是今后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函數(shù)等知識的基礎.
2.通過對四個熟悉問題情境的分析,結合已有知識,能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在此過程中,逐漸體會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數(shù)學模型.
學習過程:
一、?????? 學習準備
一張從成都到上海的特價機票按3.5折銷售的價格是742元,問這張機票的原價是多少?
思考:1.什么是方程?
2.什么叫方程的解?
(1)x=2是2x=4的解嗎?
(2)寫一個解為 x=-3的方程 ____________.
求得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
設計意圖: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對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用算術法和代數(shù)法解決問題,了解解決實際問題的兩種方法;
3.引導學生回顧方程的定義和方程的解,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4.問題(2)具有開放性,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方程的解。
二、?????? 探索新知
任務一:問題與情境
請同學們列算式或方程解答下列問題(只列不解)
情境1:小穎種了一株樹苗,開始時樹苗高為40厘米,栽種后每周樹苗長高約5厘米,大約幾周后樹苗長高到1米?
情境2:雞兔同籠,有20個頭, 54條腿,雞兔各有幾只?
情境3:到達機場后需要換登機牌才能乘坐飛機,已知登機牌是一張長方形紙卡,長與寬之差為12cm,面積為160cm2,則這張登機牌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
情境4:甲、乙兩地相距 22 km,張叔叔從甲地出發(fā)到乙地,每分比原計劃多行走1 km,因此提前 12 min 到達乙地,張叔叔原計劃每分行走多少千米?
師生活動:1.分小組交流完成;
2.教師巡視,了解學情,收集典型解法,以及學生遇到的困難給予幫助解惑;
3.學生全班分享小組思想解法,教師組織學生點評、質疑,適時指導、追問、講評。
4.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對比各個方程,找到其區(qū)別與聯(lián)系,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問題,激活課堂,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交流能力,充分體驗合學、獨學方式,觀察和歸納的完整學習過程。
(二)任務二: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
1.以上方程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方程?
2.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列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_(填寫番號)
師生活動:1.老師引導學生概括一元一次方程共同特點,理解概念。
2.針對 ④展開小組討論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
設計意圖:加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
三、總結梳理, 內化目標
你學到了什么以及數(shù)學思想方法?
師生活動:由學生總結交流,老師評價。充分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應用過程,對同學的回答給予點評,對回答總結得好的學生表揚、鼓勵。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要點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旨在使本節(jié)課知識點系統(tǒng)化、結構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學習了什么,我學到了什么程度。四、達標檢測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已知 是方程 的一個根。則 =_________
3、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數(shù)式4m-5的值。
4、甲、乙兩隊開展足球對抗賽,規(guī)定每隊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得0分。甲隊與乙隊一共比賽了10場,甲隊保持了不敗記錄,一共得了22 分,甲隊勝了多少場?平了多少場?
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處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有教材整合思考,基于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引導探究,組織學生合學獨學群學方式多樣的學生活動,過程始終貫徹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評價任務有層次,突出了重點,設計講解選題突破了難點,評價有高度,追問有深度。但在概念的解讀中,語言缺乏輕重緩急閱讀,要讓聽者感受到重點字詞,并且在教材中勾劃出概念,不能丟掉課本,舍本逐末,讓學生學會看書,培養(yǎng)學生閱讀學習習慣。我們教學往往注重了做題,忽視了概念教學,,其實許多解題方法思路,追根溯源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