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一、思維導圖的簡介
“思維導圖”(Mind Map)是英國心理學家托尼 巴贊(Tony Buzan)于19世紀70年代初所創(chuàng)的一種整理思路的方法。他認為:放射性思維是一種新的、以大腦為基礎的高級思維形式,而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自然表達形式。它是在層級和分類的信息組織基礎上,從中心主題出發(fā),通過特定的關聯(lián)展開分支。由關鍵詞或圖形標識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將放射性思維過程和結果變?yōu)榭梢暬墓ぞ?。思維導圖的核心思想是運用左腦的數(shù)字、詞語、邏輯等功能,同時也運用右腦的色彩、圖像、符號、空間意識等功能,將思維痕跡用圖畫和線條形成發(fā)散性的結構,從而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很好的結合起來,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大腦的聯(lián)想與創(chuàng)造力。
與傳統(tǒng)的直線記錄方法不同,它看上去就像一個人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圖。通過對這個“網(wǎng)絡圖”的合理運用,能提高人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簡單而言,思維導圖就是一幅幅能幫助我們了解并掌握大腦工作原理的使用說明書,是一種利用圖像和聯(lián)想幫助大家進行思維的工具,也是一種終極的組織性工具。
二、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的優(yōu)勢分析
1.激發(fā)興趣,提升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
思維導圖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新形式。有人說,思維導圖最可能惠及的其實是孩子,正是因為它的表現(xiàn)形式與漫畫的造型要求不謀而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興趣特點。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探索、實踐。正如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的那樣:“興趣使最好的老師”
2.梳理知識,突出重點,促進知識的結構化,有助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導孩子正確、合理地對知識進行梳理,使之重點突出,系統(tǒng)化、條理化、結構化,是幫助孩子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讓其反復記憶,反復進行機械練習,不但不會起到良好的效果,相反,會使學生感到身心疲憊,甚至產(chǎn)生厭學的不良情緒。因為思維導圖 最大的特點就是圖文并茂、直觀、有趣、一目了然。老師通過對圖片和網(wǎng)絡圖的展示,把孩子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知識點上,而不需要浪費時間在那些無關緊要的內容上,從而節(jié)省了寶貴時間。學生自己可以用畫畫并記錄文字的方式,只需要記下老師講解的重點,在不同重點之間添加上相互產(chǎn)生關系的線條和關聯(lián)詞。這樣可以迅速地記筆記,從而突出重點,有效助記,提高學習效率。
3.整合知識,拓展思維
從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來看,教學中要體現(xiàn)合理性、整合性、發(fā)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建立一個知識網(wǎng)絡,從而促進新舊知識的結合。思維導圖具有內容可視化,知識結構化,思維發(fā)展化的特點,有助于學生聯(lián)系新知,復習舊知。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借助思維導圖的“輻射性”,促進新舊知識結構的整合。思維導入優(yōu)于文字的圖像、助記圖標、顏色和關鍵詞可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提升和訓練,從而實現(xiàn)知識的整合和思維的拓展。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1.思維導圖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詞匯量越大,語言能力就越強,對語篇的理解能力也會大大提高。所以,詞匯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學習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相對較差,對色彩鮮艷、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感興趣。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若能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與主題相關的詞匯呈現(xiàn)給學生,從而替代傳統(tǒng)的機械詞匯教學,定能收到可喜的成效。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促使他們進行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2.思維導圖在語篇閱讀中的運用
小學英語中,低年級段的課文,大多是由單純的故事或對話構成,再加上適量的配圖,簡單明了,便于學生理解,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到了高年級階段,就逐漸過渡到帶有知識性、常識性、人文性等的閱讀段落。這樣的閱讀材料缺少生動的圖片和有趣的情節(jié)、對話,會大大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也給課文內容的復述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無形中影響了學習效率和理解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若能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分析,可使復雜的內容變得清晰,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閱讀材料,也能夠更加容易記住所讀文章,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我們知道,不論什么語種,寫作之前都要有一定的思路和素材才能把文章寫好。由于學生年齡小,而且剛剛接觸寫作不久,大多數(shù)學生面對英語寫作,思路不清晰,甚至沒有思路,無從下手。所以,對他們來說,英語寫作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思維導圖就是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從集體構思過渡到小組構思,最后到學生自己構思。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所寫主題,運用思維導圖整理思路、構思文章,使學生從多方位感知、從多方面敘寫。這樣,其寫作思路明了、寫作內容充實,文章自然會豐富、順暢。長此以往的訓練,學生知道寫什么、如何寫,自然不會覺得英語寫作是什么難事了,而且還會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學寫作水平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圖文并茂的思維工具,有助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將隱形知識顯性化,將言語信息圖像化,從而加速了學生語言知識內化的過程,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與此同時,也達到了記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又由于這些因素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舉足輕重,這幾方面能力的提升也必將極大提高學習者的英語綜合水平。另一方面,思維導圖可以把枯燥無味的文本信息轉化成直觀有趣的圖像信息,這種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為基于語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輔助和補充,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與理解。而且它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思維導圖的幫助和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形成了樂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