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樹軍 王麗紅 趙曉群 李鐵峰 溫曉光
摘要:指出了我國白楊的種植面積是非常大的,并且白楊樹的種類也相對較多,白楊樹不管是經(jīng)濟價值、藥用價值還是綠化作用都相對較高。白楊樹在藥用層面能夠清熱解毒、殺蟲利水,在工業(yè)層面主要是用來制造一些家具、牙簽、火柴、筷子、膠合板等,在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所進行的保護層面也有著防風固沙、凈化空氣等作用。分析了幾種病蟲害對白楊產(chǎn)生的影響,提出了其對應(yīng)的防治技術(shù),以期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白楊: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945-02
1 引言
白楊也被稱之為毛白楊,屬于楊柳科、落葉喬木,主要是分布在我國北部的一些較高的地區(qū),由于其葉子可以在風中自由搖擺而被人們熟知,足一種自然景觀。并且白楊的生長速度較快,有著一定的適應(yīng)能力,是良好的綠化樹種,可以進行防風固沙。
2 白楊透翅蛾
透翅蛾是鱗翅目,透蛾科,其幼蟲會對幼樹的樹干和枝葉以及苗木造成危害,容易受到風的作用導致彎折并且還會對樹木的形狀以及材質(zhì)產(chǎn)生不良影響。
防治方式:在進行苗木栽培的過程中落實好相應(yīng)的檢疫工作,禁止帶有病史害的苗木輸送,及時的發(fā)現(xiàn)帶有病蟲害的苗木并且進行焚燒處理,禁止病原的產(chǎn)生。亦可以使用燈光以及煙霧的方式殺滅病蟲。實行藥物防治時可以使刷有效的普通殺蟲劑90%敵百蟲晶體1000~1000倍液,或5O%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三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 ---1000倍液,對于菊酯類所產(chǎn)生的相關(guān)抗藥性,還可以使5%氟蟲腈懸浮劑1500~2000倍液,3%啶蟲脒乳油1000~20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1000倍液,1.8%蟲螨克乳油2000~30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每隔3~5 d一次,大約噴2~3次,噴藥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讓葉子的背面和,葉子都均勻的著藥[1]。
3 白楊天牛
天牛鞘翅目,天??啤F渌斐傻奈:O為嚴重,會蛀蝕樹木和枝條的表面或者是內(nèi)部,對樹木本身的水分以及養(yǎng)分的輸送產(chǎn)生不良影響,甚至還會導致整個樹木枯萎死亡。
防治方式:盡可能在土地較為豐富的林地中進行種植,種植一些密度合理的混交林或者是純林。冬季和春季進行適當修剪和整理,強化對其的管理,焚燒帶有病蟲害的植株,增強樹勢,進一步強化植株的抗逆性,徹底性的消除幼蟲。在入冬之前使用包草或者是涂白的方式對樹木進行保護,在早春進行解凍的時候,對樹木的傷口可以使用刀對其削平整,并且涂抹油漆,以便于樹小盡快愈合。強化對病蟲害的防護和治理,對樹干進行一定的保護,防止由于各種因素對樹木所造成的傷害。藥劑防治可用:50%馬拉松乳劑、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50%百治屠乳劑、在主干或主枝上涂抹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食鹽1~2份加水10份配制白涂劑,進而防止成蟲產(chǎn)卵。同時使用0%敵敵畏乳油或40%氧化樂果乳油,2.5%三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等藥劑進行相應(yīng)的防治[2]。
4 白楊螻蛄
螻蛄屬直翅目,螻蛄科,在各種農(nóng)林植物中比較常見,以各齡若蟲、成蟲越冬。防治方式有以下幾種。
(1)栽培防治。深耕翻地,使用機械殺傷的方式殺害土壤中的蟲體,或者是使用翻土的方式,在通過一定的冷凍、暴曬以及鳥獸的啄食之后將其殺死。待土地變得平整之后,就可以對四周的溝坎、陡坡等進行一定的治理,進而徹底性的清除病蟲的產(chǎn)卵場所,對于農(nóng)家肥,要將其進行腐熟之后才可以使用,進而避免使螻蛄產(chǎn)卵,在春天、秋天等危害高峰階段進行適當?shù)墓喔饶軌虼龠M螻蛄下遷,降低病蟲害的產(chǎn)生。
(2)誘殺防治。在成蟲活動的高峰階段,可以使用黑燈光進行一定的誘殺,還可以利用螻蛄對馬糞的趨性進行誘殺,在坑中放入新鮮的馬糞,或者是將其聚集成小堆,人工進行捕殺。同事也可以往馬糞中摻入0.1%的敵百蟲或者是辛硫磷對害蟲進行一定的誘殺。
(3)挖卵防治。夏季,在螻蛄產(chǎn)卵的階段,按照地表的需土堆,尋找土層中的螻蛄卵室,找到之后首先要除去其表面的土壤,在洞口充分暴露之后,在向下挖掘10~18 cm就可以找到了,在此基礎(chǔ)上在向下挖掘8 cm就可以看到成蟲,并對此進行全部消滅。
(4)藥劑防治。使用帶有毒性的誘餌進行誘殺,也就是使用一些炒香的麥麩、豆餅、谷子、玉米碎或者是米糠等做成誘餌,拌入餌料量1%~40%樂果乳油或90%敵百蟲結(jié)晶做成帶有毒性的誘餌。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一定要使用一些水把藥劑進行稀釋,之后在對餌料進行摻拌。接著在把毒餌均勻的撒人苗床中[3]。也可以在苗木中按照一定的距離挖出小坑,在坑內(nèi)放入一只罐頭瓶,其瓶口要盡可能的低于地面,在瓶子中放一些炒香的油渣或者是熟豆餅,之后在倒上一些90%的敵百蟲結(jié)晶稀釋液,之后的每天都要進行一定的檢查,并且拿出死亡的螻蛄。灌穴法是使用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對螻蛄的穴口進行一定的灌注,也可以先從穴口滴入一些煤油,之后在向穴中注水。
5 白楊破腹病
產(chǎn)生破腹病的重要因素就是由于受到了凍害,白楊樹干的基部會產(chǎn)生凍裂,接著露出其術(shù)質(zhì),紅色的汁液會在其裂口處流出。這種現(xiàn)象也被人們叫做“破肚子”,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是由于冬季或者是早春的濕度相對較低,在白天會受到陽光的暴曬,晚上的溫度又相對較低,晝夜溫差大,導致了樹皮開裂狀況的產(chǎn)生。再加上沒有進行認真嚴格的管理,土壤肥力不夠,病蟲害較為嚴重的樹木其受到的損害也是較為嚴重的。
防治方式:應(yīng)該強化對白楊林的撫育和管理,在冬季涂抹呈白色或者是扎上草繩,選取抗病種類。
(1)根莖埋土。霜降過后,首先要在樹干的下根頸部填培大約30 cm的土堆,到了春季除去培土,避免對樹體的活動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2)涂白。配置涂白劑,使用石灰、食鹽、水,以5:0.5:15的比例進行充分的混合攪拌,再摻加1份石硫合劑原液和植物殺菌劑對病蟲害進行防治[4]。
(3)圍草??梢院屯堪滓约案o埋土進行相互關(guān)聯(lián),首先進行涂白,接著在埋根頸后圍上1m高的稻草,并且使用繩子捆綁緊實,這樣一來可以強化樹木病蟲害防治以及防寒能力。
6 白楊銹病
這種病害是產(chǎn)生在幼林以及幼苗中的重要病害,其病菌主要是在芽內(nèi)進行潛伏過冬,第二年發(fā)芽的時候就可以看見有著大量的下孢子的新葉。
防治方式:摘除病芽,除去病枝。從發(fā)芽開始的時候,每間隔3~5 d就要進行一次的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病芽就一定要及時摘除。強化營林措施,不要過量的使用氮肥,并且苗木的種植密度也不要過大。
噴藥防治:從發(fā)病的初始階段,每間隔10 -15 d噴灑一次藥劑,可使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1:2:200的波爾多液、65%的可濕性代森鋅等。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還可以對其苗木進行截干移植[5]。
使用抗病能力較強的樹種,銹病只是會對毛白楊、新疆楊以及銀白楊造成一定的侵害,對于發(fā)病較為嚴重的區(qū)域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種類的樹種。
7 楊樹灰斑病
灰斑病也稱黑脖子病,通常會對苗木造成一定的危害,多發(fā)生于楊樹的嫩枝梢上。經(jīng)常會在每年的7月份開始生病,并且會在葉片的下方產(chǎn)生圓形的褐斑,褐斑還會慢慢的變成灰白色,雨季時期通常情況下會在葉片的邊緣、葉片尖部產(chǎn)生黑色的斑塊。新枝稍患病之后會成段變黑并且逐漸死亡、折斷或者是下垂。
防治方式:要經(jīng)常性的進行間苗,葉子過于密集會造成氣溫低,應(yīng)該除去底葉進而促進通風和降溫,降低病蟲害的產(chǎn)生。強化苗圃的管理,盡量的選用一些抗病品種進行育苗,改良透光通風條件,做好排水等一系列相關(guān)田間管理工作,降低病害產(chǎn)生率,苗圃地區(qū)應(yīng)該盡量不要實行連作,或者是盡量不要把苗圃規(guī)劃在感染病株周圍,可以實行有針對性的換茬育苗,中帶菌的話需要實行化學處理,進而避免實生苗產(chǎn)后產(chǎn)生疾病。
8 白楊紅心病
造成木質(zhì)部變紅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白楊植株的傷口是造成木質(zhì)變變色的重要因素,并且還是其根本原因。
防治方式:適地適樹的對白楊進行一定的發(fā)展。選擇那些土質(zhì)較為肥厚的土地進行植樹造林,應(yīng)該營造適當密度的混交林或者是純林[6]。在山地所進行的造林應(yīng)該在半陰坡或者是半陽坡進行,進而降低溫度的波動以及變化。
9結(jié)語
對于我國的植樹造林,楊樹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樹種,并且楊樹對于改良氣候、美化環(huán)境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楊樹病蟲害防治要進行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程一龍.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J].2018(22):72-73.
[2]劉 輝.談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J].農(nóng)村實用科技信息,2017(4):58.
[3]陸昌武.淺談楊樹栽培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J].農(nóng)技服務(wù),2017,34(3):103.
[4]張玲.試論楊樹造林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療法[J].新農(nóng)村:黑龍江.2017(6):103.
[5]竇凱.楊樹栽培技術(shù)與常見病蟲害的防治研究[J].農(nóng)業(yè)與技術(shù).2018(12):89.
[6]欒艷波,楊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shù)探析[J].農(nóng)民致寓之友.2019.595(2):178.
收稿日期:2019-09—30
作者簡介:武樹軍(1968-),男,副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村屯綠化設(shè)計,苗木栽培技術(shù)及病蟲害的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