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剛
楊進剛
過去12年里,我參加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研究,一個是北京緊急救援體系工程建設,另外是中國的一個心肌梗死注冊研究。
我們的心臟像一個電學器官,每一次跳動靠電流驅動。這些電流的電線埋藏在心肌里邊。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是一個完整的電流通過。心肌梗死時,有一根血管完全地閉塞了,導致一片心臟的肌肉壞死,累積到后邊,電線有可能會完全斷掉,心臟就不會跳動了。當然也可能心臟某個電線漏電、冒火花,這就是室顫,搶救病人時,會拿除顫儀電極來電擊病人,讓心臟恢復跳動。
近年來,心肌梗死救治技術飛速發(fā)展,全球數(shù)據(jù)從60年代 100個人死亡30個,到現(xiàn)在每100個人僅有5個死亡。但是中國心肌梗死住院死亡率在10年里沒有下降,還停留在歐美80年代的水平。安貞醫(yī)院教授發(fā)表的一篇文章中統(tǒng)計,即使所有醫(yī)院都能實施高質量救治,也僅能多挽救不足10%的心肌梗死患者。這是一個很悲哀的事實。為什么會這樣?
心肌梗死是一個救治時間依賴性疾病,3小時內是救治的黃金時間,大概50%病患會在3小時內死亡。
實際上,中國2/3的病人都死在醫(yī)院外。北京市有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急性冠心病死亡居民里,如果患冠心病時不足35歲,90%死在醫(yī)院外;35歲到65歲是80%死在醫(yī)院外;老年人是70%死在醫(yī)院外。越年輕,發(fā)生急性冠心病,越有可能是醫(yī)院外死亡!這就是猝死。
心肌梗死救治有四個門檻,最重要的門檻是什么呢?當你發(fā)生急性胸痛,懷疑心肌梗死時你知不知道你是心肌梗死。
第二,知道了,你怎么處理?是等一等休息一會兒,還是吃點藥?還是去打電話?
最重要的是呼叫救護車!救護車是第三關;
第四,救護車知不知道把你轉到哪家醫(yī)院,是盲目轉運,還是非常迅速地轉到救治條件非常好的醫(yī)院。到達醫(yī)院能不能實施最有效的治療?
中國半數(shù)心肌梗死患者發(fā)作時,不知道自己是心肌梗死。不知道,你怎么能啟動治療?只有15%的中國心?;颊吆艚芯茸o車。
意識問題肯定是第一位的。有10%的人去醫(yī)院,但他沒有選擇救護車而是自己開車去,或者讓家屬開車去,出現(xiàn)什么問題呢?有10%的人死在去醫(yī)院的路上。
目前我們做的研究,在中國也是唯一針對社區(qū)居民的調查:如果你得了心梗,你知不知道該做什么治療呢?只有30%的人知道。
大夫在交代病情時,還要花大量時間告訴病人什么是心梗,什么是最有效的治療。我就見過兩個病人在談話簽字過程里失去了搶救機會。
我們普及一下,有75%的心梗病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劇烈的胸痛或胸悶,伴有大汗,一過性的3-5分鐘(“一過性”指某一臨床癥狀或體征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一次,往往有明顯的誘因)。如果是這樣的癥狀,雖然已經(jīng)好了也要警惕,我就用這條原理救治了一個好朋友。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可以緩解癥狀,可以用,但它不能挽救生命,只能緩解癥狀。不要有僥幸心理,即便半夜,你也要堅持去醫(yī)院看一下,很多人就是因為不愿意麻煩別人而失去了救治的最佳時機。
我們還沒有問清楚一個問題,很多名人和醫(yī)生看起來都很好,為什么他們會猝死?他們看病難嗎?醫(yī)生看病難嗎?名人看病貴嗎?不難也不貴,原因是什么?
我要糾正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很多人認為心臟的血管閉塞,是一點一點堵死的。不對!這是完全錯誤的概念。心臟病發(fā)作是什么樣子呢?
它是一個看起來不很狹窄的血管上,突然一個火山爆發(fā)?;鹕皆谑裁吹胤侥??它生長在我們的血管壁上,醫(yī)學上叫做斑塊,通俗講叫做垃圾,就是我們血管里生的銹,具有不可預測性。所以我們猝死的預防是非常困難的,國際上也沒有辦法。
健康人初次發(fā)生冠心病,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猝死、四個心梗,為什么?是你的血管看起來還沒有那么狹窄的時候,突然火山爆發(fā),所以不要等到有心絞痛了才想去醫(yī)院看病,那就晚了。
這其實是機體的一個代償性機制,因為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中,斑塊首先向外長,實在不行了它才往血管里邊走。大家不要緊張,沒有這么大猝死的概率,但也是我們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
我們正常人群里有多少人有動脈粥樣硬化呢?我們醫(yī)院做了一件非常偉大的工作。70年代,吳英愷院長帶領阜外醫(yī)院病理科醫(yī)生在全國搜集死亡病人,包括車禍、外傷、肺炎、闌尾炎等各種疾病死亡的病人,拿到阜外醫(yī)院來做檢查,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三條最重要的原因。
第一,動脈粥樣硬化起源于兒童。不是說我們到中青年發(fā)病時,動脈粥樣硬化才出來,而是起源于兒童,所以預防應該從兒童抓起;
第二,到了中青年時期,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速度非常快,四五十歲時,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可能已經(jīng)有動脈粥樣硬化了;
第三,只要你年齡增加,每個人都會動脈粥樣硬化,只要活得足夠長,百分之百的人都有動脈粥樣硬化。
很多高壽的人,有動脈粥樣硬化,也有狹窄,但實際上他非常健康。所以人是可以和動脈粥樣硬化和諧相處的。
我們再來看,為什么很多中青年人血管狹窄不嚴重卻發(fā)生了猝死,老年人七八十歲、八九十歲高齡,有嚴重動脈粥樣硬化卻還活著,這個問題怎么來解釋?
我們講一個案例,一位老先生在公共汽車上,因為一個小伙子不讓座,扇了小伙子四個耳光,結果自己猝死。為什么?
我們一個課題組參與的一項國際研究顯示:心肌梗死的原因,第一個就是高脂血癥;第二個就是抽煙,中國50%的男性抽煙;第三位是什么?緊張、壓力大,很多人都把這個問題給忽視了。
至于高血壓、糖尿病、運動不足、水果蔬菜少都是,但是得往后排。
美國也有一個研究,預防心臟病有七個法則,其實很簡單:運動、飲食、體重、不抽煙、血脂、血壓、血糖,但是他沒有提壓力的問題。
中國面對預防心血管病該怎么辦?中國有自己的傳統(tǒng)智慧,這個智慧是什么呢?
十多年前,中國有幾位名人爭論“上火”。他們認為上火是中國獨有的、沒有證據(jù)的民間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jù),國外完全沒有。后來我翻了翻資料,覺得國外是有的,是什么呢?Inflame——放火,Inflammation——炎癥。實際上就是炎癥,紅腫熱痛,只要有炎癥它就是紅的,所以這是一個世界上的共識。我們發(fā)炎的血管就是紅色的。
炎癥有什么危害呢?有三大危害:第一,可以讓我們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第二,內膜更容易破裂,血管里有個纖維帽,纖維帽是最重要的膜,能保證它不破裂就不會發(fā)生火山爆發(fā)。如果炎癥比較明顯,纖維帽破裂后特別容易長血栓。
在我們生活里有哪些因素可以上火呢?實際很簡單,從飲食角度講,過咸、過甜、過油膩的東西、水果蔬菜少這些都是;吸煙的問題、壓力大、精神情感問題,包括我們休息睡眠不足也是。睡覺實際上讓我們免疫力恢復,你免疫力不能恢復它就老有炎癥,就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壓力其實也在這個范疇里。
我們再來看一看著急上火會有什么危害。第一,憤怒可以使我們心臟病風險在2小時內上升750%。
我有一個病人,他吃飯時和他女兒發(fā)生嚴重劇烈爭吵,然后就胸痛到醫(yī)院來,診斷為心肌梗死,馬上做造影,發(fā)現(xiàn)血管是好的,但是這個病人還是心臟破裂了。怎么解釋?就是因為他過激的行為讓血管嚴重地收縮,雖然沒有狹窄,但是也造成了大面積心臟壞死。
如果你炒股,那么在股市里,不管是漲還是跌,冠心病死亡風險都增加,為什么?不管你是高興也好失望也好,都造成你情緒的波動。
我們有研究可以看到孤獨的危害,跟每天抽15根煙一樣;敵意會增加19%的心臟病的風險;心懷惡意增加一倍的死亡風險,所以要做好人、做善事;夫妻吵架15分鐘影響健康。
另外,善良的女士死亡風險降低、有生活目標的人死亡率降低、心懷感恩明顯改善身心健康、樂觀者健康程度增加一倍,這些其實就是我們應當去執(zhí)行的,這是我們生活的智慧。所以美國有人專門寫了一本書《心情好,心臟才會好》。
他說現(xiàn)代醫(yī)學最大的悲哀就是把心臟看成了一個機械泵,半數(shù)冠心病不是死于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而是死于我們的敵意情緒。心臟有智慧,它可以跟我們全身的器官溝通,治療心臟病的最好的藥物不是他汀,不是阿司匹林,而是樂觀和愛。
● 摘自CC講壇,微信公眾號:ccjt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