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強
醫(yī)學中有一種病叫做慢性疲勞綜合征(CFS),有人把它叫做雅痞性流感。這種病并不是我比喻的意象性感染,而是真的被病毒感染,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1998年對該病提出了正式的定義與判定標準。
慢性疲勞綜合征曾被認為與非洲淋巴細胞瘤病毒(Epstein Barr Virus EBV)感染有關。EB病毒屬于皰疹病毒的一種,可通過親密接觸、共同用餐、咳嗽、性行為等途徑傳播;被感染的大多數(shù)人沒有癥狀,呈病原攜帶狀態(tài)?!犊茖W》雜志也曾報道,異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相關病毒(XM-RV)也可能與慢性疲勞綜合征有關。日本教授認為與皰疹病毒HHV6有關,但至今尚未從患者中分離出該病毒。所以關于慢性疲勞綜合征病因至今還無定論,可能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該病主要癥狀以極度疲勞為主,包括低熱、淋巴結(jié)增大、反復的上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胃腸不適、焦慮不安、憂郁煩躁、難以入睡、短暫失憶、注意力不集中、頭痛、陽痿早泄、性欲減退、性冷淡、視物模糊、對光敏感、耳鳴、聽力下降、肌肉痙攣及關節(jié)的疼痛等多個系統(tǒng)的癥狀與表現(xiàn),醫(yī)生診斷有一定的難度,易誤判為流感、神經(jīng)衰弱、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慢性疲勞綜合征不但與病毒感染有關,還與不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睡眠不足,高負荷、高度緊張性工作,漸進性積勞成疾密切相關,好發(fā)于30~50歲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提出的主要診斷標準是:倦怠至少持續(xù)6個月,活動量較日常減少50%,而且患者沒有罹患任何會造成倦怠的器質(zhì)性疾病。至少具備以下癥狀中的4項:(1)短期的記憶力減退或注意力不集中;(2)輕微發(fā)燒;(3)咽痛;(4)淋巴結(jié)疼痛;(5)新發(fā)頭痛;(6)肌肉酸痛、無力;(7)不伴有紅腫的關節(jié)疼痛;(8)睡眠差、覺醒后精力不易恢復;(9)體力或腦力勞動后連續(xù)24小時身體不適。
慢性疲勞綜合征雖然有諸多表現(xiàn),但它并不是不治之癥,同時也不要誤解為病人在無病呻吟。該病病因不一而足,治療也得多管齊下。
(1)適宜休息兼少量活動,減少壓力。該病有一定的自限性,多數(shù)2周內(nèi)靠自身免疫力不用任何治療而康復;少量而溫和的運動對本病有幫助,如瑜珈等,但要避免運動過量。(2)藥物治療作用有限,一般是對癥性治療。(3)中醫(yī)針灸按摩治療,如按摩。腎區(qū)可使單核細胞增多癥相關性疲勞緩解,可針灸列缺、氣海、合谷、足三里等穴位。(4)身心治療,如心理咨詢,各種放松技術(shù)等。(5)飲食調(diào)理,多食新鮮果蔬,綠色飲料,多喝水,少吃多餐,補充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等。
適當?shù)捏w育鍛煉,勞逸結(jié)合,保持良好體力及愉悅的情緒,有助于戰(zhàn)勝疲勞。根據(jù)自己的體力及愛好循序漸進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打太極、跳舞等,如運動后無其他不適,且精神狀態(tài)佳,睡眠好,食欲二便無異常,則表明運動量適宜。建議每次運動15~20分鐘,每周3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