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樂教育是鍛煉孩子事物的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音樂具有培養(yǎng)兒童情感的功能,音樂也具有培養(yǎng)兒童道德的功能。音樂教育有其便利性和可控性,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音樂能力,不僅需要耐心細致的指導,而且要求教師要有正確的指導方法,激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作靈感,做好兒童音樂道路上的引路人。
關鍵詞 學前兒童 音樂教育 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
1音樂教育的方法
音樂教育是鍛煉孩子事物的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目前音樂教育的培養(yǎng)是在學前兒童教育中占比不大,但是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幼兒園,當孩子剛接觸到音樂的時候,正確的指導能奠定兒童正確的音樂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學前兒童音樂能力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關于其有效途徑,有三點值得參考:
1.1豐富孩子的音樂體驗
讓孩子熱愛音樂,能使孩子更專加注,能讓孩子的思維更加靈活;讓孩子熱愛音樂,能使孩子的知識面更廣,能讓孩子對音樂的理解舉一反三;讓孩子熱愛音樂,能讓孩子學會思考,讓孩子在感受音樂中發(fā)現(xiàn)音樂的魅力所在;讓孩子熱愛音樂,能讓孩子的想象力、歸納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變得更強,能讓孩子將來更加輕松的吸收課堂知識;讓孩子熱愛音樂,能使孩子學會主動學習,感受音樂本身就是他們主動學習的過程。
但是僅僅依靠日常生活中的音樂上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感受能力的需要老師家長的幫助。
音樂教育是孩子一個重要的經(jīng)歷程,如同讓孩子走向人群和很多人相處一樣,都是人生的一種體驗,比起真實的社會體驗,音樂教育有其便利性和可控性。音樂教育能讓孩子體驗作者用音符構筑的那個世界,這種音樂所帶來的代入感就是一種寶貴的生活體驗。
音樂能賦予孩子學習上的持久耐力。音樂能讓孩子終生有益,但是音樂習慣和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幾堂音樂課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需要讓孩子長時間的培養(yǎng)、練習、積累、總結。接受課堂音樂教育的孩子,在音樂中所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和能力,必定遠超過從課本和課堂得到的。比起幼兒園課堂和幼兒園課本讀物,課堂音樂的內(nèi)容選擇更廣泛,內(nèi)容更豐富,兒童也更加喜愛。只有音樂過足夠多的書籍,兒童的理解能力才會提高,音樂興趣才能得到培養(yǎng)。
1.2加強兒童平時的音樂練習
要想培養(yǎng)兒童的音樂能力,日常聽力必不可少,其中歌曲和器樂這兩中音樂形式就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想讓兒童提高表達能力,開始時只需要讓兒童多接觸適齡的歌曲即可??梢赃m當給兒童放一些不同風格的人生歌曲。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欣賞之后,讓兒童適當理解歌詞的含義,注意歌詞的表達形式。
欣賞器樂是鍛煉兒童理解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在聽鋼琴曲等器樂的過程中,可以不要求兒童理解其正確含義,僅讓孩子憑借自身的理解感受樂曲的旋律,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結合平時的課堂內(nèi)外音樂體驗和老師指導,活學活用,不拘一格,想到什么就寫下來,長話長寫無話短寫,著重培養(yǎng)兒童對日常事物的觀察理解能力,對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能力,已經(jīng)有邏輯性表述能力和線性的情感表達能力。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這些技巧的練習對將來的寫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1.3活學活用課堂指導
幼兒音樂教材是指導兒童音樂教育最好的書籍。在幼兒園課堂上,可以指導兒童對音樂讀物上的音樂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這對兒童的各種音樂教育均有很大幫助。在課堂上老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孩子領略多元的音樂文化,豐富孩子的音樂修養(yǎng),陶冶孩子的情操。家長和老師應該豐富孩子的音樂體驗,這既要求老師豐富學前兒童的課堂內(nèi)容,又要求家長在課下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興趣。雙管齊下,能讓孩子的音樂教育更加有效。
2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意義
2.1音樂培養(yǎng)兒童情感
音樂具有培養(yǎng)兒童情感的功能,在我我們對學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的培養(yǎng)時,應該發(fā)揮出音樂具有培養(yǎng)兒童情感這一特有的功能,利用音樂豐富學前兒童的情感經(jīng)歷與體驗,開展對學前兒童音樂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和家長應該強化對于學前兒童身心健康的正確培養(yǎng),利用音樂對學前兒童的情感教育,家長和老師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建良好的音樂教學氛圍,提高音樂教育的針對性,確保音樂教學對學前兒童的正確把握,保障孩子可以設身處地地參與到音樂教育當中去,更好地體驗音樂的藝術之美和其帶來的良好的情感體驗,陶冶學前兒童的情操。
2.2音樂培養(yǎng)兒童道德
音樂也具有培養(yǎng)兒童道德的功能。正確的音樂選擇可以培養(yǎng)學前兒童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學前兒童正處于思想道德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和老師應該在這一時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思想道德引導和教育,利用音樂,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思想道德,讓孩子在感受音樂教育的時候,潛移默化地在音樂當中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yǎng)孩子積極陽光的性格。在充滿積極正能量的歌曲中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
3結語
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音樂能力,不僅需要耐心細致的指導,而且要求教師要有正確的指導方法,在課堂上讓兒童模仿書本上的優(yōu)秀歌曲進行創(chuàng)作,課下督促兒童多聽多思考,課余時間鼓勵兒童聽音樂,這些都是促進兒童音樂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同時兒童的音樂感受思維還處于發(fā)展階段,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因材施教,找到適合兒童的培養(yǎng)方法,培養(yǎng)兒童的音樂熱情,激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作靈感,做好兒童音樂道路上的引路人。
作者簡介:崔開越,(1991.07-),男,漢族,陜西商洛人,商洛職業(yè)技術學院,本科學歷,助教,研究方向:學前音樂教育。
參考文獻
[1] 吳欽.學前兒童音樂能力自主性發(fā)展的有效策略——評《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J].當代教育科學,2019(04):封2.
[2] 魯修楣.新媒體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影響——評《學前兒童音樂教育》[J].新聞愛好者,2018(06):后插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