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
摘要:統(tǒng)編教材的編寫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內容之中,即課外閱讀課程化。1+X閱讀模式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而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藝又是實施1+X閱讀的有效手段。針對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藝實施統(tǒng)編教材1+X閱讀的問題,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指導家長實施“和大人一起讀”;運用信息技術,實施1+X閱讀;利用課例教學引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實施1+X閱讀。
關鍵詞:現(xiàn)代教學技藝 1+X閱讀 實效性 有效手段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219-02
統(tǒng)編教材的編寫從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fā),圖文并茂,風格活潑,能夠吸引孩子閱讀。通過設置“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等欄目,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內容之中,即課外閱讀課程化。1+X閱讀模式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X”的閱讀,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或若干段)泛讀或者課外閱讀的文章,這里的“1”是指統(tǒng)編教材文本,“X”是指與之相關的教師精心選擇的課內外拓展文章?,F(xiàn)代教學技藝運用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心理特點,對教學技能、教學技巧、教學藝術的有效實施。
一、1+X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1.精選教學內容
“X”的加入,需給學生留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因而教師在圍繞“1”進行教學時,需摒棄傳統(tǒng)分析式的提問方法,學會對學習內容進行篩選,特別是要對所講授文章的核心價值與主要目標進行有效把控,促使教師對課文中的“1”進行下意識的探索,對繁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簡化處理,為引入“X”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通過引入“X”,其與“1”構筑為新的具有強烈結構性的文章,不但有助于課文閱讀質量的提升,且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改善。
2.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基于不同學期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1+X”意味著教師需對當前精讀模式作出系統(tǒng)改變,促使閱讀個體不斷朝整體化和結構化方向努力,引導和鼓勵學生嘗試不同閱讀方式。如,瀏覽閱讀、略讀和跳讀等,通過對多種閱讀形式的嘗試,形成對學生閱讀能力的積極培養(yǎng)。
3.實現(xiàn)課內外無縫銜接
“1+X”教學是在不破壞傳統(tǒng)教材編排體例的情況下,圍繞“1”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促使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閱讀,進入主流教材體系。只要在文章的選擇上具有合理性,即便是普通教師,也可直接開展相關教學活動,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將學生傳統(tǒng)閱讀量增加至3—4本。
4.建設閱讀課程
相較于傳統(tǒng)單一、分散的學科課程模式,“1+X”更具探究性、連結性和統(tǒng)合性。在同一個主題背景下,通過對極富結構化文章的深入閱讀,構建與之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有效運用閱讀策略,以發(fā)現(xiàn)、比較和運用等方式,實現(xiàn)對教材的二次開發(fā)。
二、現(xiàn)代教學技藝在統(tǒng)編教材1+X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指導家長實施“和大人一起閱讀”
低段語文教師在開學初就會著手錄制微課或把家長請進課堂,引領家長實施《和大人一起讀》。家長可以通過微信、QQ等進行播放,明白如何去實施課程中的《和大人一起讀》?!逗痛笕艘黄鹱x》核心理念是:在大人的陪伴下進行無壓力的閱讀。例如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第一次和大人一起讀的是《小兔子乖乖》,這是一首兒歌,孩子基本都會唱這首歌。因此,可以一起先唱唱,激發(fā)興趣;再由老師按節(jié)奏念出,請孩子傾聽、跟讀等,最后可以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進行閱讀。也可以在對話中引導孩子進入想象世界,如:《小兔子乖乖》,大人可以問問題:“小白兔為什么不開門?”或者請孩子說說接下來發(fā)生什么了。還可以在演練中體驗用身體閱讀的快樂,如:做一做、唱一唱、仿一仿,整篇讀完《小兔子乖乖》后,可以引導學生再一邊讀,一邊做動作,或者邊唱邊模仿。
和大人一起讀的過程,就是孩子學習閱讀的過程。只要大人始終和孩子在一起閱讀,孩子一定可以對圖書、對語言、對文字產生親密感。
2.運用信息技術,實施1+X閱讀
多媒體計算機能儲存大量教學信息,為閱讀教學提供翔實的閱讀材料,同時它又能提供文本、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在教學中,可以按照知識點來劃分教學內容并實現(xiàn)超鏈接,它所具有的生動性、形象性、直觀性,非常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如:一年級上冊1+X閱讀具體拓展如下:《小小的船》《稻草人》《江南》《池上》《娃娃的眼晴》《一只豬在網路上》《祝你生日快樂》《我有友情要出租》《媽媽心、媽媽樹》等。二年級上冊:《沒頭腦和不高興》《青蛙和蟾蜍》《三只小豬》《三毛流浪記》《洋蔥頭歷險記》《風到哪里去了》《不一樣的卡梅拉》《弟子規(guī)》《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書本里的小螞蟻》《豬小鍋和狼小怪》《妹妹的紅雨鞋》《成語故事》《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了不起的狐貍爸爸》《豆蔻鎮(zhèn)的居民和強盜》等。
3.利用課例教學引路
小學語文大多數知識和學習方法都是來源于課堂的。首先,教師在課堂之上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精選一些課堂案例,這些案例與生活有關,內容比較簡單但很有趣,通過多媒體的教學展示,既可以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此外,充分利用略讀課例的教學,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上所習得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為學生的自主性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傊?,教師充分利用精讀、略讀課文,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閱讀方法;然后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利用音頻、視頻、文檔等多媒體帶領學生閱讀文章、書籍,讓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體驗到了閱讀的快樂,收獲了知識和閱讀能力。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實施1+X閱讀
統(tǒng)編教材不僅關注到課內的語言學習,還關注到學生課外的語文學習實踐,課外閱讀更強調了單篇閱讀與整本書閱讀的結合。為了提高1+X的閱讀實效性,還可以開展了一系列的校內外活動:(1)創(chuàng)建“快樂讀書吧”,教室一角、圖書館、書房等都可以成為學生的快樂讀書吧。(2)教師開展教學設計評比、優(yōu)質課競賽、微課評比等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引領水平。(3)開展讀書節(jié)活動。在讀書節(jié)中,學生可以在讀書中不忘摘抄好詞佳句,進行好書推薦,分享讀書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讀書節(jié)活動的成果豐碩,涌現(xiàn)出一大批“書香班級”“讀書小明星”,在校園里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培養(yǎng)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了讀書明理、讀書求知、讀書成才的新風尚。
三、結語
總之,為了提高統(tǒng)編教材1+X閱讀的實效性,老師們充分利用精讀、略讀課文,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閱讀方法,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利用音頻、視頻、文檔等媒體手段帶領學生閱讀文章、書籍。讓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體驗到閱讀的快樂,收獲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湘源.閱讀何不同步起,扶搖直上九萬里:“1+X”式拓展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8,3(8):216-218.
[2]孔令凱,盧莉芹.做好“1+X”這道題:課文后“課外閱讀”類型簡析和實施建議[J].語文教學通訊:初中(B),2019,13(1):49-51.
[3]唐睿.以“快樂讀書吧”為依托開展“1+X”課外閱讀:以統(tǒng)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19,1041(12):55-57.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