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枝
玉石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神奇之物,本身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但僅是這樣,不能全部展示它的獨特之美,只有經過琢玉者的巧妙構思和鬼斧神工般的雕琢,讓它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方可最大限度地使其綻放光彩。
玉石材質的好與劣是與生俱來的,是大自然賦予的,是它獲得的第一次生命。盡管玉石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瑕疵,只要我們的玉石制作者巧妙地遮掩或者利用瑕疵,增加它的藝術內涵,那么它便等于獲得了第二次生命,破繭而出,幻化為蝶。
玉雕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形式,決定其價值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材質、工藝、藝術是影響玉雕收藏價值的三個主要因素,在收藏價值的時候需要全面考慮,過于偏重某一方面,都會影響其收藏價值的客觀性。
一、玉石的材質
材質應該包含稀有性和工藝性兩方面。對于軟玉而言,有山料、子料之分。從顏色上看,大致可以分成白玉、碧玉、青玉(青白玉)、墨玉、黃玉五大類。玉石在自然形成的時候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無論哪一種玉料,顏色純正是最基本的要求。每一種玉石原料都有其合適的工藝價值,所以在評論玉雕收藏的時候,既要考慮它的稀有性,也要考慮玉石原料與工藝的結合性,玉石材料越完整,適合雕琢的題材也就越廣,其工藝價值也就越大,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
每—種玉石原料適用的創(chuàng)作題材也不一樣,白玉是廣受大眾歡迎的玉石品種,適用的范圍比較廣,雕件、牌子、器皿等,而且還特別適用于人物題材玉雕作品的創(chuàng)作,現(xiàn)代玉雕中,玉雕人物的創(chuàng)作在吸收了西方藝術形式后進行了非常有益的嘗試。專家普遍認為,白玉是玉雕人物最適用的玉石原料。碧玉顏色鮮艷,適合制作花鳥題材的玉雕作品,極富生命力。青玉、青白玉原料形體比較大,很規(guī)整,適合琢制大型玉雕,而且質地細膩,用來表現(xiàn)瑞獸的造型形象,可以非常好地體現(xiàn)所刻畫動物的靈動形態(tài)。墨玉的顏色基本呈墨色,這種玉石原料經拋光后油潤度非常好,也是一種不多見的玉石原料。規(guī)整的墨玉原料制成的玉牌、手把件,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
在考慮玉石原料的價值時,還要注意具有特色的玉石原料的價值,比如一種黑白色的原料,這種玉石原料又叫青花料,是難得的俏色玉雕原料。還有一種帶紅色的青玉子料,青色的肉質細膩,紅色的皮顏色鮮艷,青色相間,渡過自然,也是非常有價值的玉雕原料。
長期以來,人們對于玉本身的材質看得太重。過去,玉是達官貴人才能擁有的,過去的玉雕大師都被稱為匠人,人們只對雕刻好的玉器感興趣,而對于是誰做的卻從不關心。隨著玉石藝術品收藏市場的不斷升溫,玉雕生產廠家的增多,玉石原料的價格也在一路攀升,市場對于玉雕品種的需求令白玉子料可以保值、增值,許多原料商人不愿承擔加工的費用和風險,也樂得推波助瀾。這種局面令作偽子料大量出現(xiàn)。俗話得好,“神仙難斷寸玉”,即使是天然的玉石原料,其質地、內部結構也是千差萬別的,由于原料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工藝性能決定的,只有極富經驗的專業(yè)人士才能確定其價格,因此對普通收藏者而言,將玉石原料作為投資對象帶有很大的風險。
玉雕由于材料的稀缺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供不應求的,一直在收藏市場中備受關注。不過材質并不能完全體現(xiàn)出一件玉雕作品的真正價值,一件完美的玉雕作品中,其價值中材料的部分最多占50%,玉雕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的部分可以占到50%甚至更多,或許可以將價值提升至150%。如果只是追求玉雕的材質,未免有失偏頗。其次,玉料具有原料稀缺和不可再生等因素,雕一塊少一塊,而雕壞一塊更少一塊。所以有些藏家認為藏料是當今收藏最理性的選擇,堅持“好玉不雕”。但是,“好玉不雕”是相對“五好料”(質地好、形狀好、色澤好、皮子好和重量好)而言的,這種料屬“天成之物”,是可遇不可求的!
二、雕琢工藝
玉石是大自然形成的神奇之物,有著天然的美感??墒侨魶]有優(yōu)秀的雕刻者將它的美挖掘并發(fā)展出來,那也只是一塊石頭。可見,玉石的材質并不是決定一件玉雕作品是否為藝術品的關鍵因素,它只是藝術品產生的載體。好比和田籽玉,市場價值雖比碧玉、墨玉高,可是如果雕刻者沒有挖掘出它的特性,沒有恰當?shù)匾懒先∷?,即便工藝如何精湛,這件玉雕也不能稱之為藝術品。
“重材料不看工藝”,一直是近年來玉器市場存在著的怪現(xiàn)象之一。的確,不可再生的玉石資源越來越少,采一塊少一塊,面臨枯竭,但玉不琢不成器,一塊玉石只是自然界無生命的物質,經過玉雕大師的“點化”,“才能成為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會說話”的藝術品。哪怕是一塊普通的材料,經過大師的巧雕,也能化腐朽為神奇,成為無價之寶。工藝是衡量玉雕藝術品價值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只是一塊“頑石”。原材料有價,工藝無價,二者結合才能產生更高的附加值。
玉雕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是通過藝術家的工藝來實現(xiàn)的,所以說雕刻者是玉石之美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利用自身精湛的雕刻工藝,新穎獨特的立意,因材施藝,最大限度地表現(xiàn)了玉石之美。最優(yōu)質的材料,經過巧妙創(chuàng)意,天工雕琢,定能“畫龍點睛”;有臟有裂的個性玉石,經過度身定制,也能“化腐朽為神奇”。王樹林,老一輩玉雕大師,他曾經在廢料堆里挑了一塊瑪瑙料做了一個龍盤,邊上是灰色的,底兒是白色結晶體,他巧妙地將中間的一層薄薄的藍色雕刻成一條龍,后來這件作品被國家收藏了。
所謂的玉雕藝術品,就是無論玉料如何,巧妙地利用陽雕、陰雕、立體雕等技法,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玉石材質的個性,表現(xiàn)出它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玉雕藝術作品的造型要優(yōu)美、自然、生動、整體構圖要布局合理,章法要有疏有密,層次分明。做工的細膩程度也是影響玉雕工藝價值的重要因素,好的設計意圖,只要通過好的工藝才能得以體現(xiàn),否則只能是功虧一簣。對于顏色干凈、質地純凈的玉石一定要敢于“留白”,因材施藝是玉雕藝術的最大特點,過于“夸耀”工藝的繁瑣,反而有畫蛇添足之嫌。
拋光是常常被人忽視的因素,但是拋光是一件玉雕藝術品能否真正達到完美的最后一步。我們經常聽到玉雕大師感嘆:“哎,一件作品哪里都好,就是可惜拋光時把作品拋‘歪了?!彼栽谠u價玉雕藝術品時,一定也要注意玉雕的整體要潔凈、平順、不走樣,細節(jié)之處也要做好,整體沒有遺漏,拋光的亮度要均勻,不能有劃痕和褶皺。
三、藝術水準
藝術是指琢玉者以精湛的雕刻工藝表現(xiàn)出了玉雕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思想。在評價玉雕藝術品的工藝價值時,首先要考慮的是玉雕的設計創(chuàng)意,要根據玉石原料的性質、大小、顏色進行整體設計,既要體現(xiàn)玉石原料的自然之美,又要借助玉石原料體現(xiàn)玉雕技師的表達意圖,達到人工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歷數(shù)中國玉雕史上的經典制作,許多都蘊含了玉雕大師獨特的用心,全新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特殊的工藝技術,都是如此,從“子岡牌”到“四大國寶”,每一個創(chuàng)新都成為后世玉雕藝人遵守的典范。
藝術性,其實就是一件玉雕作品的立意,要有故事,有情節(jié),有一定的情趣。注重文化內涵,只要動手雕刻,就要賦予它靈魂,賦予它一定的藝術性,感動觀者。當代玉雕如果還是采用傳統(tǒng)手法表現(xiàn),在視覺沖擊力上就會顯得不足。作為一名玉雕創(chuàng)作人員,要對生活中的具象有強烈的知覺,能看到一般人不注意的色彩、結構、線條、動態(tài)、情節(jié),必須觀察到常人不能看到的反映事物本質的特征。而后將觀察到的事物特性通過藝術的手法在玉石上表現(xiàn)出來,賦予玉石藝術生命。比如,借鑒國畫中寫意的創(chuàng)作手法,用簡潔的線條,表現(xiàn)出山水詩般意境,讓玉雕成為具有文化內涵和藝術美感的藝術品。
有著特殊民族人文訴求的現(xiàn)代玉雕,在創(chuàng)意題材、審美情趣、隨形設計、皮色應用、工藝技法和打磨效果達到了歷史的最高點,玉雕已成為符合時代特征和需求的藝術代表。作品在吸取了繪畫、雕塑、書法、石刻、當代藝術等藝術精髓的同時,大膽地將現(xiàn)代審美引入玉器的創(chuàng)作中。立意上力求新穎,內容上表達豐沛,設計上追求張力,構圖上對比呼應,結構上嚴謹勻稱,造型上富有張力,方寸之中充滿著愉悅與和諧。
當代的玉雕藝術不再有表現(xiàn)形式的限制,可以自由汲取多門類的藝術元素精華,擁有了更多題材和表現(xiàn)形式,涌現(xiàn)出許多可圈可點的作品。不過好料加精工方可傳世。就是說,玉器的材質要一流,即純凈、油潤細膩,且色澤要正,就是不能有邪色,如黃綠兩色的玉材就不行。工精,即玉雕師的活要利落,刻出的線條干練有力,且要把工具用到家——不能干七八成活,所雕器物生動傳神,文化內涵深刻,寓意深遠。另外,作品的格調要高,不能匠氣十足。建立起獨特的玉雕藝術風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玉雕藝術家的作品風格、藝術風格和創(chuàng)新風格地樹立,往往建立在其工藝、藝術和文化水平的基礎上。
[作者簡介]
周春枝,女,漢族,1978年10月生,河南新密人。1997年畢業(yè)于新密市雕塑學校。新密市聚寶樓玉器廠資深設計師,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工藝師,新密市珠寶玉石首飾行業(yè)協(xié)會常務理事。
從事玉石雕刻行業(yè)20多年,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國安先生,擅長人物、花鳥雕刻等,作品以手法獨特、線條流暢、造型優(yōu)美、生動傳神見長,累計獲得國家級、省市級獎項20多次。
(編輯: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