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黃埭中心小學)
分層教學法最早定義的特點就是根據(jù)技術水平將學生分出層次,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各種方法讓下層學生向上層進步,讓上層的學生更加優(yōu)秀,也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共同進步。分層教學也是教師實施素質教育中探索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要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能力層次把學生分出不同的組別,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后因材施教,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的一種方法。
體育新課標強調“終身體育”理念。終身體育,與終身教育同時衍生,即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終身體育是在體育的改革、發(fā)展中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小學體育教學是終身體育的基礎。小學里,學生處在6~12歲年齡段,是從學齡兒童進入青春發(fā)育期的關鍵時期,也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全面鍛煉身體,促進身心健康,掌握體育的知識、技術、技能,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yǎng)體育意識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身體生長發(fā)育得如何,直接影響著人的一生。如果少年時期身體發(fā)育得不好,如脊柱側彎、駝背、呼吸機能差等,到了成年以后往往無法彌補,而成為終身的缺陷。所以,學校體育教學在整體的教育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終身體育的重要一環(huán),是人們奠定終身體育基礎的關鍵時期。
小學生初步接觸系統(tǒng)的體育教學體系,對于體育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體育課應該學什么,做什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推廣正確的體育理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1.教學目標分層
有目標才會有動力,目標分層,合理、明確的制定,是體育工作開展的第一步。而體育是很特殊的一門課程,它是多元化的,在體育教學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應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而不斷的改革更新,因此,有較大的波動性。
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應與各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相應,根據(j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所得,才能確保整個體育活動的協(xié)調發(fā)展,有效實施。目標的分層確立可從以下幾步出發(fā)。
(1)目標預設
在課程開始前,應進行教學目標的預設,這樣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和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根據(jù)體育課程標準,提前理清各個單元的教學目標,理清課程的內容體系,也可避免盲目的制定目標造成資源、時間浪費,導致課程內容重復而沒有意義。
目標的預設對于學生而言,可以有效的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有目標的課程,會讓學生有努力的方向,促使學生開動腦筋,在遇到困難時,鼓勵學生開拓新思路,應用新方法,以便更好的實現(xiàn)目標。
(2)目標細化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目標內容要明了,要把體育行為進行細化,明確的規(guī)定出這節(jié)課要完成什么,要達到什么要求,需要學習什么內容等,要面面俱到,避免出現(xiàn)疏漏。
如可細化分為理念目標、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等幾個層次。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對課程的理念有一個完全的認知,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協(xié)作、合作競爭,共同的進步發(fā)展。在教學中,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感受到體育中的情感,從而輕松快樂的學習。
(3)目標具體化
目標統(tǒng)領教材,教材為實現(xiàn)目標服務。教材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更要考慮到學生所處階段的身心特點,興趣愛好、基本活動能力等因素,進行教材的整合,根據(jù)實際的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體到每一個學生的身上,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能夠圍繞目標學習,達到預期的教學效率。
(4)目標評價
沒有評價的目標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評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就是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過程、教學效果等要素的評價,它是促進課程目標實現(xiàn)與課程建設的重要手段,具有導向、鑒定以及激勵的功能。由于班級學生個體、體質差異大,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應采用多種方式方法結合的機制,實施分層、針對性的有效評價,才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目標的完成情況,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也能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能夠對自己有個精確的定位。并鼓動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出建議,幫助學生進行改進,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2.體育分層教學的開展
(1)根據(jù)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分層教學
小學時期,正是打好身體基礎的黃金時期,對學生的身體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體育課程是一項運動項目,在體育運動中,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一樣,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運動能力較強,而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運動能力較差,在完成體育運動項目時會顯得比較吃力。為了避免學生因為項目完成情況產生不良情緒,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任務標準,計劃性的把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逐步提高,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進行分層教學
興趣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一個人只有對所學事物感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使體育課能較好的進行,讓學生學有所獲,在體育課上教師教學時就應該注意抓住學生的興趣,即學生的個體表現(xiàn)于外在的心理傾向,針對某些學生對體育興趣淡薄的和沒有興趣的,教師要培養(yǎng)其興趣,讓學生可以自主自發(fā)的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享受體育,愛上體育,這也是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課中運用時重要原則的體現(xiàn)之一。
(3)根據(jù)課程內容進行分層教學
每個學生所擅長的科目是不一樣的,而小學生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階段,可塑性強??筛鶕?jù)其特性和每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把擅長科目和不擅長科目的分為一組,起到“以優(yōu)帶差,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作用,也可避免教師因個人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進行目的性的分組,能夠使學生之間有更深刻的交流,讓學生通過相互的學習,達到更高的層次,提高自身能力。
分層教學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分層教學法有利于處理好尊重個體與面向全部之間的矛盾,能夠將學生從沒有針對性傳統(tǒng)教學中解救出來,真正幫助學生確定其主體地位。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實踐并完善分層教學法,更好地運用分層教學法來實現(xiàn)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注意各個層次的連續(xù)性,不能機械的分開,保證各個層次的銜接,保持其持續(xù)、連貫性。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學習內容。作為教師,要正面的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態(tài)度,讓學習明白課程學習的重要性,授之以漁,積極督促,為學生終身體育的實現(xiàn)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