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菲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消毒供應中心是為患者及多個科室進行服務的一個部門,其消毒質量同患者的生命安全之間有著直接聯系,也是對醫(yī)院醫(yī)療質量的一種反映[1-2]。為了提高護理質量,降低院內感染的發(fā)生,兩者之間應建立和諧的關系,切實做好全院的后勤保障工作[3-4]。作為一名有著七年工作經驗的下收下送護士,對如何與臨床進行有效溝通,總結以下幾點。
在通常情況下,護理人員認為消毒供應室知識為臨床治療提供服務物品部門,其技術含量較低,且不存在經濟效益等,把供應室看成可有可無的科室,導致對其工作存在歧視現象[5-6]。
好多護士與供應室下收下送人員在交流時語氣生硬,甚至以工作忙為理由,不及時清點物品,而影響工作質量。同時臨床護士不進入消毒供應室,彼此間產生生疏感,從而缺少感情和知識上的交流。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較大,而人員數目較少,且同科室之間沒有進行及時且有效的交流。
由于缺乏感情與交流,物品發(fā)放給臨床科室時,臨床科室沒有人員交接,以致物品丟失而產生誤會。
在為臨床科室發(fā)放無菌物品時,存在沒有仔細核對有效期、保內滅菌指示卡等情況,出現隨拿隨用現象。
沒有及時將使用過的器械、物品等進行沖洗,沒有做好預處理工作導致出現生銹以及腐蝕等現象[7]。被藥業(yè)以及血液污染過的包布沒有得到及時清洗,沒有對縫合針以及刀片等進行及時處理,導致出現職業(yè)暴露現象。
(1)對臨床各個科室所反映的意見進行耐心傾聽,并予以改進,在工作中秉承認真態(tài)度,并對每一項工作進行合理安排,增加彼此之間信任。
(2)負責下收下放的工作人員,需要主動且積極的了解科室情況,耐心解答一切問題,如無法解決,則需要及時同相關領導人員進行反饋與溝通。
(3)對供應室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鼓勵,同臨床科室建立友好關系,在交流時注重技巧以及方式方法,互相理解。
(4)不斷提升溝通技巧,從而提升滿意度:將每個月對消毒供應中心發(fā)放的滿意度情況調查表及時發(fā)放給相關科室,并對意見等進行總結,不斷進行改進,從而確保工作更加有序的開展。
(5)放消毒知識相關手冊,手冊內容主要包括:消毒供應中心的清洗、滅菌檢測等方面[8-10]。以及使用過的物品應當如何進行預處理,并結合臨床科室相關工作人員的認知等多方面情況進行分析。
消毒供應中心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同科室中相關人員進行交流,了解工作特點以及在實際工作中的需求,并將其作為基礎,通過不同方式方法盡量滿足一切合理需求,確保科室能夠獲得令人滿意的服務[11-13]。與此同時,需要對科室工作予以支持與理解,積極配合工作開展,在互相協作中不斷優(yōu)化規(guī)章制度,提升工作質量,避免發(fā)生院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