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娜
胡迅浙江理工大學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1]。微信公眾號是開發(fā)者或商家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申請的應用賬號,該帳號與QQ賬號互通,通過公眾號,商家可在微信平臺上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的全方位溝通、互動 。形成了一種主流的線上線下微信互動營銷方式[2]。
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讓時尚從傳統(tǒng)媒體轉向新媒體發(fā)展。當今新媒體的崛起,在改變人類傳播信息的方式的同時,也極大地沖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微信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現代人們接受信息咨詢最直接的方式,這也成為移動終端的核心部分。微信除了作為一款聊天軟件外,還是重要的移動閱讀端,而微信公眾號則成為用戶微信閱讀的重要來源。
微信公眾號在上線之初,其實是作為一個自媒體試驗場而存在的。經過兩年多的變革發(fā)展,微信公眾號數量得到爆炸式增長。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yè)都能同時擁有一個甚至多個公眾號。截至2014年年底,微信公眾號數量已超過800萬,中國平均每160人便擁有一個微信公眾號[3]。其本身綜合了社交、傳播、營銷等多種屬性,可以說算得上是網絡上最普及的產品了。
微信公眾號也成為了大眾了解企業(yè)產品的重要方式。對于服裝企業(yè)來說,這是一個新鮮的傳播渠道,微信公眾號是大眾了解服裝品牌的重要方式。 它有極大的延展性和包容度,可以有多種形式來展現產品,也能突破傳統(tǒng)媒體的障礙來與用戶達到互動的效果。不過,在每一個新的機會面前總是有更多的挑戰(zhàn)??偟膩碚f,服裝類微信公眾號還處于試水階段,所以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查看JNBY微信公眾號獲悉,JNBY在內容的打造上注重欄目的設置,以及結合旅行、攝影、美食、建筑等藝術,來展現身邊人身邊事對時尚文藝的態(tài)度等。公眾號看到的第一條微信內容發(fā)于2013年2月17日,剛開始JNBY打造了一個《每周精選》欄目,每周進行推送,內容主要為線下宣傳新品上架。
同年8月新增頭條欄目JNBY x VICE,通過“游”攝影計劃,尋找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攝影師,如占地攝影師等來為JNBY服裝進行拍攝,傳遞攝影師對服裝拍攝的態(tài)度,從而宣傳品牌。另外還新增了小欄目“新/款”、“食/夏”、“新/秀”、“影/人”等,文章中開始植入更加軟性的如電影、美食、人物等內容,不過在具體內容上比較簡單,一般是以圖文、摘要、簡介等信息為主。
從2014年起,微信公眾號可以看到閱讀數,這年JNBY打造了一個《where’re we living》欄目,邀請一些自由撰稿人開始寫他們關于創(chuàng)作、旅行、理想等小故事,閱讀數第一次出現明顯增長。而后又推出《JNBY/2014秋》之重構、劇場、隱士等,開始從工藝、材料、風格等專業(yè)角度來解讀新品,閱讀數破萬。
2015年JNBY微信商城上線,這年JNBY在內容上將文案與商城進行鏈接,語言風格上越來越互聯(lián)網化,如“Duang!三十個免費彩蛋等你搶~”、“嘿Morning!JNBY夏品(shopping)騷動起來”等。
2016年加入電臺欄目,內容主要是邀請達人來解讀服裝個性時尚潮流、風格搭配等,而在這年,直接使用禮券、有獎互動、節(jié)日香囊、代金券、紅包等促銷信息來引流的內容增多。在承載內容的形式上,比較重視圖片的質感,主要以圖文的形式,后來新增動圖、視頻和音頻。此外,在JNBY服務號里沒有看到以之前盛行的H5形式來做的內容。
2017年,微信小程序上線,JNBY提供了其它公眾號的服務,如“不止盒子”、“JNBYHOME”是宣傳內容更加細分化。同時在內容上更多注重以互動為導向的征集活動,提供一些活動、參展的福利,與用戶形成更深的粘性。
2018年,微信公眾號有開始精分化的趨勢,JNBY微信公眾號在內容上對于服裝產品上新的單品和搭配介紹更加深入,以穿插趣味話題的方式介紹衣服的材料、風格等,將服裝專業(yè)的介紹融入日常生活。品牌借著微信公眾號走向親民化。
新媒體時代,人們每天接收的信息越來越多,面對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化,同時對于同類的消費產品也有多種選擇。對待微信公眾號也一樣,喜歡就會關注,覺得內容沒有價值或者不感興趣就會馬上取消。所以在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上,除了內容需要更加優(yōu)質,對用戶的明確定位更是前提。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五種需要[4]。當今社會,基本的生理及安全已經相對滿足。主要是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微信公眾號本身除了傳播載體的作用之外,還具有社交屬性。微信公眾號能夠引起高傳播有賴于朋友圈分享,分享傳播是一種用戶互動的表達。
服裝類微信公眾好以服裝為主要內容結合用戶的需要進行傳播。JNBY微信公眾號每篇的推文閱讀量平均在8W+,除了在每篇的推文下方留言的互動方式外,會主動創(chuàng)造機會與用戶互動。JNBY微信公眾號平均每月一次的線上活動,比如“人人都是藝術家 | 千元大獎,了解一下”、“萬元獎金,尋找100個愛讀詩的你”、“限量合作系列 X 寶麗來經典相機重裝上陣 #100素人街拍模特招募”等。按照用戶的興趣,比如拍照、讀詩、畫畫等吸引他們來參與活動,而活動的主題本身與大部分JNBY的粉絲風格定位也相符合。服裝微信平臺不單是一個傳播或營銷途徑,更構建了一個以品牌為主導、用戶為參與者的社區(qū)。
對于服裝類微信公眾號來說,內容的同質化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宣傳內容和方式趨于固定,創(chuàng)新力就會逐漸喪失。缺少新事物的內容和形式對于品牌來說是致命的,消費者也會對產品的展現方式和主題活動產生疲軟心理。追熱點、找選題、寫文章、傳播分享,這樣的流程更像一個流水線內容產出的工作[5]。表面上是一種模式穩(wěn)定,但對于處在信息時代的人們來說模式固定就意味著危機。用戶接收信息的速度在加強,也會更加趨向于新鮮感的事物。
服裝在微信公眾號中作為主要的傳播內容,也是用戶實際關注的內容。其展現的方式是以圍繞藝術與商業(yè)結合的目標進行創(chuàng)新,為用戶傳遞更加正面的審美觀、消費觀。2018年微信公眾號也受到更好地監(jiān)管,作為新媒體需要有社會責任道德意識,不能一味地博取用戶眼球而創(chuàng)造惡俗和價值觀不正確的內容。這樣的監(jiān)管有助于微信公眾號的良性發(fā)展,對于服裝類微信公眾號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好消息。在堅守道德社會責任中創(chuàng)造和傳播優(yōu)質的產品和審美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