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新鄉(xiāng)衛(wèi)生學校,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體育教學改革是一種基于認知主義的學習,目前普通類本科院校都已率先開始了體育教學改革,大專院校同樣也必須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在大專院校中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不僅要在技術課上進行,同時也得在認知上、思想上讓學生重視,理論結合實踐進行開展。
教學方法、教學觀念,可以直接反映一個學校的教學指導。目前,大專院校的體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方法和觀念的相對滯后。例如,目前,大多數??祁愒盒sw育教育都以“傳統(tǒng)式”教學為中心,忽視了其他一些應該進行的體育教育的教育。滯后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限制了體育教學改革進度,嚴重制約了大專院校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在目前大專院校體育教學中,許多學校只是學期初發(fā)放一些教材,然后規(guī)定學生每學期必須學習4~5種運動技能,看似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但是由于大專院校學生體育基礎較差,基本上都無法掌握所學習的技能,相當于“放羊式”教育。所謂教學煩瑣 ,主要是指在大專院校體育教學中設置更精細、更多的課程。學期末的考核過于形式化,基本上只要到課率達到一定次數就可以順利及格 。學生畢業(yè)后學到的東西無法與社會聯(lián)系,這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符。除了有很多學生3年的必修體育課程,畢業(yè)后,無法真正掌握體育課上所學的技能,更無法學以致用。在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教學目的和教學中所取得的結果或者是通過一些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教學過程等以到達教學的目標。在體育教學中,教學活動應按照大學生學習技能的規(guī)律進行。目前大專院校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尚不明確,關鍵點和難點尚不清楚,基本上都停留在上課、點名、學習技能、自由活動等傳統(tǒng)模式。這樣一節(jié)體育課毫無意義可言,學生學不到東西,教師也覺得無聊。長期下去,必將嚴重阻礙大專院校體育教育改革的進行。
目前大專院校更多的是進行職業(yè)類教育或者是針對就業(yè)性設置的課程,在學制3年的前提下,只有3年在學校,第3年要進行實習。(1)教學大綱與教材。在這個大環(huán)境與大背景下,大專類院校設置的體育課更加不受到重視。大專類院校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通用的高等學校教材,無法適應學制只有3年甚至更短的大專類學校的學生。教學大綱往往也只是按照普通高等院校進行設置,無法針對大專院校學生進行開展,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大專類院校由于學生學制短、課程少的緣故必須使用特定的體育教材和體育大綱,這樣才更加有利于大專體育課程的改革。(2)教師的教學手段。經過走訪調查后發(fā)現,目前本科類院校中有體育系或體育學院的學校,對體育教師的聘用或招聘都非常專業(yè)化,不僅要求學歷,甚至要求運動經歷,這樣的教師從擔任課程就可以專業(yè)化地進行授課,而且后期通過不斷的教師能力大賽或培訓也不使得教師技能不斷提高。但是大專院校往往忽視了這一點,覺得體育課就是“玩”一樣,領導有這樣的心態(tài)、學生有這樣的想法,導致許多老師也慢慢地將上課進行“放羊式”授課,無法發(fā)揮教師的特長,也不利于學校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更加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經過多年發(fā)展,目前大專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一些經濟不發(fā)達的城市,大專院校的教學改革往往只是“紙上談兵”,不能在實踐中運用。另外,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大專院校也必須在體育課程上進行大力度的改革,必須在正確的發(fā)展方向上尋求突破。目前大專院校由于沒有體育系或體育學院,導致在觀念上無法受到學領導或相關部門的重視,阻礙了大專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
首先,要按照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確定相應的教育觀念。目前,大專院校體育教學依舊采用舊的教學理念來教育學生,其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屬性與特點,忽略了學生自我主觀能動性的發(fā)展,失去了體育教育的真正意義。體育教學應在“健康第一”觀念的指導下,加大力度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充分改變大專院校不合理、不科學的體育教學模式,確保大專院校學生能夠接受到科學化的體育教學。只有這樣,大專院校的學生才能更加重視體育課,也能夠在體育課堂上獲取更多的需求。
目前,大多數大學教學只是以“成績”和“學分”為主要評估指標。在大學期間,學習相應的運動項目,掌握一定的技能,完成規(guī)定的理論課程和通過考試,完成學分順利畢業(yè)的做法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大學體育的影響力,并與終身教育聯(lián)系起來。學生在學校時學到的東西,不僅可以最大化他們在社會中學到的技能,同時也能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習慣,自覺鍛煉和養(yǎng)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只有從上到下進行體育意識的加強及培養(yǎng),才能使得大專院校的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得更好。
在傳統(tǒng)認知觀念中,體育學科一貫地被人們所忽視或者輕視。由于體育學科的特殊情況,首先需要進行的就是觀念的改革。無論是教師、學生本身或是學校管理層,都應在“健康第一”這一觀念主導下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體育課不僅僅只具備健身這一目的,同時兼顧鍛煉學生團隊協(xié)作、抗挫折能力及凝聚力等價值。但是,目前大專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是依靠過去經驗式的教法,將所學的東西“灌輸式”地傳授給學生,但學生具體接受情況怎么樣就不得而知。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帶動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科學化地進行教學,促進大專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教學大綱的安排及教材的選用。針對大專院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要聘請專家根據學校的具體現狀,制定專業(yè)的教學大綱及選用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教材。在進行大綱的設定及教材選用時,要結合本校特色,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則。另外,在教師隊伍設置方面,要進行不斷“升級”,鼓勵教師外出學習調研。教師隊伍應定期進行學術研究或實踐比賽來提升教師隊伍的水平,以推進體育教學的改革。
大專院校學生課程大部分由理論課與實際操作課程相結合,學生接觸體育運動的時間僅限于每周2節(jié)的體育課。因此,要想學生更多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學的終身體育意識,就必須利用課外活動或周末時間讓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梢越M建體育類的社團,有相關項目的體育教師擔任指導,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等社團。定期地舉行相關的體育賽事活動,不能僅限于1年1次的田徑運動會。經常性地組織社團體育活動、體育競賽不僅能刺激學生加入其中,也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這樣的氛圍更加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學校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目前大專院校體育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現實問題,必須與時俱進,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以提高大專院校體育教學的實效,滿足大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大專院校體育事業(yè)發(fā)展。